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亲亲相隐来源于

作者&投稿:郁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亲亲相隐思想来源于
亲亲相隐制度起源于周朝。

如何看待古代的亲亲相为隐
“亲亲得相首匿”源自《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中国历代各朝多以孝治天下,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思想有所继承。根据亲亲相隐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虽然实行这项原则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但亲亲相隐制度对现代社会家庭伦理...

亲亲得相首匿最早确立于什么朝代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请问亲亲相隐是唐律的哪一条?
是唐律的重要刑法原则。即同财共居之人及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互相容隐犯罪者,可以减免刑事责任。其具体规定,一是同居者和大功以上亲及部分近亲属相隐不负刑事责任;二是小功以下亲属相隐,减凡人三等论处;三是谋反、谋大逆、谋叛一类重大犯罪,不适用相隐之律。它是继承汉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亲亲相隐”的原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呢?
目前,关于“亲亲相隐”的萌芽和起源尚无明确定论,但通常都认为源自于周襄王时期(?——前619年)。据《国语·周语》记载,在周襄王二十年,卫大夫元亘讼其君卫成公于当时盟主晋文公之庭,襄王反对晋文公受理此案,言及: 夫君臣无狱。今元亘虽直,不可听也。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段记载,虽然没...

中国历代“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特点
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亲亲得相首匿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将该伦理原则上升为刑罚适用原则的是西汉宣帝。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具体指三代以内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等罪之外,有罪应互相包庇,不得向官府...

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是什么意思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宋朝怎样适用?
唐代,“亲亲得相首匿”制度在法律上趋于完善。《唐律疏议•名例》卷六:“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匆论。即漏露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当然,这一原则以不侵犯统治者...

古代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中,这里的“首“和“匿”是分别是什么意思??_百度...
首匿的意思是:主谋藏匿(罪犯)。就是以首谋的身份藏匿。这可以从《汉书·宣帝纪》:“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颜师古 注:“凡首匿者,言为谋首而藏匿罪人。”得到解释。首,为谋首,主谋。匿,藏匿。这样的解释才比较合理。

茹通19153974875问: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宋朝怎样适用? -
当雄县甘乐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种亲属之间...

茹通19153974875问: 古代法律里有家里人犯罪家人举报也会定罪,这是哪个国家的法律? -
当雄县甘乐回答: 中外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有此类规定. 中国古代法中一般称之为“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得到进一步确认.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规定大体上与唐相同,其内容主要有3点: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

茹通19153974875问: 法律知识求助!汉代确立的亲亲相隐制度与明朝家长的教令权 -
当雄县甘乐回答: 不矛盾,亲亲得相首匿,主要是卑幼匿尊长,明朝关于子女告父母也属于不孝.但家长送子女去官府,这叫大义灭亲.

茹通19153974875问: 古代有一条律法:亲人犯罪隐瞒不举报算合法.举报算违法的律法叫什么? -
当雄县甘乐回答: 古代社会以宗族、礼法为基础,人治大于法治,亲亲相隐在古代是被提倡的,举报犯法的亲人反而为世俗所不容,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不赦的重罪例外.

茹通19153974875问: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吗? -
当雄县甘乐回答: 梁治平在《'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梅因<古代法>随想》一文众根据梅因的结论提出中国古代也是一个身份社会.梁在文中说:“不过,真正能够激发起一个当代中国...

茹通19153974875问: 中国法制史案例分析解答,急急急!!! -
当雄县甘乐回答: 汉代司法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所谓得相首匿即时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这是汉代在儒家“父子相隐”思想下形成的重要的刑法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孔子“亲亲相隐,直在其中”的伦理观念在封建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意在维护以父权和夫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关系,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这项刑法原则,被唐律所吸收,发展成“同居相为隐”的律条

茹通19153974875问: 关于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 -
当雄县甘乐回答: 赔付赔付!

茹通19153974875问: 接吻礼的起源是什么? -
当雄县甘乐回答: 亲吻,是源于古代的一种常见礼节.人们常用此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

茹通19153974875问: 亲吻礼源于哪个国家 -
当雄县甘乐回答: 亲吻,是源于古代的一种常见礼节.人们常用此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据说它产生於婴儿与母亲间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说它产生於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来吃盐的习俗.据文字记载,在公元前,罗马与印度已流行有公开的亲吻礼.有人...

茹通19153974875问: 古代成语相濡以沫出自哪部著作? -
当雄县甘乐回答: 出处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呴(xǔ,慢慢呼气之意)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这样的情景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