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不为罪是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汲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亲情是维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亲属间的爱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一切爱的起点,是人类的感情基础。“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亲亲相隐不为罪,顺应了人的本能需求,因而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历代“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特点
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亲亲得相首匿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将该伦理原则上升为刑罚适用原则的是西汉宣帝。

亲亲相隐指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假设父亲犯了罪,儿子知道情况但并未向官府举报,这种情况下,儿子并不会因为包庇父亲而受到惩罚。反之,如果儿子举报了父亲,那么他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还可能被视为不孝之子,因为在亲情和伦理道德上,他背叛了父亲和家庭。总的来说,亲亲相隐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

我国历代的法律一直禁止亲亲相护
北魏在其刑法中正式写入“期亲相隐”条款,将该原则确立为近亲属之间应当互相遵循的原则。唐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

亲亲相隐与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冲突吗?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它的目的是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

儒家是主张“亲亲相隐”呢,还是“大义灭亲”?
“亲亲相隐”在中华法律体系上称“亲亲相容隐”而首次将其纳入国家法律体系的是《汉书》中汉宣帝的一份诏令[2],在唐朝时,该原则发展基本完备[3]。此后“亲亲相容隐”一直是中华法系中一项原则性规定,指禁止或者不鼓励亲属之间互相控诉或者作证。 “大义灭亲”出自于《左传》石碏为国诛子的典故,而汉语大词典的...

容隐的作为法律制度的容隐
《唐律疏议》的各篇关于亲属相隐制度的主要规定基本如下:《名例篇》:“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这是关于“同居相为隐”的法律总...

老师一定知道“亲亲相隐”制度吧
《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裨为主隐,皆勿论。……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以此规定而言,所有居住在一起的亲属(不论服制)均可相隐,不同居的大功以上亲属亦可以相隐,小功以下亲属相隐也可以根据服制的远近减等处罚。为了...

古代法律里有家里人犯罪家人举报也会定罪,这是哪个国家的法律?_百度...
中外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有此类规定。中国古代法中一般称之为“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得到进一步确认。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规定大体上与唐相同,其内容主要有3点: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

有哪些事情现在稀疏平常在古代就是违法的罪名?
有哪些事情放在古代是大罪,在现代反而是无罪的呢?这种认知意识的转变能带来很大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古人的所作所为有相当一部分今人无法理解,而今人的事古人也看不懂。今天就来说说这种认知差别。有哪些事情放在古代是大罪,在现代反而是无罪的呢?一、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的意思是对...

歹狠13289218801问: 古代法律里有家里人犯罪家人举报也会定罪,这是哪个国家的法律? -
君山区息宁回答: 中外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有此类规定. 中国古代法中一般称之为“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得到进一步确认.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规定大体上与唐相同,其内容主要有3点: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

歹狠13289218801问: 古代有一条律法:亲人犯罪隐瞒不举报算合法.举报算违法的律法叫什么? -
君山区息宁回答: 古代社会以宗族、礼法为基础,人治大于法治,亲亲相隐在古代是被提倡的,举报犯法的亲人反而为世俗所不容,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不赦的重罪例外.

歹狠13289218801问: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
君山区息宁回答: 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确立和传承轨迹不难看出,这一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

歹狠13289218801问: 哪些朝代的法律法规主张伸礼屈法 -
君山区息宁回答: 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伸礼屈法的态度.自汉以迄清末,有关亲亲相隐制几乎代代相沿,少有更动;至于民国台湾百年多来的刑事法中仍多所保留. 亲亲得相首匿 该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父为子隐,...

歹狠13289218801问: 刘桢是什么朝代的? -
君山区息宁回答: 1、东汉名士. 2、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山东宁阳人,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3、代表作品 《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4、评价 其源出於《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已下,桢称独步.

歹狠13289218801问: “亲亲相隐不为罪”现在还适用吗? -
君山区息宁回答: 不适用.但直系亲属可以拒绝作证.

歹狠13289218801问: 刘祯是哪个朝代的 -
君山区息宁回答: 刘祯(?-217) ,字公干,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与陈琳、徐瑀、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与.

歹狠13289218801问: 红楼梦第一章全文内容 -
君山区息宁回答: 解读了那个浇溉和还泪的寓言,人们便可明白,一部《红楼梦》落实在情上,其意在灵中,其境在梦里.在情的层面上,小说颠覆了以往的全部历史.以往的历史只有强权没有公理,只有奴隶道德,无视人类情感;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人人都显得无情无义,要么诉诸暴力手段,要么遵从道德秩序,根本不知人情为何物.是以小说才开宗明义地标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