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杨雄的《解嘲》,徐渭的《释毁》原文及其讲译?

作者&投稿:涂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徐谓曾模仿《解嘲》写了一篇《释毁》,求《释毁》原文~

据说《释毁》这篇文章并没有被流传下来。史书上也只是记载这篇释毁当时轰动全城,令徐渭颇为自豪。仅此而已。

1.A 2.C 3.B 4.C 5.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 6.①徐渭有时喝醉不来,胡宗宪却善待他。   ②后来张元忭去世,(他)穿着白衣前去悼念,扶着棺材恸哭,没有告诉姓名就离去了。

《解嘲》 客嘲杨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珪,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意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 杨子笑而应之曰:"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徽以纠墨,制以钻鈇,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戴縰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穣侯,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故当其有事也,非萧曹子房平勃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 "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漠,守德之宅。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皇,执蝘蜓而嘲龟龙,不亦病乎!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悲夫!" 客曰:"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杨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昂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穣侯而代之,当也。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强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气,□其背而夺其位,时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徙之长安,适也。五帝垂典,三王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则□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虽其人之胆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杨雄《解嘲》大义汉哀帝的时代,丁傅(官职)董贤掌管朝政,很多依靠巴结他的人,礼物有两千石之多。当时杨雄刚刚起草太玄经,用来自己收藏,希望能按照经中修行。结果有人讥讽它不崇尚潮流。杨雄针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 解词如下:客人讥讽杨雄:我听说在世界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纲纪,不存在的不算,存在的一定上使君王尊贵,下使父母荣耀,规范了人的道德标准。无论享受名望,权利,财富,都要大肆庆祝。现在我赶上了那么光明的时代,与那么多智慧的人在一起同行,在很著名的会议中参与了很长时间了,还不能说出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道理,你不过是个小官,却写了太玄经那么深奥的宇宙道理,不是自己毁自己么?杨雄笑着回答:你只知道幸运的时候庆祝,却不知道一个失败的灾难降临时足以毁灭整个家族。历史上无数战国纷争,说明幸运并不是永远伴随的。所以古代有智慧的人,即使很幸运的拥有了一切也要谦虚地从社会中不断汲取养分。今天的大汉朝地域宽广,文化繁盛,天下人才济济,鱼龙混杂。但如果人人都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是大英雄。得势的时候就嚣张,失势的时候就躲起来。早晨可以当伟人,晚上就可以当小人。这样的话,就好像海崖边的大雁聚集再多根大海比也很渺小,但若是小河上的鸟就算只有几双也显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时候英雄伟人很重要。文字经典平时看上去不足为奇,那是因为乱世的时候用这些圣贤道理管理社会是不够用的,但是太平的时候就算平庸的人成天睡觉也不需要太多道理去管理。世界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们崇尚有智慧的人。但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使人们有话不敢说而要故意与上边同一声音,有想法却不敢迈出步伐而要模仿上边的步伐。考试得出的也不是什么真正的人才。现在的世道不过是应承上边的命令混口饭吃罢了,有什么好庆祝的呢。我听说阿,凡事发展到尽头和极致都会败亡。反而是默默无闻的谦虚谨慎的人可以生存。地位高的人更危险,倒是知足的人比较安全。所以要谨慎处世,小心谦虚地面对一切,理解天地间变化的道理才能生存。而你今天是以麻雀笑凤凰,简直有病。你笑我不跟随潮流,我更笑你遇到高人都不知道,可悲啊。客人说:难道得道都是不在乎名利的么?那范雎和蔡泽的成就一定要得道才能成名么?杨雄说:范雎是魏国的亡命之徒,蔡泽是山东的一粗人,他们的功绩虽然著名,随时代的变迁便会淹没。而古代圣贤的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是叔孙通在乱世中运用圣人的道理就不对了。萧何在暴秦后制定的法律是根据时宜而临时制定的。在太平的时候用他的法律就不管用了。很多例子都说明道理是要根据时宜来说的。在可以运用的时候运用就是好的,在不可以运用的时候运用就是不好的。很多英雄伟人因为善于掌握事宜而功成名就,我虽然不能跟他们媲美,但是我遵守我的原则。 据说《释毁》这篇文章未流传下来。史书只是记载当时《释毁》轰动全城,令徐渭颇为自豪。仅此而已。


四字成语后两个字,,归田
解甲归田jiě jiǎ guī tián [释义]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语出] 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正音] 解;不能读作“xiè”。[近义] 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 [反义] 投笔从戎 [用法] 指将士离开军队;...

杨雄传文言文翻译
这时候,扬雄刚刚创作《太玄》,不参与他们的献媚行为,很淡泊的安然处之。。有的人嘲笑他不识时务,而扬雄写文章驳斥他们,创作《解嘲》。 4. 汉书杨雄传 译文 大司空王邑听严尤汇报 ,听到杨雄死去的消息,就对恒谭说:“您曾经称赞过杨雄的书,难道它能传于后世吗?” 恒谭说:“一定能流传,看来只是您和我 ...

与“落叶归根”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解甲归田 [jiějiǎguītián]【释义】: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处】: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衣锦还乡 [yījǐnhuánxiāng]【释义】: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出处】:《南史·...

一字有十口,无撇又无捺,农村处处有,(猜一字)
答案是田字。解题过程:题目的关键有两处:一是“一字有十口”,说的是字的组成,十、口合在一起,有古和田两个字;二是“农村处处有”做了一个确定,农村到处是田地播种庄稼,所以答案是“田”。

解甲归田 读音
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生词本 基本释义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 处 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例 句 方明将军~十多年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近...

官民成语 成语玩命猜
卸甲归田 成语解释:解甲归田 释义 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处 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屈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贡献
《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也都是骚体.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赋》、《惩咎赋》等也都是骚体的传统.其次是在屈原的《卜居》、《渔父》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对问”体的作品.宋玉的《对楚王问》固是开端,而在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都是此类作品的继续.到了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也是这类...

“解甲归田”的“解”字怎么读
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生词本 基本释义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 处 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例 句 方明将军~十多年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归什么田什么成语
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基本释义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 处 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解组归田 [jiě zǔ guī tián ]基本释义 解组:去官。指辞官返乡务农。出 处 清...

在汉朝历史上有东方朔这个人吗?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个什么?
他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倡优之类人物,始终不得重用。于是东方朔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抒发不满。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明朝徐谓曾模仿《解嘲》写了一篇《释毁》,求《释毁》原文 -
比乖协新: 据说《释毁》这篇文章并没有被流传下来.史书上也只是记载这篇释毁当时轰动全城,令徐渭颇为自豪.仅此而已.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代奇才徐渭有哪些成就?
比乖协新: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自小聪慧,10多岁就仿扬雄《解嘲》作《释毁》.嘉靖...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求韩愈《进学解》评论,要求短小精悍,见解深刻结合实际最好 -
比乖协新: 韩愈《进学解》1.《进学解》作于元和八年(813),时韩愈任国子博士.“解”是一种文体,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说:“解者,释也,因人有疑而解释之.……其文以辩释疑惑、解剥纷难为主,与论、说、议、辩,盖相通焉.”此文实际上...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关于三国的成语有哪些 -
比乖协新: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txt -
比乖协新: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鹬蚌相争 后生可畏 后起之秀 后来居上 汗流浃背 各得其所 感恩图报 覆水难收 奋不顾身 返老还童 弄巧成拙 南柯一梦 名落孙山 门庭若市 论功行赏 力不从心 老生常谈 老马识途...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勤奋上进 古代名言 -
比乖协新: 于勤奋好学的成语闻鸡起舞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斜视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发奋图强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 勤学好问 孜孜不倦 昼耕夜诵 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铁杵磨针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牛角挂书 ...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第二位是不的成语 -
比乖协新: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有:漫不经心、妙不可言、数不胜数、目不暇接、罚不当罪、面不改色、愧不敢当、义不容辞、言不由衷、愚不可及、势不两立、魂不附体、足不出户、毫不犹豫、满不在乎、迫不及待、情不自禁、名不虚传、寝不安席、目...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谁能给我150个成语,什么都行,越简单越好! -
比乖协新: 嗷嗷待哺 哀哀父母 安安稳稳 哀哀欲绝 昂昂自若 按兵不动 按兵不举 苍白无力 哀兵必胜 安步当车 安邦定国 阿鼻地狱 爱博而情不专 按部就班 按步就班 傲不可长 敖不可长 爱别离苦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爱不忍释 按兵束甲...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求一首人与物都在斗的诗歌 -
比乖协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释:学业精进于勤奋荒废于嬉戏,做事情成功于努力毁坏于懒惰.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释:劝你不要沉溺于《金缕衣》一类的歌曲之中,而要爱惜少年时期的宝贵光阴

西沙群岛13421538319: 古文释词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契之百围,其高临
比乖协新: 有个名叫石的木匠往齐国去,到了曲辕,看见有一棵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 所以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庄子·人间世》,翻译选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