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知行观和王阳明的知行观有什么区别?正确的知行观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蓝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

知行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丰富内涵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期,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先生)针对时弊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至明清之际,王夫之对以前的知行观,尤其是朱熹和王守仁的知行观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建立了新的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承袭自宋以来的理学传统,他的卓越之处在于通过对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扬弃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到最高峰。尽管由于个人因素和时代背景的制约,王夫之尚未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而是仍停留在朴素唯物主义阶段,但是,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所做的贡献仍是无可比拟的。

王夫之学识渊博,包罗万象,涉猎极广,他一方面很好地继承了自张载而下的各理学家的正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周易》、老庄等思想中的辩证法的吸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总结并终结了中古独断哲学。他的贡献可从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人性论和历史观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理依于气”的元气本体论

王夫之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对理气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批判了宋明的理本体论。

王夫之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他有两个重要命题:一曰“太虚,实者也”,一曰“太虚者,气也”。在他看来,“气”与“实者”等同,赋予“气”以客观实在的属性。王夫之的“气”较之自荀况而来的“气”其进步之处在于摆脱了“气”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而将“气”上升为物质一般水平,并且,王夫之还提出“实有”范畴,把“实有”作为最高的存在,这一范畴较之以往更具有抽象性。

理气关系问题一直是理学的中心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王夫之坚持“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程朱的理本论。程朱将理与气当做两物,认为理是最高本体,理超越气之上,理生气,理先气后。王夫之否定了这种观点,他把理作为万物运动变化中稳定的必然联系,是气本身固有的属性,理不在气外,“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理不是虚空之物,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存在。理依于气,理气相涵,理与气互依共存,理与气无先后之分。

由理气关系引申至“道器”关系。王夫之坚持“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批评宋明理学“离气言道”的倾向,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反对“悬道于器外”。王夫之认为道与器是统一的,道标志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器标志个别的具体事物。“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规律之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器体道用。而另一方面,作为本体的道是没有生灭变化的,“器散而道未尝息也”,从这一点上说,道体器用。

在本体论上,王夫之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可是他并未能走出气本论,他提出“实有”、“道”、“器”、“气”、“理”等范畴,也只是对气的不同规定,限于历史时代的约束,王夫之没能更进一步。

二、深刻的辩证法

王夫之通过对《易》的深入研究,继承张载,批判程朱,丰富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在张载“一物两体”命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矛盾法则,他充分肯定了万事万物都是“合两端与一体”的矛盾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矛盾的双方,矛盾双方不能孤立存在,但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双方统一于事物中,是“相倚而不相离”的“合二以一”的矛盾同一关系。矛盾的双方既斗争又相互转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既然事物是矛盾统一体,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促使事物变化发展,那么,万物都处于绝对运动中,朱熹等人说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王夫之认为“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继承了王廷相的“动静互涵”的思想,并把运动分为两种:“动动”与“静动”。他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时也承认相对静止,揭示了动静互涵的辩证关系。

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变化日新”的观点,把“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看作宇宙的根本法则,并将日新之化概括为两类:量的积累与质的更新。他把量的变化称为“内成”,特点是“通而自成”;把质的更新称为“外生”,特点是“变而生彼”,这种变化即“推故而别致其新”。这种变化发展观很有积极意义。

三、认识论

王夫之通过对“能知”和“所知”的分析,批判了佛教把所知依附于能知,从而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的作法。他继承了张载的“内外之合”的唯物论,同时又抛弃了张载的“德性所知”的唯心论。

王夫之所说的“所”是实有其体,“能”则指实有其用。“所”必在外而“能”在内。“乃以俟用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而以可有功者为‘能’,则必实有其用。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他承认“能”因“所”的刺激而被激发,而“能”可以达到对“所”的认识。人的认识来自于客观世界,只有主观符合客观才是正确的认识,另外,他还坚持人的认识必须是“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的观点,承认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批判王守仁将客观对象的存在取决于主观知觉与否,把认识与客观对象等同的观点。王夫之也看到了认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阐述了两者在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博文”而获得感性认识,“约礼”即上升到理性认识,认为“学愈得而思愈永”,在“方博方约”过程中做到“日新有得”。

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合一观,反对程朱“知先行后”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知与行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知与行是统一的,“知行相资以为用”,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是知的基础,又是知的目的,离开了行,知既无法表现其功效,又得不到实践的检验。

四、人性论

在人性问题上,程朱从理气二分出发,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引申出“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纲领。王夫之从他的气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出发,对此进行批判,他认为没有离开气质之性的纯理的所谓本然之性,也没有同本然之性相对立的气质之性。他提出“性者生理也”的命题,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道德属性的统一,并且人性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发展和人的主观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他强调“习与性成”,认为人性是一个在习行中成善成德,不断提高的过程,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王夫之看来,人性是通过人们的习行而不断“继善成性”,“成性存存,存之又存,相仍不舍”的发展过程,所以他强调自强不息而“养性”。

在理欲关系上,王夫之有别于朱熹的“以理治欲”,强调“欲中见理”,突出欲与理的统一性,并且肯定了人的社会化感性欲求的合理性。

五、历史观

王夫之断定“今胜于古”,对复古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他根据自己对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知识,大胆提出人类祖先是“植立之兽”的科学假说,从而推断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并且这种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客观过程,提出了“理依于势”的人类史观。“势”即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即体现于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理与势是统一的。一方面,“迨已得理,则自然成势”,另一方面,“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既然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这样,就把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性统一了起来,远远超出前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

王阳明的思想: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士农工商: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中提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管仲)。”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王阳明,字伯安,余姚人。在娘胎里呆了十四个月方才生出来,祖母梦见有神仙从云端送了一个孩子下来,就给他起名王云。可能这个孩子嫌名字不好听,五岁了还不说话。
此时来一异人,摸了摸他的头,给他改名王守仁,他方才开口说了话。王守仁从小喜欢谈论军事理论,箭术一流。

因为得罪刘瑾被打了四十大板,流放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王守仁和土著居民关系处的特别好,这些朴实善良的人民把他当神一样供着。
宁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三十五天搞定,没想到明武宗很不高兴。原来这位爷已经率领几万大军南下亲征,自称“威武大将军”,没想到才走半道宁王这个没出息的家伙居然投降了,你丫有造反的本事你倒是多撑几天啊。于是下诏,放人我要亲自抓。幸亏太监张永从中周旋,明武宗方才作罢。

但是其他太监看王守仁不顺眼,要他下场比划比划,你个文人怎么擒贼。王守仁徐徐起身,三发三中,方才镇住这帮去势之徒。嘉靖即位,王守仁屡遭排挤,平叛有功但不能受赏,五十七岁郁郁而终。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王守仁天姿异敏,被流放贵州龙场期间百无聊赖,穷荒无书,于是每天温习以前学过的四书五经,反复琢磨,终于脑补成圣,对孟子的格物致知有了全新理解,他从孟子求放心三字入手,专门教人怎么致良知。走的是宋朝周敦颐程颐陆象山的路子,否定朱熹学说,跟他学习的人特别多,于是有了“阳明学”,后来还配享孔庙。大明朝一共四个配享孔庙的。

蒋介石是王阳明铁杆脑残粉。最初他叫蒋志清,看到王阳明名言“大中至正”四字特兴奋,于是改名蒋中正。
他把王阳明的心学奉作立国精神,且将知行合一与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结合起来。退居台湾后还将一座草山改名为阳明山,继续崇拜不止。其实阳明心学归根结底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早被辩证唯物主义盖棺论定了。

朱熹重点在怎样求知,所以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是格物致知,也就是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从字面意思上格物致知传达给世人的是一切真理都在外界,所以要天天去格物到外界去寻找,从这里可以看到朱熹注重的导致很多人被误导,认为他强调的是为了认知而认知,注重理论认知。
然而后来的王阳明也被其观点所误导,所以有了历史上面的“阳明格竹”但是这一格就是七天七夜,没格出什么来,却把自己给格出病了,所以阳明后来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后来当无法相信那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时候,无法相信圣人是通过朱熹所提出的方法实现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开始反省自己,然后他慢慢的开始自己摸索,后来他创立了---心学。所以当后来他总结了自己的生平的经历,他总结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很多人也会不解,其实它的意思就是王阳明说的“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也是讲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天性条件,但是问题是你要怎么做,然后通过他的实践,被误导迷信所谓的成为圣人就必须按照现在大家公认的圣人提出来的方法论作为行动的标准,可是这种行为如同他对朱熹提出的方法的相信到运用被证实不可行,所以他经过自己的摸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实践,最后他创立了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类似的老师只是一个方向的指引,他无法告诉给你一个成功的如同武功秘籍一样的东西,让你得到了你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于每个人来说,包括我们的老师,成长都必须经历应该经历的,要成为有能力的人,成为勇士,就必须记住鲁迅先生曾今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因为这是发展最需要的。
现在让我感觉到,很多人还处在对老师的迷信,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的,但是也是死路。如果不反省的话。这就是说,老师说的话就是对的,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是身边的人都相信,那么就算自己有点感觉不可信的时候,还是没有这个勇气去怀疑。所以这样一种类型的人是很难做事情切合实际的,也就根本做不到阳明提出的 知行合一 。
其实知行合一本就是在表达我们经常所说道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些现代人通常念叨的唯物主义。所以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创新,首先必须做到如此。。。。
可是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提出这样的要求,最重要的问题到根本上是---我们应该怎么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从发。。这就是每个人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绝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做到的。此话怎讲? 其实这句话的高度概括其实不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它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的人生探索的经历,就如同毛泽东这个名字和普通人的名字,从表面上看,咋一看没什么大的区别,名字构成大概就是两三个字而已,可是毛泽东这个名字代表的是绝对不仅仅是三个字的重量,你要看到这三个字代表的这个人的人身经历和探索,永不放弃的过程。。。所以很多人喊口号总是那么的容易。其实真正地能力用简单机械的记忆记住某个成功者说过的一两句话,然后表达出来你就会与众不同了,那绝对不可能。这样子的表达仅仅只是人类记忆功能的体现而已并不代表一定有内涵。。
所以,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对朱熹思想探索上面的更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正确的知行观王阳明说的更具体。。如果您要借鉴的话,还是从这里下手。


知行合一是不是唯物主义知行观
是唯心主义知行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

明代儒学:王阳明概观s理论
结果只是徒劳,头脑和理智是分离的。2.头脑是理智,这与朱不同美国朱心是外在的,而王阳明的心是内在的。从伦理的角度看,朱想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人,而王阳明想用道德意识来控制人。从世界观看,朱的理性是道德规范和自然法则的统一,而王阳明只涉及道德良知和道德观念,不涉及自然法则。3.知行合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
【答案】:B 荀子有“知轻行重”说;宋代程颐提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张;王阳明的话有“合行于知”的嫌疑;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答案为B(5P231)。

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就此而言,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要人们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紧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认识到道德的真谛,而且要忠实地履行、践行道德的要求。王阳明的知行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知与行是不可分的,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意思就是如果有道德认知...

多选: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观察中国传统知行观,主张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有荀子、王夫之、孙中山等,主张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孔子和孟子、朱熹、王阳明等。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话,所以选A、C、D是符合题意的,属正确选项;而B选项“知行合一”简单说就是知行是一个东西,知就是行,这是王阳明的观点,不选。

事事留意,勤学善思,不断发展自我.什么古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其实毛主席这个知行观我认为也是源于王阳明的知行观,和知行合一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也是很多军政界名人的偶像,日本的军神东乡平八郎有个私章一生随身携带,上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蒋介石也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介石最敬佩...

如何理解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关系
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所表述的实际上就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 按照王阳明的知行观, 知和行 (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 是同一回事, 是同一个过程所呈现的两个方面, 不能分为两截. "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 比如射击, 你得先有瞄准, 然后才有射击, 没有瞄准射击就没有意义; 反过来, 没有射击...

中国古代哲学和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应该是其对于人的观点的区别,马哲过度专注于经济生活忽视了人本身,而中国古代哲学在这一点上与马哲不同,虽然双方都是揭示和阐述了内部关系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其根本还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中国古代哲学更贴近政治,而马哲以及西方哲学更贴近科学 ...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1,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

谁有明朝 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谢谢了
“知行合一”论是阳明学说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所以王守仁自始至终以此作为“立教宗旨”。这种“知行观”只是把认识问题局限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上,主要是揭橥道德修养层面的认识与实践问题,其价值取向则是道德实践的实际作用。因此,它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学精神,具有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倾向和...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容怎样? -
闻宇硫酸:[答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南宋的王阳明处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还提出了“ ”学说?南宋的朱熹认为理之源在于什么? -
闻宇硫酸:[答案] “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知先后行”、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朱熹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另外,王阳明是明朝中叶人,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阐述的知行合一和朱熹所倡导的去人欲 有什么联系
闻宇硫酸: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阳明与朱熹的共识 -
闻宇硫酸: A是心性学观点 B两派都有说,两派区别在如何去找寻善.C这个表述比较不恰当,如说知行本是一件事情,那就肯定是阳明学的了.估计这是错误表述.D求理于事事物物这个是朱学的观点.所以B的可能最大.你补充的那个,以我有限的世界史知识来讲,应该是有的.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不同之处是思想的不同. -
闻宇硫酸:[答案] 朱熹与王守仁(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摘编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⑴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于... -
闻宇硫酸:[答案] (1)朱熹:知行相辅相成,知先行重;知行二分;知需要不断向外求索,实践才能得到,知行自然相互启发王阳明:知是先天就有的,是一种先验的内在的本质属性,知行合一.(2)积极:有助于挽救道德危机,维护统治秩...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阳明有哪些思想? -
闻宇硫酸:[答案]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
闻宇硫酸: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
闻宇硫酸: 同:都是理学,都是唯心主义,都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异:“朱”是客观唯心主义,“王”是主观唯心主义

公主岭市15363482826: 王守仁 朱熹 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有什么共同关心 -
闻宇硫酸: 这大概是宋明理学的那个吧 、...好久远了 依稀记得 王阳明是 知行合一 ,致良知 是唯心而且是主观唯心 朱熹是 格物致知 继承了二程的思想.这是唯物.关系好像都是从理学延续下来分为不同派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