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作者&投稿:拓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大学》中首次体现,其中指出的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文中并未给出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由此引发了后世儒家的诸凡争论,比较具有代表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他在《四书集注》中提出“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把“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当获得万物之理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悟到天理。这也是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可能来源于《易经·系辞》中“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 ”,万物之理虽然会有分殊,但皆源自终极的天理。朱熹所说的事物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是古代先贤留下的各种著作,即通过这种认识论的方法来成为圣人。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阳明是他的号,原名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在《传习录》中有关于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谓格 ”,说的通俗一点“格”也就是格正、纠正的意思,《孟子》中也有对“格”同样运用的体现,“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接着王阳明把“物”解释为事,“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可能有些人比较难理解物和事怎么是一回事呢?举个例子,椅子是一物,如果我们跟椅子没有建立联系那它就是寂然一物,但当我们生出一个意念要去坐时,那么坐椅子就是了一件事了。所以在王阳明的观点里,“格物”也就被解释成了在我们意念所发的万事中正自己的念头,在万事中笃定的为善去恶。对于“致知”王阳明扩散为其核心思想“致良知”,即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良知一词出于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同样的王阳明也将这种从本体论出发的思想定义为成圣的方法。

虽然王阳明悟到了成圣之路,但他自身的成圣之路却走的异常辛酸。作为晚辈的王阳明也曾深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并与友人一同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从而引发了王阳明对于朱熹理论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格物,世间万物要格到什么时候,就算格出了万物的道理,但那只是万物的道理,跟我们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起来似乎朱熹与王阳明的理论千差万别,也因此引发了后人很大的争论,这其中的孰是孰非我们无法评判,王阳明格竹子的方法是对是错我们也无法判断。但从我们中国古老传承的《易经》中,也确实记载着圣人从天地万象中格出的人生法则,《易经.系辞传》中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

那么,王阳明错了吗?其实不然。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并非他不够聪慧,他自小就是个天才;并非他毅力不够,他格竹七日最后一阵天旋地转的晕倒了;并非他取材错误,竹子也确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很多诗词歌颂的那样。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只是在于那时的王阳明还太年轻了。

是的,当时的王阳明还很年轻,也就20岁左右(具体年纪众说纷纭,此处不做深究),这个年纪的我们可能在大学里埋头做题,可能在网络世界里畅游,可能还在长椅上与恋人亲亲我我,总之,这个年纪的我们还很单纯,未经世事。同样的,王阳明从小在祖父母的呵护下,在状元父亲的教诲下长大,虽然他饱读经书,虽然那时的他已为人夫,但还是太年轻了,对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他又经历过多少呢?自身没有太多的经历,又如何能从万物中反身悟到对自身有用的人生道理呢?于是他走上了与朱熹理论不同的道路。

对于朱熹与王阳明在格物致知上的区别,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做了说明:

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可能更加适用于类似伏羲、文王、孔子这样大智慧的人。他们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创立了像《易经》这样的经典之作,比如谦卦山在地下,山虽高大,但甘心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象征着君子德行很高,却能够自觉地不显扬,从而反省到我们自身要谦虚慎行。但是这样的人在世间还是比较稀有的,有多少人能通过观察外物而领悟到人生哲理,又能把这种哲理坚定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朱熹的理论并没有错,只是受众群体太少,而对于我们常人如果整天什么事不做就通过观察万物,或者只是读死书来体悟人生,那又有多少人去实用践行生活,让世界更加的美好呢?

也正是由于王阳明看到了当时时代的弊端,大多数人通过读死书,靠背诵四书五经通向科举之路,这种现象限制了思想的自由,限制了社会的发展,所以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并重且更加注重行的格物致知理论,这种理论是从我们自身个体出发,人人皆可去修的方法。良知人人皆有,《易经·系辞》中也指出“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我们每天都在用这种能力,只是我们常人往往忽视了它的妙用。而王阳明就是在教我们发现并运用这种能力,他的方法更加的简单切实,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至于能不能修成,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付出人一己十的勤奋。

任何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对错,可能只是每位哲人所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也不必为了先贤的思想对错而争个面红耳赤,鉴别一种思想的好坏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也就是良知,我们觉得它更好,那就坚定笃实的去践行就好了,又何须纠结其他?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心学的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指要返回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一、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据说母亲怀胎超过10月,才把他分娩下来。在王阳明成长到20岁之后决定步入仕途,但是连续两次考试都没有中状元。直到28岁的时候参加礼部会试,...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如下:"格物":指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意味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去理解和认识事物。"致知":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渐获得真知。只有通过行动和实践,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诚意":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保持真诚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寻求真理。要以真诚...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明德”。这四句口诀简洁而深刻,概括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强调了知行合一、实践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首先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这不仅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贯彻为实际行动的...

王阳明心学核心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他认为,人性本善,良知即是这种本善的本质,只有通过“致良知”,才能令人心灵得到完全的净化,实现真正的道德自觉。“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思想,它强调通过实践和实践来认知事物,进而提高个人的...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什么?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杀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阳明心学思想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

浅谈阳明心学要义--知行合一需以格物致知为前提
都说知行合一,这主要指执行力,且要保持初心,然而知从何来?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思考分析来达到了解信息的目的 格:思考,学习, 分析 物:事物(事件,物体,产品……)致:达到……目的。知:信息(知识,事件的逻辑,事物的根本,运行的规律,问题的根源……)知行合一 -...

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大学》中首次体现,其中指出的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文中并未给出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由此引发了后世儒家的诸凡争论,比较具有代表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王守仁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后发展出来的儒家学说,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提出端正自己的心境,达到自己心里认知的良知即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方式,批判程朱理学那种流于表面、与时事无补的格物方法,提高了致良知的地位,号召人们摒弃教条...

浅析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内求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二者相较之下,我认为,王阳明先生所悟才是至上真谛。因为一切万法皆具在内,而不在外。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什么?
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

万盛区15563636739: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来源 -
连看维胺: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涤非,致知是致良知. 格物致知意即格去内心污粕之物,以达到人初始本生之良知. 朱子之格物是穷析物理,致知是使自己知道了解. 格物致知即透彻研究某物,使自己完全理解其特性.

万盛区15563636739: 王阳明的心学与格物致知心学与格物致知都是王阳明提出的吗?那心学与格物致知是相排斥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
连看维胺:[答案] 南宋陆九渊是心学创始人,王是心学集大成者.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中的程颐,程颢提出来的.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都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本质都是追求理.

万盛区15563636739: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
连看维胺: 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 节选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万盛区15563636739: 王阳明思想主张 -
连看维胺:[答案] 主要是唯心主义!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

万盛区15563636739: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观点为 -
连看维胺:[选项] A. 格物致知 B. 致良知 C. 知行合一 D. 进学则在致知

万盛区15563636739: 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
连看维胺: 首先格物致知起源于明代大哲王阳明,王阳明格物三日成圣,含义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万盛区15563636739: 何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 -
连看维胺: 宋代陆九渊,明代王守仁 心学派的哲学命题.心即理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肤浅的“心”就是“理”的意思.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物我一体论,即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互独立的存在.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

万盛区15563636739: 王阳明关于“(致)良知”的话有哪些? -
连看维胺: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

万盛区15563636739: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
连看维胺:[答案]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去理解天理换句哲学术语就是,参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但是,如果按陆王心学的角度来看 格,就是去体验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