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再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1《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大学》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大学的原文,翻译,解释分别是什么?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大学原文翻译及注释
《大学》原文翻译及注释如下: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大学》原文和翻译注释
《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

求大学原文十二章及翻译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6)...

《大学》原文和翻译注音
《大学》原文和翻译注音如下。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大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

大学章句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

大学第一章原文及翻译,创作者是谁。
大学第一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大学》第一章全文。创作者: 曾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然后有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依次,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地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产其家;欲产其家者,先修...

察魏13333895192问: 四书中的《大学》全文内容 -
化德县盐酸回答:[答案]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之后,起地位更加突出.《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大学》原文及译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

察魏13333895192问: 《大学》的全文及译文,哪位有? -
化德县盐酸回答: 译文:大学的根本道理,在于弘扬光明善良的德性,使民心弃旧图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明确了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的目标以后才能心志坚定,心志坚定以后才能镇静从容,镇静从容以后才能神思安宁,神思安宁以后才能思虑周密,思...

察魏13333895192问: 墨子的《大学》原文和译文 谢谢!~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察魏13333895192问: 《大学》原文及解释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

察魏13333895192问: 《礼记.大学》 翻译!!!!!!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译文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过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原文)这里有译文http://www.knowact.net/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57

察魏13333895192问: 《大学》正确翻译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大学(学问的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则,在于明白最好的道德,在于亲爱百姓,在于停止于(达到)至善.知道达到的目标然后才有准则,有了准则然后才有内心宁静,内心宁静然后才能安适,安适然后才能思考,思考然后才能有收获.万物都有本末和轻重,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知道做事的先与后,那就接近这个原则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宣扬最好道德的人,都要先治理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都要先和睦自己的家庭;想要和睦自己家庭的人,都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身心的人,都要先使自己的内心端正;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的人,都要先是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使自己的心意诚实的人,都要先得到他的知识;想要得到得到知识在于分析了解事物,——费时间,不想翻译了

察魏13333895192问: 谁会文言文《大学》的翻译? -
化德县盐酸回答: 1.所以喜欢它却知道它的丑恶,厌恶它却知道它的美好(的人),是天下少有的啊!2.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

察魏13333895192问: 《大学》的文言文翻译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

察魏13333895192问: 《大学》第一段的解释 -
化德县盐酸回答: [原文]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注解:1、程子:是对程颐的尊称.程颐(1033~1107),教育家. 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为宋朝大理学家程颢之胞弟.2、子:古代对有大学问的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亥涪忿皇莜郝冯酮辅捆3、曰:说. 程颐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开始学习进入有道有德(这样的水平)的大门.到现在(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到古代的人是怎样学习的先后顺序.首先依据这部书(的内容)为基础,然后再学习《论语》、《孟子》.求学的人,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那么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察魏13333895192问: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一部分的译文? -
化德县盐酸回答:[答案]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