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的结局

作者&投稿:陈没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伤仲永的文言文解释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天才少年方仲永最后的结局就是:与普通人无异。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

《伤仲永》梗概
故事梗概: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仲永是谁?
仲永这个人宗族渊源、父母名讳等均已无从考证,世代务农。公元1025年(北宋天圣三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城里人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的父亲进城作客,有人甚至愿意为此支付好几吊铜板的价钱。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

伤仲永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最后一段是作者对...

读伤仲永有感,500字,谢谢
举例说,即使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生活贫困的私塾先生,恐怕仲永的结局也不会是这样。 我从这篇文章中感到,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起了决定的作用。有天赋的人要自觉学习,珍惜自己先天的优异条件,如果不接受后天教育或是后天的教育达不到要求,都会难以长进,还可能连原有的聪慧...

读伤仲永泯然众人矣 的感悟
可仲永的父亲可不这样想,他靠着儿子做诗挣钱。“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个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刻画出了仲永之父贪图小利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仲永只靠自己的天分,后天不努力,导致“泯然众人矣!”的可悲结局。“玉虽有美质,...

《伤仲永》点明方仲永最后结局的一句话是
点名结局的是: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都通过第三者的参与来描述结果:孙权劝学中,是鲁肃的感觉;伤仲永中,是作者自身的感受。不同之处:两位主人公的不学的原因不同:仲永是天资聪明,其父贪图小利,让他去赚钱不让他去学习;吕蒙则因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学习;结局不同:仲永因不学而最终沦为普通人;吕蒙则因为学习让人刮目相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神童”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天才在这个世界之上没有绝对的天才,所谓的天才也不过是一点点的兴趣,再加上很多的努力,最终才能够被大家看到身上的光芒。可是如果自己不够努力的话,那么身上的光芒就会一点一点的消失,最终只能够落为伤仲永的结局。相信商仲永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天才最终沦落成一个...

文言文练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3、《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六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表黎19352117818问: 方仲永后来怎么样了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后来“泯然众人矣” 那肯定是像常人一般 过完他平凡的后半生

表黎19352117818问: 伤仲永中仲永的结局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我的理解是:作者通过详写仲永五岁的事情是为了突出仲永的聪慧,天赋极高,最后一句话,简洁又干脆的交代事情的结果,又写出了作者的悲哀,让读者对一个天赋如此聪明的孩子最后竟沦为常人的事感到惋惜,伤心. (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写的太差了,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表黎19352117818问: 假如方仲永生活在当代,那么他的结局又将会怎样?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 生活在当今时代,其父是一名教师,其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而仲永自己又表现出 宋朝末年的中国,出了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从小就能歌善舞,并且具有很强的写作天赋,能写诗作对联,五岁时,他的父亲叫他当众作了一首诗,那首...

表黎19352117818问: 比较方仲永,欧阳修两人最终的结局及其原因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最后是“泯然众人矣”;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欧阳修于神宗熙宁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原因是被蒋之奇等诬谤

表黎19352117818问: 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
闻喜县鼻炎回答: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表黎19352117818问: 岳飞和方仲永的结局为什么不一样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天赋超常,五岁时即求书具赋诗,可是到了二十岁已经“泯然众人矣.”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呢?原来是为了“利其然也”.

表黎19352117818问: 伤仲永一文中天赋极高的方仲永为什么最后落得 泯然众人 的结局? -
闻喜县鼻炎回答: 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得到人令人感到痛惜,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要学习,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和对泯灭人才环境的批评.也对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黎19352117818问: 阅读两文,说说方仲永和江淹的结局是怎样的,二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的结局是 泯然众人矣 ,江淹的结局是 尔后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共同点是最后沦为众人.

表黎19352117818问: 方仲永经历了由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 -
闻喜县鼻炎回答: 方仲永经历三个阶段,天资聪慧都智力减退再到和平常人一样 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

表黎19352117818问: 【甲】文中,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矣"跟他父亲有什么关系? -
闻喜县鼻炎回答: 出自王安石作品人物“方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矣"跟他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父亲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忽视了对他后天学习的培养与教育,最终仲永失去了才华,成为普通人.泯然众矣【字词解释】泯:消灭,丧失.泯然:消失的意思.众:众人,普通人.指失去了才华,成为普通人了.【近义词】江郎才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