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为依据,论述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的异同

作者&投稿:犁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看法有何不同~

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认为人要抛弃欲望;一切效法自然。
王阳明主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认为天人合一、天理与人欲并存。从实践中得出经验,再把经验与实践结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应该是承接司马光尤其是程颐而来。人内在固有的知识,要通过格外物来激发,来获取。指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
王阳明通过七天的莫名其妙的“格竹”,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觉得朱熹此路不通。他将朱熹的格外物,转而走向内心,他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之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按朱熹的观点,这个物就是事物,宇宙间万事万物,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其中。但王阳明认为,“意之所着为物”。什么意思呢?《传习录》记载,王阳明曾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王阳明的一套概念体系,身、心、意、知、物。



按《传习录》记载的王阳明的表述,有形体的,就是“充塞处”,是“身”,主宰“身”的是“心”,从“心”发出来的是“意”,与“意”相关的事物才是“物”。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格物的“物”指的不是宇宙间的全部事物,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事物。哪一小部分事物呢?就是与我们的“心”与“意”相关的那部分事物。或者换一种不十分准确的说法,进入人的思维的事物才是格物的“物”。如此看来,王阳明格物的范围要比朱熹小得多。


有些人对王阳明有误解,说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没进入他的心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是错误的,是对王阳明的误解。王阳明也认为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它不是你要格物的那个物而已。
朱熹的理解为“至”,就是穷尽。“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两三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到得十分,方是格物。”因此,朱熹对格物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就是一件一件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包括人生的事情,也包括具体的东西,都要一件一件去研究它,达到穷尽的状态。



这是朱熹对格物的理解。王阳明认为,格就是正,格物是正物,就是端正事物,把和你有关的事物都端正了,这叫格物。《大学》里的“格物”两字怎么理解?朱熹认为,就是研究宇宙间一切事物,这叫格物。王阳明认为,是研究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使之端正,让其步入正轨,这叫格物。

《大学》中所言“格物”极为重要,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
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补传》)程、朱都将“格”解释为与“穷”义近似,即推究、穷尽的意思,亦并没有交待训“格”为“穷”的原委。
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六)又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同上)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纯属内省的功夫。


大家关于《大学》中‘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怎样理解的?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

请教《大学》中一字的解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在这里的意思是确定一个人生目标,一个途径,朝着一点发展. 也就是说:“止于善”是立志做一个善人,“止于恶”就是做一个恶人.人生做止于善的好人比做止于恶的坏人更难.道理就是说,善的行为就是停止掉恶,使恶的行为不发生作用,行为 专止于至善,这在《大学》里讨论得很多.还可以借鉴...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出于哪个时期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

《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

孟子儒家思想是什么
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

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这是什么意思?_百度...
意思:同情心是仁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出自:先秦·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节选: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孟子》被分为哪七篇
一、七篇分别为:1、《梁惠王》上、下 2、《公孙丑》上、下 3、《滕文公》上、下 4、《离娄》上、下 5、《万章》上、下 6、《告子》上、下 7、《尽心》上、下 二、《孟子》的其他信息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的主要思想
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关于论语的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祥云县13075077841: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怎么理解? -
钟离点天麻:[答案] 我对心学,还没有完整的看完过一本著作,不过,倒是常常思考这“心学四句教”,所以有点理解,但可能很主观.正好写出来交流一下. 前两句:王阳明说,心即理也,心学概念里的心,跟天理、客观规律是一体两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祥云县13075077841: 一个有关于通过合作取得成就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
钟离点天麻: 狼狈为奸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同时,又是两种都喜欢偷吃猪、羊的野兽.它们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回,一只狼...

祥云县13075077841: 朱熹的理学思想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异同 -
钟离点天麻:[答案]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主要区别:王阳明的心学认为心是万物本源,朱熹的理学认为天理是万物本源. 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

祥云县13075077841: 简述王守仁的心学的影响 -
钟离点天麻: 王守仁心学的影响如下: 王阳明心学思想精髓:知行合一,致良知.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解释格物致知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

祥云县13075077841: 师说、左传、墨子、传习录、文心雕龙资料 -
钟离点天麻: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

祥云县13075077841: 传习录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
钟离点天麻:[答案]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 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编书信部分的8篇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这就是《王文...

祥云县13075077841: 王阳明与朱熹主要思想差异是什么? -
钟离点天麻:[答案]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存天理 去人欲.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即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

祥云县13075077841: ...《传习录》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 -
钟离点天麻:[答案] (1)格物致知.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2)“穷理”,朱熹把认识“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

祥云县13075077841: 王阳明与朱熹思想相同点是什么 -
钟离点天麻: 伦理纲常

祥云县13075077841: 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
钟离点天麻: 同:都是理学,都是唯心主义,都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异:“朱”是客观唯心主义,“王”是主观唯心主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