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滑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毁》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翻译: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为人仁义,我们就效法他,自我责备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做到这样,而我却不能做到这样!

于是就日夜思考,改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与舜相似之处。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多才多艺,我们就效法他,自我责备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做到这样,而我却不能做到这样!于是就日夜思考,改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之处。

舜是伟大的圣人,后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周公也是伟大的圣人,后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而有些人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就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而对于别人呢?那个人能有这点,这就足以算是一个完人了;能擅长这个,就足以算是一个才子了。

只取他的一点优点,不追究他的缺点;只看他现在的表现,不追究他的过去:小心谨慎只怕得不到别人的善行好品德。其实一点善行也容易修养起来,一点技艺也容易学习起来。可是对于别人只是一点优点就放过而不去要求他更多地去做好,这种要求别人的态度不也太宽容而简约了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责备别人周详,对待自己却很吝啬。这是周详,所以别人难以做好事;这是吝啬,所以他们自己获取的东西就少。他们自己没有做好事,却说:我能做好事,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没有具备才能,却说:我能具备才能,已经很不错了。

他们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很少有所收获就停下来了,这不就是对自己太吝啬了吗?他们对别人说:他虽然能做到这样,但他的品德不值得称赞;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才用不值得称赞。

抓住他的一点优点,就不管他的十个缺点;只追究他的过去,不考虑他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了解自己。这不就是责备别人太周详了吗?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啊!

尽管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根源的,就是所谓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养,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身自好。我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好人。跟着响应的,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否则,就是和他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否则,就是害怕他的人。

不是这样,强硬的人必定用言语表示愤怒,懦弱的人必定在脸色上表现不满。我又曾经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跟着不响应的,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否则,就是和他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否则,就是害怕他的人。不是这样,强硬的人必定会婉言谢绝,懦弱的人必定会表示高兴。

因此做好事会招来毁谤,品德高尚会招来非议。唉!读书人活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显赫、道德通行,太难了!希望在朝堂上有所作为的人,听我说了这些话并记在心里,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

《原毁》创作背景:

《原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题意为探究毁谤的根源。这篇文章以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论述了古人诚信、宽容、谦逊、畏人、迁善改过等优秀品质,并指出毁谤的根源在于自身,在于个人思想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作《原毁》的目的是探究毁谤的根源,呼吁人们发扬优秀品质,抵制恶劣风气。

在《原毁》中,韩愈首先赞扬了古之君子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品质,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对待别人则宽容大度。他们鼓励别人做好事,自己也以此为榜样。韩愈通过对比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一些人不思进取、自私自利、虚伪矫饰等不良风气。

韩愈认为,毁谤的根源在于自身。他指出,一个人如果怠惰不修身,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如果忌妒别人,就会心生怨恨。这些不良品质和行为会导致别人的不满和反感,从而产生毁谤。此外,韩愈还指出了迁善改过的必要性。他认为,只有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韩愈在《原毁》中强调了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的重要性。他呼吁人们要发扬诚信、宽容、谦逊、畏人等优秀品质,抵制不良风气。同时,他也提出了自我修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认为,只有个人修养提高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毁的文言文翻译
injure]∶给予伤害;使遭受损伤 毁损 huǐsǔn (1) [derogation]∶对权力、名誉及价值的损害 (2) [damage]∶损伤;损坏 毁于一旦 huǐyúyīdàn [undo;sweep away overnight;be destroyed in a moment] 在一个短时间内全都毁灭了 毕生的努力毁于一旦 毁誉 huǐyù [praise or blame] 毁损与...

《原毁》唐诗原文及翻译鉴赏
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怠者不能修”,所以待己廉;“忌者畏人修”,因而责人详。为下文“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作了铺垫。文中既有理论概括,又有试验说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

原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这些人却说:“及不上舜,及不上周公,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要求自身严格而且全面吗?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翻译如下: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翻译 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闻作威以防怨(6).岂不遽止(7)?然犹防川(8):...

求韩愈《原道》《原毁》《原人》《原鬼》几篇文章的译文
《原毁》原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

求杨雄的《解嘲》,徐渭的《释毁》原文及其讲译?
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

荆公毁稿文言文答案
1. 我要寻找《荆公毁稿》的原文及翻译 刘贡父①旧与王荆公甚款②,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③,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④渴⑤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虎⑥下。 荆公饭...

焚庐灭鼠原文及翻译
关于焚庐灭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具无仰于人。常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出,故恼之,目不能暝。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无所归。龙门子唁之。男...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重要加点字
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桃山区18517997215: 关于原毁的翻译和赏析! -
酆侧易息: 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

桃山区18517997215: 求韩愈《原毁》中的一段句子的翻译 -
酆侧易息: 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强硬的人一定会连声赞同,懦弱的人一定会喜形于色.唐

桃山区18517997215: 原毁一二两段翻译 -
酆侧易息:[答案]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

桃山区18517997215: 求原毁翻译... -
酆侧易息: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

桃山区18517997215: 求韩愈《原毁》中的一段句子的翻译 -
酆侧易息: 【名称】《原毁》 【年代】中唐 【作者】韩愈 【体裁】散文作品原文 原 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

桃山区18517997215: 求韩愈《原毁》中的一段句子的翻译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 , 强者必怒于言 , 儒者必怒于色矣. -
酆侧易息:[答案] 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疏远,和他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属于这三种情况,强硬的人一定会连声赞同,懦弱的人一定会喜形于色. 唐•韩愈《原毁》

桃山区18517997215: 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的汉语翻译 -
酆侧易息: 汉语译文是: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低了吗? 作品出处 唐代文学家韩愈《原毁》 作品原文(节选)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桃山区18517997215: 韩愈五原原文及译文 -
酆侧易息: 【原道·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1],由是而之焉之谓道[2],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桃山区18517997215: 急求韩愈五原中原人的译文. -
酆侧易息: 指 唐 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五原 1《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於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

桃山区18517997215: 详解韩愈《原毁》
酆侧易息: 自己没有做好事,(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 有:表示发生. 是:这,文言代词.答: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只要对别人宽容简约,那么别人都会喜欢这个人,那么人们都会自觉地做好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