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自性”是什么?他只说众生都有,清净不变。到底是道家的道,还是思维上有这么一个清净之处呢?

作者&投稿:歧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佛教中,什么是自性~

自性,是指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
常用于清净自性。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一心的真谛是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
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
六祖大师悟道后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

扩展资料:二种自性“假说自性”与“离言自性”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为最第一真如、无上所知边际。”意谓,将“离言自性”与“假说自性”结合起来的智慧及其把握的境界,是最高的“真实”,任何现象(事相)都是“离言自性”与“假说自性”的统一。
此中“假说自性”全称“所安立假说自性”,“即是世间长时所执,亦是世间一切分别戏论根本”,实指在世间语言概念和见闻觉知意义上种种有自性、有差别的被公认为真实不虚的事物,如色声香味、地水火风,以及有为、无为、日、月、涅槃等,世俗共认是“有”。
所谓“离言自性”,亦名“胜义自性”、“法性”。意谓“一切法假立自相”,“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亦非一切都无所有……即是诸法胜义自性。当知,唯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
此中意谓,“假说自性”是“假”,但假说必依“事”而起,如“色等诸法,若随假说有自性者,要先有事,然后随欲制立假说;先未制立彼假说时,彼法彼事应无自性。若无自性、无事,制立假说诠表不应道理;假说诠表既无所有彼法彼事,随其假说而有自性不应道理。
又,若诸色未立假说诠表已前先有色性,后依色性制立假说摄取色者,是则离色假说诠表于色想法,于色想事应起色觉,而实不起。由此因缘,由此道理,当知诸法离言自性”。
据此,名言乃依事、法而起,无事、法则无名言,但名言不能完全诠表事法,若执以为实,即成“假说自性”;若如实认识假说所依的事、法,而排除言诠的执著,即是“离言自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净自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种自性

"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

1、"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由此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道“字的本义是运动的源头,即太阳,上帝。这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即终极真理;
2、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
3、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大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首先,在法相唯识宗和印度经典佛学中,“自性”是一个常用的术语,它并不特指心灵(能)或物质(所)的任何方面,而是指一种平常人(凡夫)的认知概念--“存在”。

比如,在《六祖坛经》中,惠能禅师在天台宗的四弘誓愿文的四句前面,分别加上了自心和自性两个名词: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
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

你看,前两句是“自心”,这是因为众生、烦恼都是无明业惑轮回范畴,主要体现在前七识的作用--是修行要对治和转变的。而后两句法和道是“自性”,这是因为佛法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法,是脱离惑、业、苦的,体现的是本体性的功用,所以是第八识层面,而且是脱离染污的净识,如天空本空明,云来不增。云去不减。

这“自性”“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黎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盘。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如果灭掉了尘相而归于大觉,此自性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黎耶。非羼提。非禅那。非钵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盘。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摘自《楞严经》第四卷,有编辑。

道友善问,在下姑妄言之
所谓儒释道本为一家,只要证悟究竟,不论道家的“道”,佛家的“清净自性”,皆能殊途同归。“道”与“清净自性”都是假借文字,强为其名,也都是无需外求,本自具有的。无论修道还是明心见性,都是一个回归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再造的过程。
另外道友所说“若是他们都讲无为法,而不用差别心来讲就更好了”,须知一切文字经典,皆是有为法啊,若是无为法,哪里还有文字语言,都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那叫我们如何习得?所以我们学佛修道,都是在借假修真。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帮助,阿弥陀佛!

菩提心,即慈悲心。


请问佛法里自性是不是真正的我,那什么是自性?
为现量智所缘;克实说来,所谓自性,唯指事物本身不通其他的性质,或称一切法不可言说处为自相、自性。又,通常只有圣智冥内、得法本真的现量所缘之法的体相,可以称为真的自相,其他的一切法由于是假智且不离言诠,故称为假的自性。无贪、无嗔、无痴等三种善根及惭、愧二心所属于善法,故称为自性善。反之...

有谁知道"自性"什么意思?
自性,自己的本性。自有自然的意思,换句话说,它不是造作的,它不是生灭法,本来就有,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佛经中自性是什么意思
您好 自性即自身本性,又称佛性,万物具有。它具有四种特性: 1.自性之体为真如:万物均有如如不动的真如佛性,即自性。由于万物均有佛性,所以在这一点上,万物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万物都是佛性“幻化”出来的。因为佛性可产生出一切,所以佛性不执著于一切,因此,有人又将自性称为空、...

自性和佛性有区别吗?
自性和佛性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说的是一样东西,只是在使用上针对不同的对象而有侧重点不同的差别。一、两者的定义:1、自性指自体之本性,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的个性,即称为自性。换句话说,自性就是一切法的本质,也就是一切法本来如此,永远如此,不能以任何方法使之改变者...

佛说的自性是什么
为现量智所缘;克实说来,所谓自性,唯指事物本身不通其他的性质,或称一切法不可言说处为自相、自性。又,通常只有圣智冥内、得法本真的现量所缘之法的体相,可以称为真的自相,其他的一切法由于是假智且不离言诠,故称为假的自性。无贪、无嗔、无痴等三种善根及惭、愧二心所属于善法,故称为自性善。反之...

请问禅宗中核心概念“自性”指的是什么?
二是可以在自以为悟,或是自以为将悟之时,鉴别所悟之心是真是妄。三是在自性之中,种下善根,即便今生不悟,未来际因缘聚会时,种子现起,即得开悟;如六祖所说“普雨皆成萌”;四是熏习大乘妙义,可得无量福德资粮,未来际则为“利根人”,为开悟明心打下基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禅宗...

自性、本体…都是什么
人的精神或者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荣格将其称为自性,是一种体现心灵整合的原型。在荣格学说中,有两个“自我",分别是意识自我(ego)和原型自我(self),《人格心理学》一书中将self翻译成“自性”,以示区别。2、本体(英语...

佛教神识怎么来的
3. 然而,佛教认为,由于无始以来的“一念妄动”——即一种无意识的冲动或动态,个体的“自性”转化为“阿赖耶识”,即妄心。这一转化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明确的时间起点。4. 阿赖耶识是佛教中关于意识的一种描述,它涵盖了现代科学中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概念。阿赖耶识的三细相——业相、境界相、...

佛教神识怎么来的
3. 然而,佛教认为在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中,个体的“自性”由于无明的“一念妄动”而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没有明确的原因,因为它发生在无法追溯的过去。4. 这一“一念妄动”导致了个体的“自性”转变为“阿赖耶识”,通常被认为是储藏个体经验和潜在能力的基础意识。阿赖耶识是佛教中关于意识的一种...

请问佛教自性的“性”字在梵文中怎么翻译 梵语原来是什么意思。
自性这个词在佛教不同的派别里,含义不一样的。仅就大乘佛教的三大思想流派来说,在中观学派看来,自性就是永恒不变的,独立自存的,起主宰作用的东西。和婆罗门教的梵我,阿特曼(atman)一样。但是中观学派否认自性的真实存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缘起之中,诸行无常,无物常住。唯识学派也和...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佛教的自性是什么意思? -
吕娥妇炎: 这个对初学者一两句话不好解释.您可以看看楞严经、六祖坛经,还有现代大德元音老人关于自性的专著《略论明心见性》. 以下节选自略论明心见性: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慧能六祖所说自性是什么意思 -
吕娥妇炎:[答案] 元音老人(节选自《略论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 则不无辛勤绵密扫荡之功! 又如仅明众生本来是佛之理,并未亲见自性,只为将来成佛之因,则更须勤恳修习,以期亲证....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佛教中观中所说的"自性"是什么意思?
吕娥妇炎: 你问印度佛学,特别是中观、瑜伽、因明等论著中所说的“自性”这个词,如果非要... 1、相无自性性:就是指人们意识活动中的一切概念的存在.因为这些概念都是“抽...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佛教中的自心和自性分别指什么?是一样的吗? -
吕娥妇炎: 这个问题很好,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佛学话题.末学认为,不同的宗派在对待这些名相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里主要举法相唯识宗和禅宗来做比较.这两宗代表了印度严谨的佛学系统,和传入中国后经本地化为玄学色彩的佛学.首先,在法相...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佛性是什么? -
吕娥妇炎: 佛教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于他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是心便是佛,自性即弥陀 什么意思 -
吕娥妇炎: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以禅宗的义理来解释你,禅宗讲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心外无物,唯心菩提.菩提不在内,不在外,不在内外,是在人的本性里面的,所谓如来藏,不是外边的,成佛的是心. 唯识说有八识,转识成智,当你的识成为智的时候,那便是菩提到来的时候.当你的心清净了,你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如净土般妙乐安好,而弥陀不在外求,不向内求,弥陀本就在你的内心里面,你把你内心的弥陀请出来了,你就是真正的弥陀佛了.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么? -
吕娥妇炎: 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先天具有成佛的因性种子,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温和地说,它意思就是说人人都可以修行成佛.极端地说,则意为每个人都先天就是佛,不待修行而与佛完全一致. 众生能否成佛,是大乘...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什么叫有佛性,什么叫有禅机? -
吕娥妇炎: 佛性也叫本性、自性等,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本体、本源,是出生一切万物的根源.因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六祖说,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禅机也叫机锋,是禅宗祖师打掉参禅人心中妄想杂念的手段,以期其明心见性,即实证佛性本体.也是祖师勘验学人悟入境界的方法.这个机锋往往是非常玄念、难以领会的语言、动作等,让你立即回答,不可用思维.悟入的人立即明白,没有悟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灵山会上,佛祖拈花示笑,这一举动就是禅机,只有摩诃迦叶明白佛意,以微笑回佛.佛祖即肯定迦叶明心佛性,即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离相,付与摩诃迦叶.

四方台区17386583453: 佛教讲众生起原? -
吕娥妇炎: 我凭我自己所了解的来说,对不对就不知道了: 1.明或无明,怎么说呢,无明就是不觉的众生,众生不知道自己是谁,本来是什么样子,从哪儿来,把自己“我”即“我的世界”当成真实不虚,是无明. 2."众生之前”,这句话很难讲,按我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