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最终下场

作者&投稿:苍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最后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大家从题目中应该就看出来了,一个“伤”字,就说明了这位神童最后的下场。从小就能出口成章的仲永,最后却沦为别人的笑柄,多年后又被记载下来,至今被人们当作反面教料,不得不说,仲永确实也在历史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最后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之后一别七年,等到王安石再次会晤方仲永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做回了农夫,什么才华都不剩了。唏嘘不已的王安石写下了著名的《伤仲永》,认为神童方仲永之所以变回普通人,是因为摊上一个无知家庭,一对没文化的父母,缺乏后天培养无法成才,只能一辈子当农夫了!NO3蔡文姬 写下《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在中...

写一篇像伤仲永题材的现代短文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首先我为方仲永这个人感到惋惜。这样优秀的一位“天才”,最终变成庸人的结果就是不学习。光靠“受之于天”,唯一的下场只能“泯然众人矣!”事件大概说:金溪此地有一个世代都靠耕地为生的家庭,其有一童名为方仲永。在仲永5岁那年,忽然要“文房四宝”。在农民家里不可能...

读伤仲永有感
这是一场悲剧,不必说它悲在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不必说它悲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让仲永气傲,单是仲永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去上学,我们都可看出这个“神童”的下场,这场仲永命中已注定的悲剧。 我们不能对历史做些什么,我们对历史只能惋惜,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

读《伤仲永》有感
所以几年后,仲永“泯然众人矣”。 这是一场悲剧,不必说它悲在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不必说它悲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让仲永气傲,单是仲永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去上学,我们都可看出这个“神童”的下场,这场仲永命中已注定的悲剧。 我们不能对历史做些什么,我们对...

方仲永的故事中,作者王安石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才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后互为反衬 ,对比鲜明,显示了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了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A.以方仲永的实例,论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B。从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而使神童最终“泯然众人”,论述父母水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C。从仲永贪财短视的父亲,使天资...

读伤仲永有感开头怎末写
伤仲永读后感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

下场凄惨的古代四大神童,都有着哪样的遭遇呢?
首先咱们聊聊活下来的这位,《伤仲永》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王安石用一篇不算太长的散文恰到好处的描述了方仲永的一生,这孩子从小天资聪颖,五岁的时候就能够写得一手好诗,甚至当地的秀才都对他的诗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甚至有人不惜出重金来购买他作的诗,五岁的小孩儿作诗赚钱赡养父母,这是多么励志...

伤仲永读后感
所以几年后,仲永“泯然众人矣”. 这是一场悲剧,不必说它悲在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不必说它悲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让仲永气傲,单是仲永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去上学,我们都可看出这个“神童”的下场,这场仲永命中已注定的悲剧。 我们不能对历史做些什么,我们对...

读伤仲永的有感
这是一场悲剧,不必说它悲在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不必说它悲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让仲永气傲,单是仲永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去上学,我们都可看出这个“神童”的下场,这场仲永命中已注定的悲剧。我们不能对历史做些什么,我们对历史只能惋惜,但是...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方仲永后来怎么样了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后来“泯然众人矣” 那肯定是像常人一般 过完他平凡的后半生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假如方仲永生活在当代,那么他的结局又将会怎样?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 生活在当今时代,其父是一名教师,其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而仲永自己又表现出 宋朝末年的中国,出了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从小就能歌善舞,并且具有很强的写作天赋,能写诗作对联,五岁时,他的父亲叫他当众作了一首诗,那首...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
怀宁县恬尔回答: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比较方仲永,欧阳修两人最终的结局及其原因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最后是“泯然众人矣”;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欧阳修于神宗熙宁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原因是被蒋之奇等诬谤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最后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约1020—1087),北宋人氏.此人出身贫寒,世代是都是耕田的农夫.方仲永的父母文化水平极低,从来没有教过儿子读书写字.然而方仲永长到几岁的时候,突然无师自通学会作诗了,而且还是高难度的“指物作诗”,乡人称奇.王安石彼时和方仲永同岁,非常仰慕他的才华,还特地和方仲永见面了.之后一别七年,等到王安石再次会晤方仲永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做回了农夫,什么才华都不剩了.唏嘘不已的王安石写下了著名的《伤仲永》,认为神童方仲永之所以变回普通人,是因为摊上一个无知家庭,一对没文化的父母,缺乏后天培养无法成才,只能一辈子当农夫了!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伤仲永中仲永的结局令人心痛的可为什么作者只一句“泯然众人矣”就完了却将他五岁的事情讲得那么详细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我的理解是:作者通过详写仲永五岁的事情是为了突出仲永的聪慧,天赋极高,最后一句话,简洁又干脆的交代事情的结果,又写出了作者的悲哀,让读者对一个天赋如此聪明的孩子最后竟沦为常人的事感到惋惜,伤心. (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写的太差了,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伤仲永一文中天赋极高的方仲永为什么最后落得 泯然众人 的结局? -
怀宁县恬尔回答: 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得到人令人感到痛惜,人是否能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要学习,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和对泯灭人才环境的批评.也对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岳飞和方仲永的结局为什么不一样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天赋超常,五岁时即求书具赋诗,可是到了二十岁已经“泯然众人矣.”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呢?原来是为了“利其然也”.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甲】文中,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矣"跟他父亲有什么关系? -
怀宁县恬尔回答: 出自王安石作品人物“方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矣"跟他父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父亲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忽视了对他后天学习的培养与教育,最终仲永失去了才华,成为普通人.泯然众矣【字词解释】泯:消灭,丧失.泯然:消失的意思.众:众人,普通人.指失去了才华,成为普通人了.【近义词】江郎才尽

段干吴19642194761问: 阅读两文,说说方仲永和江淹的结局是怎样的,二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
怀宁县恬尔回答: 方仲永的结局是 泯然众人矣 ,江淹的结局是 尔后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共同点是最后沦为众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