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哪个比较适合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作者&投稿:仰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看法有何不同~

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认为人要抛弃欲望;一切效法自然。
王阳明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认为天人合一、天理与人欲并存。从实践中得出经验,再把经验与实践结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应该是承接司马光尤其是程颐而来。人内在固有的知识,要通过格外物来激发,来获取。指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王阳明通过七天的莫名其妙的“格竹”,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觉得朱熹此路不通。他将朱熹的格外物,转而走向内心,他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之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儒学发展到了宋明时期形成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学派。所以不管是朱熹“格物致知”还是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本质上都是儒家伦理。所以答案选B。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 知,犹识也”,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两者完全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王学思想的基石。
  在我看来,“格竹”行动的失败,在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客观事物的规律误认为探讨自己内心的道德了。我显然更倾向于接纳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客观规律的获取,需要积极的详尽的观察与研究,而不仅仅是作理论上的内心的思考。但俺也承认,我更喜爱王阳明的学说,因为在王学中你能发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个体性的“自我”。王阳明建立王学,乃是有感于当时理学已经进入末流,乡愿之辈横行,将那个社会闹得没有天理可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所呢?王阳明的答案是“致良知”:我们只有求之于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你能确保你的行为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你又能按你的选择去实施你的行为,你就可成为圣人。

个人比较喜欢王阳明,朱熹固执于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但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要更为简明。王阳明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自然从心中所生之“理”即为“至理”。比起朱熹国语繁琐的理论和方法,王阳明显得大气而清明。

我觉得都不靠谱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看法有何不同?
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认为人要抛弃欲望;一切效法自然。王阳明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认为天人合一、天理与人欲并存。从实践中得出经验,再把经验与实践结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应该是承接司马光尤其是程颐而来。人内在...

以《大学》为依据,论述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的异同
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补传》)程、朱都将“格”解释为与“穷”义近似,即推究、穷尽的意思,亦并没有交待训“格”为“穷”的原委。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六)又说,“致吾心之...

朱熹和王阳明都是追求物质的,那他们俩的格物有什么不同?
这是朱熹对格物的理解。王阳明认为,格就是正,格物是正物,就是端正事物,把和你有关的事物都端正了,这叫格物。《大学》里的“格物”两字怎么理解?朱熹认为,就是研究宇宙间一切事物,这叫格物。王阳明认为,是研究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使之端正,让其步入正轨,这叫格物。

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哪个比较适合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_百 ...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

阳明格竹:格竹竹不去,问心道自来
说做就做,王阳明同学对于成圣梦想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正好有一位钱姓同学,也同王阳明一样沉浸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中,二人一拍即合,抛开一切世俗凡务,搬个小板凳来到竹林,开始专心致志“格竹”。可他们格啊格,从黎明格到日落,从日落格到星光满天,依旧看不出哪个竹子上面冒出一个所谓...

王阳明认为格物不能致知?朱熹错了吗?
朱熹是认同程颐的解释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也。”朱熹将“格”解释为推究,把“物”解释为“天下之物”,推究的目的是穷理,穷理之后就致知了。程颐和朱熹讲的“知”的基础是穷天理,它不仅包括伦理方面的良知,也包括知识的概念。司马光也是把道和“人欲”对立...

朱熹的知行观和王阳明的知行观有什么区别?正确的知行观是怎样的?
从字面意思上格物致知传达给世人的是一切真理都在外界,所以要天天去格物到外界去寻找,从这里可以看到朱熹注重的导致很多人被误导,认为他强调的是为了认知而认知,注重理论认知。然而后来的王阳明也被其观点所误导,所以有了历史上面的“阳明格竹”但是这一格就是七天七夜,没格出什么来,却把自己给格出...

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朱熹所说的事物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是古代先贤留下的各种著作,即通过这种认识论的方法来成为圣人。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阳明是他的号,原名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在《传习录》中有关于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

浅析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王阳明初次“格物”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根本愿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后来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也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没有通透朱子格物穷理之旨。在末学看来(只代表个人拙见),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是:(1)从《阳明先生大事年表1472——1529》...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静坐格竹子,即王阳明格竹子,是关于王阳明的一个故事:王阳明所在的那个时代,朱熹的学说是官方学说,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力。王阳明和父亲在京城同住期间,曾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王阳明和好友讨论后认为:要想成为圣贤,必须掌握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王阳明父亲就职...

宣恩县19313722026: 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哪个比较适合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
厍王脑血:[答案]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 知,犹识也”,是指包...

宣恩县19313722026: 王阳明思想主张 -
厍王脑血:[答案] 主要是唯心主义!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 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王门四句教阐述了心...

宣恩县19313722026: 大学章句和古本大学有什么区别? -
厍王脑血: 朱熹,王阳明对于理和知行关系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在朱熹看来,世间万物皆含至理,人需要格物致知,不断了解世间万物之理,最终才能获得圣人之道.他认为知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而王阳明认为理在人心中,人心本来就...

宣恩县19313722026: 朱熹与王守仁二者的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
厍王脑血: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他认为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

宣恩县19313722026: 哪一位明代理学大师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
厍王脑血: 你这个题目有问题,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的是朱熹,但他是南宋而不是明代的.这几个人里面只有王阳明是明代的,其他都是宋代的.但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是持批判态度的.

宣恩县19313722026: 王守仁与朱熹、二程的思想的区别 -
厍王脑血: 二程: 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仁论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也是天理的反应. 朱熹: “理气论”,与二程相似. “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王守仁: 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创立“心学” 宣扬“宇宙变实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核心“致良知”的学说

宣恩县19313722026: 朱熹等人的是“格物致知” 那王阳明等人与之对立的是什么呢?也是四... -
厍王脑血: 王阳明也提倡格物致知,致良知就是在格物致知上发展而来的.心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宣恩县19313722026: 朱熹等人的是“格物致知” 那王阳明等人与之对立的是什么呢?也是四...朱熹等人的是“格物致知” 那王阳明等人与之对立的是什么呢?也是四个字 -
厍王脑血:[答案] 王阳明也提倡格物致知,致良知就是在格物致知上发展而来的. 心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宣恩县19313722026: 王守仁与朱熹的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 -
厍王脑血: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 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宣恩县19313722026: 致良知代表去除人欲? -
厍王脑血: 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致良知,但并不主张灭人欲,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他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并没有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