“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赏析此句

作者&投稿:饶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正。
  其致之也:
  天毋以清将恐裂;地毋以宁将恐废;
  神毋以灵将恐歇;谷毋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贱之本欤?非也!
  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

注释:
毋: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蹶:倒下、跌倒。
孤、寡、不榖: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榖”。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非: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
誉:荣誉、美名。
碌碌:平庸的样子。硌硌:奇异的石头。

  译文:
  从前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就变清澈,地得到一就变宁静;
  神得到一就变灵验,谷得到一就变充盈;
  万物得到一就生长,侯王得到一就用一来让天下平正。
  那推导出:
  天无法再清澈恐怕将要裂开;地无法再宁静恐怕将要废弃;
  神无法再灵验恐怕将要休息;谷无法再充盈恐怕将要枯竭;
  侯王无法贵重高尚恐怕将要倒下。
  所以必贵而以贱作为根本,必高而以下作为基础。
  因此侯王自己称呼孤、寡、不榖。
  这违背以贱为本的原则么?违背!
  所以到达无数荣誉,没有荣誉。不欲望平庸的玉石,奇异的石头。

  理解:
一元与多样。
  以前那些能够得到一的:
  天得到一个中心就会从混沌变为清澈;地围绕一个中心转就会从震荡变为宁静;
  神得到一种能力就可以施展从而变得灵验;山谷有一最低洼就会因积水而充盈;
  侯王得到并运用治理天下这一最高的核心法则,天下就会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推导出:
  天无法清澈,就会重回混沌,电闪雷裂;地震无宁静,人兽都会离开,进而被废弃;
  神无法灵验,不再被世人信仰信任,神灵就不得不休息;谷不能充满水,那剩余的水也会被蒸发,恐怕将会枯竭;
  侯王如果无法被人们再认为是贵重的、崇高的,恐怕侯王的地位就可能被推翻。

天,是律动的抽象。地,是安、静的抽象。
神,是生发、化用的抽象,是由内向外,由极端向广泛的一种显化。谷,是汇集、归藏的抽象,是由外向内,由广泛向极端的一种归纳。
万物,是集合中个体的分立指所有的东西,它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个集合。侯王,是集合中个体的归结。
“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这三个抽象辩证关系,代表着不同纬度的二分世界模型,三对二分世界模型。三对辩证关系共同构筑出一个更为宏大的宏观世界模型,用以描述、论述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而阐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现象。这里的“三维”,不是空间上的三维XYZ轴,是抽象理解的维度、背后关系的维度、统分统合的维度。

  贵是由无数的贱而不断叠加累积而成,所谓高是也是又无数的下叠加积累而成。贵是靠贱来衬托,高是靠下来显赫。
所以必贵一定要以贱作为根本,为支撑自己的贱而做工作;必高则一定要以下为基础,为下谋福祉。
  因此那些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这就是以贱为本么?违背!

  所以那些获得数次荣誉的人,只不过是用无数个贱下堆积出来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荣誉!
  所以不要去羡慕成为那些碌碌平庸的玉石,而要做奇异的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的意思是: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释义: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意思是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寓意人不用像宝玉一样拥有无上的荣誉,像石头一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行。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

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的意思是:所以就算到达无数荣誉,最后还是没有荣誉。没有欲望的平庸的玉石,无非也只是奇异的石头而已。



本应得到最高的称誉,但因无人认出,所以无人称誉夸赞。道演化一切万物、滋养一切众生。我们生命能存活都是道在养育,本来是最值得我们夸赞、称誉、感恩的道,却是如此默默无闻,少人认出,极少人去称誉、赞颂。

悟道、明道之人,效法道的特征特性,不会要去争名夺利,不会要去抢风头;虽处下,但也没有丝毫自卑之心。
摘自道德经妙解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赏析此句
意思是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寓意人不用像宝玉一样拥有无上的荣誉,像石头一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行。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译文,自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译文】 往昔曾得...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译文:自古以来,那些保持了...

道德经解读: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今译 】从来凡是得到...

老子三十九章原文和翻译注释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gǔ)。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lù)如玉,珞珞(luò)如石。2.译文 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晰明亮;地得到一而安宁稳定;神得到一而灵验有效;山谷得到一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一而生长发育...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甘于下贱,高贵自现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7】。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8】。是故不欲琭琭【9】如玉,珞珞【10】如石。【注释】1.得一:得道。一者,道之数,得一犹言得道。2.正:有的版本为“贞”,帛书甲乙本皆为“正”,据推测可能是有的朝代为避讳而改...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神得一以灵
2、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2);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3)。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4)。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5...

古代女的称自己为孤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己是孤家寡人。因为古代相信物极必反,称自己为孤家寡人,反而不会变成孤家寡人。出处:《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译文: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注释:毋: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蹶:倒下、跌倒。孤、寡、不榖: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榖”。不谷即不善的意思。非:金文作“兆”,像...

“一”字的一词多义一一《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赏析
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二、注释 1.得一:即得道。在这里“一”可以用一次多义来进行解释,如果仅仅用得道来进行理解天地,它本身就有自然知道怎么叫得道呢?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性或灵妙。一说和平统一,四海清平。3.正:一本作“贞”,一说正气。一意为...

柘城县15270615408: 道德经三十九章 -
钟离黛欣加: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

柘城县15270615408: 珞珞如石是褒义还是贬义? -
钟离黛欣加: 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出自《老子》.琭琭、珞珞,自来有多种解释.下面摘一些: 珞珞,有作落落、硌硌. 谦之案:“琭琭”,或作“碌碌”,或作“渌渌”,又作“禄禄”,又作“鹿鹿”.“落落”,或作“珞珞”,或作“硌硌”,盖皆一...

柘城县15270615408: 珞是什么意思 希望能在2014 - 08 - 27 06 - 08之前解答 -
钟离黛欣加: 珞,本义形容石头坚硬.常用于璎珞一词,表示一种玉石类的颈部饰品.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老子 珞这个字,正是形容石头坚硬.

柘城县15270615408: 搜神传中好彩妹念的咒语 -
钟离黛欣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柘城县15270615408: 故致数与无与,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什么意思 -
钟离黛欣加: 抒发怀才不遇的郁闷

柘城县15270615408: 庄子·外篇·至乐的原文 -
钟离黛欣加: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

柘城县15270615408: 珞珞如石是什么意?“故致数与无语,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是什
钟离黛欣加: 就象人们把稀少的美玉当作宝贝,而不把俯拾皆是的石头当作宝贝一样. 是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 (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柘城县15270615408: “碌碌如玉,珞珞如石”是什么? -
钟离黛欣加: 原句: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解释:样貌或人平凡如玉,精神或思想却像石头般坚硬有主见. 出处:《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

柘城县15270615408: 道家经典诗句
钟离黛欣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柘城县15270615408: 道家经典诗句译文? -
钟离黛欣加: 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 天下难事,须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须从细处起步.这一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可谓必然规律.因此,依循这个规律的圣人,欲振国纲,治理天下,首先要从细微的心地上,存其善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