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世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左丘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凡保,为不用恩焉”的翻译是什么?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原文及翻译
下面是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

能否帮忙翻译《殷周制度论》的以下几句?跪求了!
4、原文(殷周制度论):古之圣人,亦岂无一姓福祚之念存于其心,然深知夫一姓之福祚与万姓之福祚是一非二,又知一姓万姓之福祚与其道德是一非二,故其所以祈天永命者,乃在“德”与“民”二字。翻译:古代的圣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姓福祚的念头在他心中,但深知一个百姓的福气和百姓的福气是...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法象,现象)于地,视鸟兽之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与地(一说为“舆地”,即“与”之繁体“与”通“舆”,“ 与地”即“舆地”。“舆地”,以车喻地,即大地之意)之宜(通“仪”,仪象,或法度),近取诸...

白圭之中山,中山王欲留之全文翻译是什么?
原文:四曰: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以夺人财;轻用民,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瘠壮狡,汔尽穷屈,加以虏。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

求八年级上《勉学》原文和翻译。
《勉学》翻译: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毛诗》和《论语》。 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著这天...

南宫生传译文
网上没有全文翻译,只有注释。南宫生传·(明)高启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1]。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2],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3]。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4],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5]。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

跪求《报任安书》的第三段原文!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另附全文及翻译:原文: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

始皇置酒咸阳宫文言文翻译
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

大学章句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

乐图15989111679问: 寻《上古之世》翻译下的原文和翻译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http://baike.baidu.com/view/394332.htm

乐图15989111679问: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韩非子《五蠹》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原告是在上古年代,人类数量少、飞禽野兽数量众多,人打不果野兽.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什么意思.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原文出自《韩非子》.在这一句话里表述在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群居的生活. 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并且这种现象从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了.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反映了,原始社会饮血食毛的原始生活状态 火的运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人们的成活率有大大的提高

乐图15989111679问: 英语翻译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答案] 上古时代,……百姓常生各种生病.有位圣人,开创了钻燧取火的办法,来化除食物的腥臊,百姓都很高兴,让他掌管天下,称他做“燧人氏”.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既然是“生活”上的重大变化,应当是指取火.北京周口人. 阶级分层是“社会”的变化.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又巢氏.说明了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住在什么地方? 谢谢!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山洞. 不过由于当时人能力有限,也不得不在树上居住. 还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笨重的捕猎工具,并且母系社会形成. 开始依水而建(毛草房),这就是大河文明的源头.

乐图15989111679问: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讲诉了什么传说 -
二连浩特市康赞回答: (1)讲述了我国原始居民构木为巢的传说. (2)反映出了原始农耕时代我国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印证了这种历史现象. (4)①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②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的空间;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