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作者&投稿:守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明,弘治六年(1493)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会试,未能如愿。但他没有因落第而一蹶不振,又重整旗鼓,倍加努力。

然后,四处找来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刻苦钻研。当时王阳明和好友钱氏意气相投,乐意探讨如何效法成圣的问题,最后他们二人商量后决定,想要成为圣贤,务必精通朱熹所言之“格物穷理”。

两个好友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句程颐说的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得来全不费工夫,恰好就地取材。王阳明父亲办公的地方有不少竹子,他们二人就开始“格竹子”,于是,二人绞尽脑汁,日夜思考,但彼此毫无进展,没有格出其所以然。

三天之后,钱氏因疲劳过度而病倒了,无奈之下 不得不放弃“格竹子”;当时王阳明偏不信这个邪,更加发奋精进,夜以继日地全力“格竹子”。七天之后,王阳明身体彻底透支,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因此,二人概叹说:圣贤不太容易做,也没有力量去格物了。

就这样折腾了一番就浅尝辄止,“格物”之事没见分晓就已经偃旗息鼓,放弃了格物之学。17岁时,王阳明又开始潜心修炼神仙养生之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他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王阳明初次“格物”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根本愿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后来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也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没有通透朱子格物穷理之旨。

在末学看来(只代表个人拙见),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是:

(1)从《阳明先生大事年表1472——1529》中可见一斑。在“格竹”之前,先生12岁时,虽有“惟为圣贤方是第一”的鸿鹄之志;但并未具备有关圣贤之学的基础,除广信上饶大儒娄谅之外,并无得道高人的点化。

(2)年纪尚小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王阳明“格竹”是才十七八岁,而且才短短七天时间,离悟道尚远,缺乏一定的社会体验。回顾历史,如此年纪见性悟道者实属稀有;“道”乃形而上学,万物之体,不能轻而易举便可得道,需要具备一定的信心和定力。

(3)因王阳明求道心切,想急于求成;故欲速则不达。由于,悟道之心太过强烈,波动的思绪难于平静。所拥有的欲望愈大离道愈远,咫尺天涯,不能洞见无为之旨。

(4)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聪明和愚钝与道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道坚定不移的信心。圣人孔子之弟子——曾子虽头脑愚钝,但他为什么掌握了儒家精髓,得到了孔子真传。据说,孔子学派分为八派,唯曾子一派发扬光大。

朱子如此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宇宙万物都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源上来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才能悟出大的“一理”。

王阳明“格竹”失败20年之后,具备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也夯实了悟道的基础。在贵州龙场的窝石椁内,经过长期的修行后,一天夜里恍然顿悟了“心即理”的高度统一中,切身体悟到“格物致知”。

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内求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二者相较之下,我认为,王阳明先生所悟才是至上真谛。因为一切万法皆具在内,而不在外。


浅析阳明心学—格物致知
王阳明“格竹”失败20年之后,具备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也夯实了悟道的基础。在贵州龙场的窝石椁内,经过长期的修行后,一天夜里恍然顿悟了“心即理”的高度统一中,切身体悟到“格物致知”。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

浅谈阳明心学要义--知行合一需以格物致知为前提
知行合一主要在于执行力,对某件事情的操作者对事物有了清晰的认知,也对此做出了清晰的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审视行动中每一步是否都秉承初心,不违背“知”格物致知主要在于分析问题找到事物根本。 研发人员分析产品问题,找到root cause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产品经理找寻市场规律与逻辑;管理...

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阳明“...

格物致知
阳明心学中阐述,“事上磨”和“格物”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比较重要的“工具”。“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参透万事万物运行规律,来达到致良知的效果。  首先,从自身来看, “格物”是自我审视、自我认识后“拨开”与“获取”的动作过程;“致知”参透了自身后所达到的“悟透”状态。“格...

阳明心学“格致诚正”之功
阳明心学“格致诚正”之功 阳明先生曰:格致诚正之说,乃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格致诚正即子思所作《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儒家内圣之功。内圣之功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王之功也必成就。内外本为一。内为本、外为末。凡夫只知求外,不知求内,必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王阳明心学四句,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所谓的良知是即是本心,是知善知恶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非之心。做善事,去除恶的想法就是格物,也就是正心,恢复自己本心原来的面貌,不被恶念所遮蔽。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的方法来致良知,格物就是不断的内省,让被遮蔽的本心重新显露出来,恢复本性至善的初始状态。

知行合一王明阳
阳明心学也强调格物致知,但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与理学的格物致知完全不同,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是说人遇到万事万物时都要正念头,使得良知显现,良知乃吾师,人们这辈子谁都无法依靠,唯有良知是唯一的依靠,良知能断是非善恶,判善恶是道德,断是非是智慧,所以,只要,人们有了道德和智慧,知行合一,良知...

阳明心学: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致良知”
在理解“阳明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之前,我们先理解“致良知”。“致良知”“致良知”我以“字面”的意思解析,致良知,“达到良好的觉知”,简单明了直指事物本事。换句话说,阳明心学,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的觉知,达到良好的觉知的一门...

介绍王守仁心学思想
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什么?谈谈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识别的善恶之分。王阳明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无善无恶”和“起心”来展开的。王阳明当年所受的教育是...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来源 -
之货可伊: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涤非,致知是致良知. 格物致知意即格去内心污粕之物,以达到人初始本生之良知. 朱子之格物是穷析物理,致知是使自己知道了解. 格物致知即透彻研究某物,使自己完全理解其特性.

高密市17080105745: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
之货可伊: 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 节选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
之货可伊: 看了很多答案.不是比较扯,就是瞎编故弄玄虚.接下来我将揭示心学的真正奥义.懂得人懂,不懂的人尽管点反对.另外睡前忍不住手机打字,有错别字莫怪.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最后的理解是怎样的 -
之货可伊: 他们对宋明理学或“道学”(Neo-Confucianism) 的理论发展有重大的贡献.罗整庵早年笃信禅学, 但晚年又决定放弃禅学, 潜心研究儒学.他接受和继承了张载的气本体论, 走气学的路线, 结果成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对陆王心学进行批判...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的心学与格物致知 -
之货可伊: 南宋陆九渊是心学创始人,王是心学集大成者.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中的程颐,程颢提出来的.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都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本质都是追求理.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思想主张 -
之货可伊:[答案] 主要是唯心主义!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

高密市17080105745: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的“心” -
之货可伊: 用阳明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一下:“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人的行为是受思维控制的,王阳明从朱熹关注外物的天理到关注内心的良知.只要我们的良知光明,那么所做之事也就完全符合天理.

高密市17080105745: 何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 -
之货可伊: 宋代陆九渊,明代王守仁 心学派的哲学命题.心即理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肤浅的“心”就是“理”的意思.心即理的理论基础是物我一体论,即身、心、意、知、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可以相互独立的存在.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

高密市17080105745: 王阳明的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之货可伊: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理解虽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只是对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浅显的理解了.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说看见美女心里欢喜,不是先看见美女,然后才去欢喜的;...

高密市17080105745: 什么是“格物致知”? -
之货可伊: 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