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得相首匿在现代

作者&投稿:融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四、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启示 虽然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理解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仍然非常重要。当家庭成员面临困难或者过失时,其他成员应该给予包容和支持,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这种相互庇护的精神...

“亲亲得相首匿”何解?出自何处?
【条目1】汉宣帝时期确立了一项法律原则,即“亲亲得相首匿”。【条目2】这一原则主张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犯罪行为,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条目3】其理论基础源自儒家思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条目4】根据这一原则,如果卑幼亲属隐瞒了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三、传统价值体现 亲亲得相首匿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在古代社会,家族和亲情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亲情关系的稳固对于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亲属之间的过错应该得到彼此的谅解和包容,彼此之间的隐秘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这种观念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四、现代社会的...

亲亲得相首匿包括养子吗
亲亲得相首匿不包括养子。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亲亲得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亲属关系规范,通常包括五种亲属关系,即“父、母、兄、弟、子”。其中,“子”指的是亲生儿子,不包括养子。

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是什么意思
奴婢为主人隐匿等行为均不被追究。宋律、元律直至明清,容隐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包括了姻亲关系。这一原则反映了人的情感本能和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统治者的统治,同时也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因此,"亲亲得相首匿"在封建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自唐律开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是否正确?
【错误】B 【解析】“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

结合新刑法来论亲亲首相得匿 请大家帮帮我,谢谢。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如何看待古代的亲亲相为隐
虽然实行这项原则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但亲亲相隐制度对现代社会家庭伦理价值和刑法制度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所以亲亲相隐制度仍有去研究、探讨的价值。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在古代司法实践中曾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职能。今天,当我们走向法治国家时,如何科学地对待“亲亲得相首匿...

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是什么意思
这种传统观念源于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记载,叶公提到的直躬故事,与汉代法律的精神相契合,强调的是在亲情和道德原则下的直率和公正。总的来说,亲亲得相首匿在古代中国法律中,是一种保护家庭和谐,维护亲情伦理的重要制度,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对人性温情的接纳。

“亲亲得相首匿”首入律条的是()。
亲亲得相首匿首入律条的是汉宣帝时的《二年律令》。以下是对该问题的 一、什么是“亲亲得相首匿”?“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亲属间要相互庇护和隐匿罪行。这一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与法律制度的融合。在汉代,这一原则被正式确立并体现在律条中。二、首入...

封终17568606594问: 我国现在的法律中能 亲亲得相首隐 吗? -
凤县复方回答: 你说的是“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这个正式确立与汉宣帝.在明朱元璋的《明大治》后基本废除,清代和民国法律没有继承,新中国移植的是前苏联的法律,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现行法律中没有这个规定.还规定有包庇罪和窝藏罪.这个是对这一古老原则的重大打击,更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封终17568606594问: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凤县复方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在古代司法实践中曾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职能.今天,当我们走向法治国家时,如何科学地对待“亲亲得相首匿”...

封终17568606594问: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
凤县复方回答: 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确立和传承轨迹不难看出,这一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

封终17568606594问: 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那么当今司法上是否能拒绝提供不利于亲人的证词? -
凤县复方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是古代中华法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维护和尊重. 目前我国没有在立法中采取这一原则.把如实作证作为公民的一项义务来看待的.不过在国外一些立法例中有类似思想,特殊的身份可以成为拒绝作证的理由,比如神职人员对于信教者的忏悔,医生对医疗过程中了解到的患者隐私,律师执业中了解的隐私等等,这是在追求真相和维持社会信赖关系中作出的一种权衡.

封终17568606594问: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
凤县复方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具体指三代以内血...

封终17568606594问: 名词解释:春秋决事 -
凤县复方回答: 在司法审判的实务中,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还组织编辑《春秋决事比》(又称《春秋决狱》),收录232个以《春秋》决案的典型案例,在整个汉朝的司法审判中,《春秋决事比》实际上成为当时的判例法. 春秋决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