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作者&投稿:能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什么意思?~

释义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
原句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原句释义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出处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
简介
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是孔子与弟子冉有、季路的一次谈话。在谈话中表达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人以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政治主张。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归附。 故:承接前面“夫如是”,译为“仍”。 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附。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扩展资料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意思是: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原文选段: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译文: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

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政权。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你需要的就是: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语出《论语•季氏第十六》,他的大意是: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要修明文德教化使他们自动归服。

仍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归附。
故:承接前面“夫如是”,译为“仍”。
来:使动用法,使……来归附。


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为话题
回答:攻心古者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其涵义为:如果外域的人民们不信服你的统治,那么你就应该广播善德让他们信服你,心甘情愿为你统治!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了今天,我们都知道,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谁能占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这个优胜劣汰机制下的社会稳住阵脚!但凡是一个人才,都想...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你要是按那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什么意思?
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选自《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则修文德以来之 以为什么解释为“而” 不解释为“来” 不是都表目的...
来: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incur;give rise]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至于“以”,这里应该译为“用”为妥.当然,译作“去”或“来”作为动词“招徕”的介词也是可以的.但把“以”译为“而”就不确切了.“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去或来...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故...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故 ---那么,连接词。 做到这些,那么化外之地的人不归服,就用文教伦德来招附他们。认为楼上说的“如果”不是太贴切,这里主要还是连接的意味多点,如果是“如果”的话,应该是:夫如是, 若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如果翻译成夫如是,远人 故...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特殊句式
应该是一句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语,即修文德的主语(皇帝或朝廷)。翻译: 当远方边疆的少数民族不归服,那么(皇上或朝廷)就应该努力加强文德和教化工作,使他们(边疆的少数民族)自动归服。

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出处: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文摘抄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是什么意思,“束”为什么是使动用法...
你得到的句子不是原文吧,原文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如果远国的人不服气,就整顿文礼政治教化使他们来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动用法 使。。。来,使。。。安定下来

民勤县18395384997: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 -
潜孔百尔:[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民勤县18395384997: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何意? -
潜孔百尔:[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民勤县18395384997: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谢了 -
潜孔百尔:[答案]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民勤县18395384997: 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这句话怎么翻译? -
潜孔百尔:[答案] 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听,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 以此可以广收书籍,推行先贤圣人的教诲,来换取百姓的所见所闻,使得全国风气焕然一新,那样,逃走的人就那个因为文德的教化而归来了. 记得采纳呦!

民勤县1839538499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以的解释 -
潜孔百尔:[答案] 这样的意思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民勤县18395384997: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翻译 -
潜孔百尔:[答案] 你要是按那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民勤县18395384997: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是以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语文翻译 -
潜孔百尔:[答案]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民勤县18395384997: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虚词“以”各是什么意思 -
潜孔百尔:[答案] 学子:为准确起见,请与老师核对正确与否. 全文虚词“以”的意思如下,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以:介词,把. 2何以伐为—— 何以,以何,凭什么?以,介词,凭 . 3则修文德以来之——代词...

民勤县18395384997: 四书五经名句 -
潜孔百尔: 这样的意思 全句是: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民勤县18395384997: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Q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 -
潜孔百尔:[答案] 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太平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像这样做,那么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应完善文教德化而使他们归顺,使他们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