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格物不能致知?朱熹错了吗?

作者&投稿:柏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错了?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格物致知”一词的意思是:探求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

获取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按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这不是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吗?然而明朝的大思想家王阳明实践了“格物致知”的方法,“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后啥也没格出来,还大病一场。王阳明思考认为朱熹错了,“格物”不能“致知”。现代人眼里这么很简单明了的道理,为什么王阳明会认为它错了呢?

“格物致知”争议起源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我们先看看古代“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再来看他们的

观点呢谁对谁错。

‘’格物致知‘’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蹇诚,意诚环后心正、心正环后身修,身修环后家齐,家齐须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可是《大学》没有解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其他早期文献提到过这个词。按照儒家的传统思想,先圣的话总是不会错的,既然先圣留下的文字的意思不清楚。我们用正确的意思来解释它就行了。

大儒的解粹

所谓“六书注我”,“我注六经”,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实是作注者本人的观点决定的。

于是各位大儒都各有各的解释。比如司马光说:“格,犹扦也、御也。能扦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格”被解释为“抵御”,物被解释为“外物”,知被解释为“道”。简单的说,就是人只有抵御外物的能力才能领悟“道”。

程颐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但是,“因物有迁,迷而不知,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他的意思是,每个人其实都有格物致知的能力,但由于常为事物的变幻莫测所迷惑,而不能获得对天理的认识,所以圣人便欲格物,使天理显现出来。

有各的解释。

朱熹的观点

朱熹是认同程颐的解释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也。”朱熹将“格”解释为推究,把“物”解释为“天下之物”,推究的目的是穷理,穷理之后就致知了。程颐和朱熹讲的“知”的基础是穷天理,它不仅包括伦理方面的良知,也包括知识的概念。司马光也是把道和“人欲”对立起来的,能抵制外物诱惑,控制欲望,才能悟道。

王阳明的观点

王阳明说:“·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王阳明指出“知”指的是“良知”,把“知”的内涵扩充到“知识”的层面是错误的,致知是自己的良知推及到“事事物物”上去。根据这一解释,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就成了心学的源头。

现代的观点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古代哲学,是还没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就企图回答问题。比如”格物致知“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理“,就认为可以穷理。没有搞清楚良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就讨论如何”致知“。都不知道如何”格“,就开始讨论”格物致知“。

当“知”包含人伦的概念,格物致知当然是行不通的。良知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格物只能获取事物的规律,而不能获得普遍适用的道德伦理标准。即使将“知”解释成良知,王阳明的人生来就具有良知的观点也是错的。人类的很多道德行为规范是靠法律约束,社会文化影响建立的,是后天习得的。

“格物”的方法

现代对“格物致知”一词的解释,也是西方科学进入之后形成的,这里的“知”基本上指的是“知识”,没有“良知”的含义。古代对”格物致知“解释的长期存在争议的另一个原因是,从来没有人解释”如何格“,如果”格“的方法不对,也不能”致知“,就会出现王阳明格了七天啥也没格出来的情况。

即使在现代,”致知“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格“,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格物”方法还是现代科学实证方法。缺乏基本科学素养,以来阴谋论、立场论的简单思维方式,“格物”一辈子也致不了知。



理和天理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什么是“理”?什么是“天理”?和“道”有什么关系?“理”的本义“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宋以前多谈“道”,宋以后多谈“理”。“理”的本意是指石头上的纹理,后来引申为条理,规律。

说文解字解释说:“理,治玉也”。这是动词,就是把璞加工成玉。由于加工的过程要依据石头的纹理,所以做名词,就是纹理的意思。理还有整理,区分的意思。早期文献的“理”也有这层意思。

程朱理学的“理”到宋程朱理学建立以后,“理”成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此时的理已经包含以下的基本意思:

1.每个事物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所谓“气化万物”之理,所谓“各物有个理”,就是气形成万物的规律,和各物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

2.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与“人欲”相对,经常也用作“天理”。

3.世界的起源。理就是太极,也就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

4.万事万物形成变化规律背后的统一的,根本性的规律。这又被称为“理一”,所谓“万物共一理”,它也就是一生万物那个“一”。

“理”和“道”的美系

从这些释义看,基本上和“道”的意思一样。从儒家学说本身的角度来说呢,把“理”理解成“道”确实没问题。因为“理学”本身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叫“道学”。程朱理学说的理,也是自然之理,和道法自然的“自然”,是一个意思。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设置,扭曲的。它跟着“气一元论”的完善发展的,是对儒家的“道”的进一步细化阐述。

道家的“道”、“气”、“自然”这些概念其实是被各思想学派广泛接受的,先秦诸子百家都言“道”,大家都认为治国要顺应“天道”,只是对“道”的解释不同。

“理”和“道”的区别

老子的“道”和儒家的“道”的区别在于它不包含儒家的人伦道德标准。老子认为所谓的“仁”,“礼”都是人类搞出来的,不是自然的东西,不是“天道”。而儒家由孟子正式提出来,“仁义礼智信”是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遵守这些道德规范,是顺应天道的。

到了宋,就把人性中好的一面认为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而坏的一面是由“人欲”造成的。所以提出来要,“存天理”,去“人欲”。他们认为这是顺应天道的,不是违反人性的。

“理学”和“心学”

后来的王阳明呢,更是直接把天理的其他含义去掉,认为良知就是天理。穷理就是认识良知。孟子也说过了,良知是天生的。所以修身的方法就是向内发掘,找回人的本心就好了。所以说“心即理”。心指的“本心”,“理”指的是“良知”。

心学和理学其实都是从孟子的思想阐发出来的,两者最大区别就是在这里,“致知”的方法不同。前者要向内心发掘,找回本心,后者要从外物着手,通过归纳总结外物的规律,感悟到万物背后的终极的,统一的“理”,才能理解“天理”,也就理解了“良知”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发自内心的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现代视角

现代人看古代哲学思想,没必要把它神圣化,也不要简单全盘否定。主要是吸收借鉴里面的观点。这就要了解古代思想家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去判断对错。古代哲学概念抽象,思想家们也很少对这些概念的意思,做辨析和定义。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历史传承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古代思想家在表达什么。

知道“理”的含义,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孟子自唐宋开始地位迅速上升。他是“理学”和“心学”的思想源头。也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早期思想家会辩论“人性善恶”的问题。遵循人性,和顺应天道理念上是一致的。




传习录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

什么是“格物致知”?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这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主要是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了解)自然科学,丁先生就认为应该用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论题后,就从中国的传统教育讲起,讲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接着谈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谈中国学生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现状,并用了自身的经历来分析,最后谈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纠正业务领域,实现自我良知的本体。 “知识”就是“良心”。这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对良心”。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识”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者。他的“知识”不是“知识”,而是“良心,美德”。这是他的“智力知识”和“知识与行动的融合”的...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怎么?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

王阳明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国吧很多古文帝
顿悟之后,阳明道:“圣人之道,我性已足。过去从外物求天理是舍本逐末了。由外及里的路子整个是一场误会。”乃知“格物致知之旨”,后由此而致“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说,自成体系,又道:“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

关于宋明理学的详细内容
②“致良知”: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朱熹说:格物致知就是即物穷理,探究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之物莫不有其原理、事理,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物的原理,就不能全知,不能致知。所以要学者于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理而穷尽之,达到极致。这样日积月累,用力越久,则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王阳明简介: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弊端。
所以阳明举的格物例子也都是些什么事亲、事君、待友之类。即便要涉及某种客观规律知识之掌握,按阳明之逻辑也局限于人事相关的实用范围,事到临头再去学。此外,以修身而言,致良知缺乏可操作性,几乎全凭人之自觉,诚意正心修身全混为一处,易流于空谈。知行合一之说,对才力气质远不如阳明者,往往...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钟楼区13595697773: 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与朱熹理学的思想在哪里有分歧? -
标届奥一: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我认为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

钟楼区13595697773: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最后的理解是怎样的 -
标届奥一: 他们对宋明理学或“道学”(Neo-Confucianism) 的理论发展有重大的贡献.罗整庵早年笃信禅学, 但晚年又决定放弃禅学, 潜心研究儒学.他接受和继承了张载的气本体论, 走气学的路线, 结果成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对陆王心学进行批判...

钟楼区13595697773: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理论还是陆九渊王守仁的理论? -
标届奥一: 《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这是儒家的观点,只是朱熹对这几个字的注解,对后世影响较大.

钟楼区13595697773: 朱熹与王守仁关于格物,理的观点 -
标届奥一: 王守仁在青年时代立志做圣贤,一直在研究朱熹的'天理,人欲'和'万事有理',需要人去'格',但是自从他被贬到地方当小官,三天三夜'格'竹子,这就是'守仁格竹',他忽然明白,天理及人欲.朱熹说的话,他终于悟出来了,于是开创了哲学.王守仁的心学,知行合一.求采纳

钟楼区13595697773: 哪一位明代理学大师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
标届奥一: 你这个题目有问题,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的是朱熹,但他是南宋而不是明代的.这几个人里面只有王阳明是明代的,其他都是宋代的.但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是持批判态度的.

钟楼区13595697773: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 A.朱熹 B.顾炎武 C.黄宗羲 D -
标届奥一: D试题分析:这份试卷有两道第3题.正确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反映的观点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是知的补充,即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的观点,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最主要是强烈抨击君主专制,因此ABC排除,故选D. 点评:此题实际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关键点在于把握相同点都承认理,但得到理的办法不一样,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强调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这也是一个考查重点.

钟楼区13595697773: 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哪个比较适合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
标届奥一:[答案]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 知,犹识也”,是指包...

钟楼区13595697773: 王阳明《传习录》的一个问题 -
标届奥一: 阳明先生的“格物”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说,只有首先“心”中先有这个“物”,先有这个“理”,才能“发之于物,发之于理”.举个简单例子:街上有无数美女,只有你“心”中想看,你“心”首先有这个想法去看了,你才会去看.不然街上那么多其他女子,你没有想看,没有在意的“心”,你知道她们存在麽?你会在意她们存在麽?因此,只有有了此“心”之后,你的“意”和“念”才会在物上去体现,去探求“事事物物”发蕴含的“理”.山人愚见,不知对错.

钟楼区13595697773: 明清时期,心学是怎样的学科 -
标届奥一: 就讨厌上面的分法--什么典型的唯心主义观,什么维护封建统治.为什么要按照恩格斯的分法来看问题?他也不是世间唯一的分法. 为什么要这么分?可惜一代人王 王守仁 先生.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上有介绍过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程朱理学认为理就是道,是维系天地一切的标准.陆王心学则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心才是道,才是维系天地一切的标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