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得相首匿的发展

作者&投稿:历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试述汉代刑法原则对秦代的发展。
两汉时期,多次颁布贵族官员有罪“先请”的诏令,以便保护他们在法律上特权规定公侯及其嗣子和官员三百石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受有罪“先请”的特权,凡经上请,一般都可以减刑或免刑。以上几项法律原则,或秦律所无,或虽有但两汉时发展变化较大,而“亲亲得相首匿”,则是自汉代始入律条。

如何看待古代的亲亲相为隐
《唐律》对“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 唐代同居有罪相为容隐的原则起源于《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之说。所谓“父为子隐”,乃父慈也;所谓“子为父隐”,乃子孝也。儒家这一理论至汉代上升为“亲亲得相首匿”的法律原则,该原则中的“亲亲”的范围包括“大父母”(即祖父母)、父母...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确立和传承轨迹不难看出,这一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亲情是维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亲属间的爱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一切爱的...

唐律中亲亲得相首匿是什么意思?
是唐律的重要刑法原则。即同财共居之人及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互相容隐犯罪者,可以减免刑事责任。其具体规定,一是同居者和大功以上亲及部分近亲属相隐不负刑事责任;二是小功以下亲属相隐,减凡人三等论处;三是谋反、谋大逆、谋叛一类重大犯罪,不适用相隐之律。它是继承汉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亲亲得相首匿 具体是什么意思
汉代法律中有一个独特的规定,即亲亲得相首匿,这是指直系三代亲属之间,包括夫妻,除了谋反和大逆等严重罪行之外,其他犯罪行为,允许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方举报。这种法律原则体现了亲属间的亲情和信任,宽容了在某些轻微犯罪情况下的相互袒护,不追究容隐犯罪的法律责任。这个理念的延伸,可以用“父为...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宋朝怎样适用?
唐代,“亲亲得相首匿”制度在法律上趋于完善。《唐律疏议•名例》卷六:“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匆论。即漏露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当然,这一原则以不侵犯统治者...

哪些朝代的法律法规主张伸礼屈法
亲亲得相首匿 该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汉朝统治者根据这一儒家经典大义得出:家庭成员相互隐瞒犯罪有助于封建家庭的稳定,从而确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在刑罚适用上采取伸礼屈法的态度。“亲亲相隐”又称为“亲属兼容隐...

“亲亲得相首匿”的思想最早来源于( )。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
【答案】:D该原则来源于儒家创始人孔子所言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理论,确立于汉宣帝时期,即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隐瞒犯罪。也就是说,对亲属中的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尊长首匿卑幼的,若是死刑案件,可上请皇帝。这一原则一直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沿用。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具体指三代以内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等罪之外,有罪应互相包庇,不得向官府...

“亲亲得相首匿”首入律条的是()。
亲亲得相首匿首入律条的是汉宣帝时的《二年律令》。以下是对该问题的 一、什么是“亲亲得相首匿”?“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亲属间要相互庇护和隐匿罪行。这一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与法律制度的融合。在汉代,这一原则被正式确立并体现在律条中。二、首入...

泷龙15628321986问: 亲亲得相首匿(汉代刑罚适用原则) - 搜狗百科
四平市过氧回答: 汉朝的汉宣帝时期.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泷龙15628321986问: 亲亲得相首匿具体是什么意思
四平市过氧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在古代司法实践中曾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职能.今天,当我们走向法治国家时,如何科学地对待“亲亲得相首匿”...

泷龙15628321986问: 2.论述汉代刑事法制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
四平市过氧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具体指三代以内血...

泷龙15628321986问: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宋朝怎样适用? -
四平市过氧回答: 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种亲属之间...

泷龙15628321986问: 中国法制史案例分析解答,急急急!!! -
四平市过氧回答: 汉代司法中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所谓得相首匿即时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这是汉代在儒家“父子相隐”思想下形成的重要的刑法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孔子“亲亲相隐,直在其中”的伦理观念在封建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意在维护以父权和夫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伦常关系,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这项刑法原则,被唐律所吸收,发展成“同居相为隐”的律条

泷龙15628321986问: 在汉朝,十恶之罪是否适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为什么 -
四平市过氧回答: 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确立和传承轨迹不难看出,这一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之所以被长期沿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体有以下原因:其一,该原则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亲缘本性.人的...

泷龙15628321986问: 我国现在的法律中能 亲亲得相首隐 吗? -
四平市过氧回答: 你说的是“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这个正式确立与汉宣帝.在明朱元璋的《明大治》后基本废除,清代和民国法律没有继承,新中国移植的是前苏联的法律,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现行法律中没有这个规定.还规定有包庇罪和窝藏罪.这个是对这一古老原则的重大打击,更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