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作者&投稿:兆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是什么意思~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归附。 故:承接前面“夫如是”,译为“仍”。 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附。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扩展资料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
出处:《论语·季氏篇》
选段: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内呢。

文本解读
这一段文字通过孔子对鲁国贵族季氏将攻打小国颛臾的谴责和对学生批评教育,反映其行仁政、施教化之政见。
共三段,首先是孔子责备其学生季氏家臣冉求未尽劝阻之职,正面立论;针对其推卸责任而驳之,并说明为臣之道,用巧喻证其言辞之错误;随之乘势追究其过,疾言厉色,锋芒毕露。末段则条分缕析,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此篇乃《论语》中难得之长篇。句式参差有致,善用比喻,启人思考。

安:使......安定;

使:使......来;

既:连词:已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文教、德政招附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在这里安定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亦成为名言。 来,原指招徕。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来了之后,就要把他们安顿好。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

【注】“既来之,则安之”常误写为“即来之,则安之”,应注意。



像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文教、德政使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像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吸引他们来。他们来了以后,就得使他们安心。

你要是按那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远方的人不服气,就修文德以来的,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夫如是,远人不服,则。?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归附。 故:承接前面“夫如是”,译为“仍”。 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附。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翻译?_百 ...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出处:《论语·季氏篇》选段: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意思是: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出自《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原文选段: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译文: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解释: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出自战国 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孔子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什么意思?
释义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原句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句释义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出处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简介 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翻译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出处:《论语·季氏篇》选段: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译文: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什么意思呢?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语出《论语•季氏第十六》,他的大意是: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要修明文德教化使他们自动归服。

速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意思是: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参考资料:能帮到你的话请采纳~~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什么意思?
意思: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先秦·孔子及弟子 节选: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

秀峰区19178922736: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
廖览银多:[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秀峰区19178922736: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
廖览银多:[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秀峰区19178922736: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得意来之 -
廖览银多: 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 【原文】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

秀峰区19178922736: 《论语季氏》的原文 -
廖览银多:[答案]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

秀峰区19178922736: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
廖览银多: 来 安 文言中的使动用法

秀峰区19178922736: 季氏将伐颛臾中 的夫如是什么意思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要一个一个字说哦 -
廖览银多:[答案] 夫: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如:象 是:此,这样

秀峰区19178922736: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说明句子中的特殊的语法现象 -
廖览银多:[答案] 来 安 文言中的使动用法

秀峰区19178922736: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
廖览银多:[答案] 两个都不对,应该是:既然他(来的那个人)来了,(我)就要安置他,使他安定下来.

秀峰区19178922736: 既来之,则安之 这句出自什么? -
廖览银多:[答案] 出 处:《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秀峰区19178922736: 用斜线“/”给下面语段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 -
廖览银多:[答案]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文:像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顺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现在你仲由与冉求辅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