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商书.太甲上》诗解敬勤忠信

作者&投稿:马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尚书.商书.太甲上》诗解敬勤忠信

题文诗:

先王成汤,真情恭敬,每有所行,顾諟天命,

以承神祗,以和上下,社稷宗庙,罔不祗肃.

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泽被天下,抚绥万方.

惟我尹伊,躬克左右,厥辟宅师,先祖勤德,

致有天下,嗣王承绪.尹见夏君,自周有终,

至周忠信,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

不周不忠,相亦罔终,有始无终.嗣王戒哉,

祗尔厥辟,敬尔先王,戒慎之至,能始能终,

忠信始终,不辱尔祖.先王真情,昧爽丕显,

思明其德,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后人,

勿忘祖训,以免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若虞机张,往省括度,若君修政,欲发其令,

夙夜思之,必当民心.敬身知止,率祖攸行,

我祖以怿,万世有辞.太甲不改,兹乃不义,

习与性成,性恶必亡,弗狎不义,营于桐宫,

密迩王训,无俾世迷,桐墓居忧,行居丧礼,

贤俊教之,报本返始,知所由来,克终信德.

全文: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分段释解: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注: 太甲既立,不明,不用伊尹之训,不明居丧之礼。伊尹放诸桐。汤葬地也。不知朝政,故曰放。○朝,直遥反。三年复归于亳,思庸,念常道。伊尹作《太甲》三篇。

[疏]“太甲”至“三篇”○正义曰:太甲既立为君,不明居丧之礼,伊尹放诸桐宫,使之思过,三年复归于亳都,以其能改前过,思念常道故也。自初立至放而复归,伊尹每进言以戒之,史叙其事作《太甲》三篇。案经上篇是放桐宫之事,中下二篇是归亳之事,此序历言其事以总三篇也。○传“不用”至“之礼”○正义曰:此篇承《伊训》之下,经称“不惠于阿衡”,知“不明”者,“不用伊尹之训”也。“王徂桐宫”,始云“居忧”,是未放已前不明居丧之礼也。○传“汤葬”至“曰放”○正义曰:经称“营于桐宫,密迩先王”,知桐是“汤葬地”也。舜放四凶,徙之远裔;春秋放其大夫,流之他境;嫌此亦然,故辨之云“不知朝政,故曰放”。使之远离国都,往居墓侧,与彼放逐事同,故亦称“放”也。古者天子居丧三年,政事听于冢宰,法当不知朝政,而云“不知朝政,曰放”者,彼正法三年之内,君虽不亲政事,冢宰犹尚谘禀,此则全不知政,故为放也。

太甲戒太甲,故以名篇。

[疏]传“戒太甲,故以名篇”○正义曰:《盘庚》、《仲丁》、《祖乙》等皆是发言之人名篇,此《太甲》及《沃丁》、《君奭》以被告之人名篇,史官不同,故以为名有异。且《伊训》、《肆命》、《徂后》与此三篇及《咸有一德》皆是伊尹戒太甲,不可同名《伊训》,故随事立称,以《太甲》名篇也。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阿,倚。衡,平。言不顺伊尹之训。○倚,于绮反。

[疏]“惟嗣”至“阿衡”○正义曰:太甲以元年十二月即位,比至放桐之时,未知凡经几月。必是伊尹数谏,久而不顺,方始放之,盖以三五月矣,必是二年放之。序言“三年复归”者,谓即位三年,非在桐宫三年也。史录其伊尹训王,有《伊训》、《肆命》、《徂后》,其馀忠规切谏,固应多矣。太甲终不从之,故言“不惠于阿衡”。史为作书发端,故言此为目也。○传“阿倚”至“之训”○正义曰:古人所读“阿”、“倚”同音,故“阿”亦倚也。称上谓之“衡”,故“衡”为平也。《诗》毛传云:“阿衡,伊尹也。”郑玄亦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

注: 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顾谓常目在之。諟,是也。言敬奉天命以承顺天地。○顾音故。諟音是,《说文》:“理也。”祇,巨支反。

[疏]传“顾谓”至“天地”○正义曰:《说文》云:“顾,还视也。”“諟”与“是”,古今之字异,故变文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还回视是天之明命,谓常目在之。言其想象如目前,终常敬奉天命,以承上天下地之神祇也。

注: 社稷宗庙,罔不祇肃。肃,严也。言能严敬鬼神而远之。○远,于万反。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监,视也。天视汤德,集王命于其身,抚安天下。○监,工暂反。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伊尹言能助其君居业天下之众。○辟,必亦反,徐甫亦反。

[疏]“惟尹躬”○正义曰:《孙武兵书》及《吕氏春秋》皆云伊尹名挚,则“尹”非名也。今自称“尹”者,盖汤得之,使尹正天下,故号曰“伊尹”;人既呼之为“尹”,故亦以“尹”自称。礼法君前臣名,不称名者,古人质直,不可以后代之礼约之。

注: 肆嗣王丕承基绪。肆,故也。言先祖勤德,致有天下,故子孙得大承基业,宜念祖修德。丕,普悲反,徐甫眉反。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周,忠信也。言身先见夏君臣用忠信有终。夏都在亳西。○先见,并如字,注同。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言桀君臣灭先人之道德,不能终其业,以取亡。○相,悉亮反。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以不终为戒慎之至,敬其君道,则能终。忝,辱也。为君不君,则辱其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注 :王惟庸,罔念闻。言太甲守常不改,无念闻伊尹之戒。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爽,显皆明也。言先王昧明思大明其德,坐以待旦而行之。○昧音妹。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旁非一方。美士曰彦。开道后人。言训戒。○俊,本亦作畯。迪,大历反。无越厥命以自覆。越,坠失也。无失亡祖命而不勤德,以自颠覆。○越,于月反,本又作粤。覆,芳服反,注同。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言当以俭为德,思长世之谋。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机,弩牙也。虞,度也。度机,机有度以准望,言修德夙夜思之,明旦行之,如射先省矢括于度,释则中。○省,息井反。括,故活反。度如字。虞度,待洛反。中,丁仲反。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止谓行所安止,君止于仁,子止于孝。

惟朕以怿,万世有辞。”言能循汝祖所行,则我喜悦,王亦见叹美无穷。○怿音亦。

[疏] “伊尹”至“有辞”○正义曰:伊尹作书以告,太甲不念闻之。伊尹乃又言曰:“先王以昧爽之时,思大明其德,既思得其事,则坐以待旦,明则行之。其身既勤于政,又乃旁求俊彦之人,置之于位,令以开导后人。先王之念子孙,其忧勤若是,嗣王今承其后,无得坠失其先祖之命,以自覆败。王当慎汝俭约之德,令其以俭为德而谨慎守之,惟思其长世之谋。谋为政之事,譬若以弩射也。可准度之机已张之,又当以意往省视矢括,当于所度,则释而放之。如是而射,则无不中矣。犹若人君所修政教,欲发命也,当以意夙夜思之,使当于民心,明旦行之,则无不当矣。王又当敬其身所安止,循汝祖之所行。若能如此,惟我以此喜悦,王于万世常有善辞,言有声誉,亦见叹美无穷也。”○传“爽显”至“行之”○正义曰:昭七年《左传》云:“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从“爽”以至于“明”,是“爽”谓未大明也。“昧”是晦冥,“爽”是未明,谓夜向晨也。《释诂》云:“丕,大也。显,光也。”光亦明也。于夜昧冥之时,思欲大明其德,既思得之,坐以待旦而行之。言先王身之勤也。○传“旁非”至“训戒”○正义曰:“旁”谓四方求之,故言“非一方”也。“美士曰彦”,《释训》文。舍人曰:“国有美士,为人所言道也。”○传“机弩”至“则中”○正义曰:“括”谓矢末,“机张”、“省括”,则是以射喻也。“机”是转关,故为弩牙。“虞”训度也。度机者,机有法度,以准望所射之物,“准望”则解经“虞”也。如射者弩以张讫机关,先省矢括与所射之物,三者于法度相当,乃后释弦发矢,则射必中矣。言为政亦如是也。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王未克变。未能变,不用训。太甲性轻脱,伊尹至忠,所以不已。○轻,遣政反。

[疏] 传“未能”至“不已”○正义曰:“未能变”者,据在后能变,故当时为未能也。时既未变,是不用伊尹之训也。太甲终为人主,非是全不可移,但体性轻脱,与物推迁,虽有心向善,而为之不固。伊尹至忠,所以进言不已。是伊尹知其可移,故诲之不止,冀其终从己也。

注: 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言习行不义,将成其性。○义,本亦作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狎,近也。经营桐墓立宫,令太甲居之。近先王,则训于义,无成其过,不使世人迷惑怪之。○俾,必尔反,后篇同。近,附近之近。令,力呈反。

[疏] “伊尹”至“世迷”○正义曰:伊尹以王未变,乃告于朝廷群臣曰:“此嗣王所行,乃是不义之事。习行此事,乃与性成。”言为之不已,将以不义为性也。“我不得令王近于不顺之事,当营于桐墓立宫,使此近先王,当受人教训之,无得成其过失,使后世人迷惑怪之”。○传“狎近”至“怪之”○正义曰:狎习是相近之义,故训为近也。不顺即是近不顺也。习为不义,近于不顺,则当日日益恶,必至灭亡,故伊尹言已不得使王近于不顺,故经营桐墓,立宫墓旁,令太甲居之,不使复知朝政,身见废退,必当改悔为善也。

王徂桐宫居忧,往入桐宫,居忧位。

[疏]传“往入”至“忧位”○正义曰:亦既不知朝政之事,惟行居丧之礼。“居忧位”谓服治丧礼也。伊尹亦使兵士卫之,选贤俊教之,故太甲能终信德也。

克终允德。”言能思念其祖,终其信德。

参考译文:

嗣王太甲对伊尹不顺从,伊尹作书给王说:“先王成汤顾念天的明命是正确的,因此供奉上下神祇、宗庙社稷无不恭敬严肃。上天看到汤的善政,因此降下重大使命,使他抚安天下。我伊尹亲身能辅助君主安定人民,所以嗣王就承受了先王的基业。我伊尹亲身先见到西方夏邑的君主,用忠信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取得成就;他们的后继王不能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没有成就。嗣王要警戒呀!应当敬重你做君主的法则,做君主而不尽君道,将会羞辱自己的祖先。”

  王像往常一样不念不闻。伊尹就说:“先王在天将明未明的时刻,就思考国事,坐着等待天明。又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人,不要忘记先祖的教导以自取灭亡。您要慎行俭约的美德,怀着长久的计谋。好象虞人张开了弓,还要去察看箭尾符合法度以后,才发射一样;您要重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遵行你的祖先的措施!这样我就高兴了,千秋万世您将会得到美好的声誉。”

  太甲不能改变。伊尹对群臣说:“嗣王这样就是不义。习惯将同生性相结合,我不能轻视不顺教导的人。要在桐营造宫室,使他亲近先王的教训,莫让他终身迷误。”

  嗣王去桐宫,处在忧伤的环境,能够成就诚信的美德。


五经《尚书》浅读(2)尧典上
五经《尚书》浅读(1)序 2018.11.22星期四多云 导读:帝尧是怎样的人?帝尧如何发明并使用“授时历”?书经篇目 卷一虞书: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卷二夏书: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卷三商书: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盤庚上、盤庚中...

尚书是哪里来的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

太甲训三篇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太甲训原文以及翻译
2、《太甲训》的发现 《太甲训》三篇收录于尚书的《尚书.商书.太甲三篇》之中。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西...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出处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什么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惹的罪孽,无法逃脱。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哪里?此诗句出自先秦《尚书》。全文如下:尚书先秦•孔丘天作孽...

尚书的名言警句
出自先秦《尚书·商书·太甲》。孽,灾祸、罪恶。犹,还。违,避免。逭,逃避。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以避免;自己造成的罪恶,就无法原谅了。这是太甲自己对从前不听伊尹之言而造成的失德失政之事进行反省的悔过之辞。7、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出自先秦《尚书·秦誓》。技,技能、专长。若,像。之...

自作孽不可活的上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上一句意思是假如是命运的惩弄,还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去反抗。“天作孽犹可违”上一句是“自作孽不可活”,出自《尚书太甲》中的句子:“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的背景是古代对于天命和人事的区分。古人认为,有些事情是上天注定的,即使遭遇了不幸,也可能是因为天意难违。

尚书是怎么来的
3. “作新民。”——《尚书·康诰》鼓励振奋人民,使之能够自我更新。4. “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指出包容是德行广大的体现。5. “德惟治,否德乱。”——《尚书·商书·太甲下》说明只有推行德政,天下才能安定;缺乏道德,则会导致天下大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书 ...

孟子引用过尚书那些话么?
二是称述《尚书》篇名以表征。1、《孟子·梁惠王》上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案:《商书·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2、《孟子·公孙丑》上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

《古文尚书》里面是写什么的?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尚书.商书.太甲中》诗解君民德通
《尚书.商书.太甲中》诗解君民德通 题文诗: 民无君主,罔匡以生;君无非民,罔辟四方. 先王至德,克终厥德,天佑有商,庇护嗣王, 政实休美,万世无疆.太甲稽首,自悔其过: 不明于德,自厎不类,自致不善,纵欲无度, 毁法败礼,速戾厥躬.惟天作孽,犹可违避; 惟自作孽,不可逭逃.既往无德,背师...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书·太甲上 -
屠仲思尔: 题名: 尚书·商书·太甲上 所属文学时期: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作品体裁: 散文 主题词或关键字: 尚书·商书·太甲上 内容摘要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 与“上”通用,“书”...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自作孽不可活的意思是什么 -
屠仲思尔: 由于男孩子在爱的时候就是爱上你了,而女孩子真正的爱上这个男孩也许是一段时间以后,一段时间以后男孩子会因为你已经属于他很放心,这时候的爱情已经开始进入平常期,没有了天天的如胶似漆.而这时候,女孩子却深深的爱上男孩.这时候就有矛盾,因此要学会正确看待,因为你们之间并没有谁不爱谁,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
屠仲思尔: 自作孽来不可活 [zì zuò niè bù kě huó] 生词本 基本释自义 自招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 出 处 《尚书·太甲》 百科释义 自作孽不可活,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出自《尚书·商书·太甲》.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关于诚信守礼的古文名句 -
屠仲思尔: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信,国之宝也,民之庇也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
屠仲思尔: 魏武挥鞭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第一部史书是什么, -
屠仲思尔: 《尚书》,我国第一部史书是尚书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文言文君道 -
屠仲思尔: 君 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齐宣...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霖雨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屠仲思尔: 据《尚书•商书•说 命上》:“(高宗)命之(傅说)曰朝 夕纳诲,以辅台德.……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相传殷高 宗武丁访得傅说,任他为相,期望傅说象解救旱情的甘霖一样效命朝 廷,施泽于民.后因以“霖雨”喻指恩泽,常用作咏宰相之典故.唐•杜甫《韦相二十韵霖雨生贤佐,丹青 忆老臣.”清•颜光敏《送宋观察荔裳之蜀》:“怪君天刑谁与解,倏为霖 雨周雍梁.”

北戴河区17653734864: ·论语中的读书名言 -
屠仲思尔: 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