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法里自性是不是真正的我,那什么是自性?

作者&投稿:荤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法说自性是真正的我,那在六道里轮回的是不是也是自性,地狱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

自性是真我 恒湛常寂 灵明不昧 六道轮回乃妄心所感 以真心之体 无始无明揉杂 而全真成妄 此乃假我 虽假我而不离自性 以迷悟差别 修性顺逆 故有凡圣法界之不同耳 禅定法门 须清净持戒 吃素护生 专心念佛为第一妙法 以易修而契机契理故也


简单的说 自性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佛性即自性 灵光独照 灵明洞彻 不染一尘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 具足一切智慧 圆满一切功德福报 湛寂常恒

不动不摇 常住不变 包含万物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佛的三藏十二部 八万四千法门讲得皆是每个人本身具有的这个宝贝 ----自性 只是我们忘记了 佛来提醒我们
打开自性的方法叫佛法

有关的内容在金刚经 六祖坛经 楞严经
自性】

(一)(梵svabha^va,藏n%o bo n~id)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差别’或‘共相’的反义词。法相家谓之为自相。为现量智所缘;克实说来,所谓自性,唯指事物本身不通其他的性质,或称一切法不可言说处为自相、自性。又,通常只有圣智冥内、得法本真的现量所缘之法的体相,可以称为真的自相,其他的一切法由于是假智且不离言诠,故称为假的自性。

无贪、无嗔、无痴等三种善根及惭、愧二心所属于善法,故称为自性善。反之,称贪、嗔、痴、无惭、无愧等为自性不善。又,完全觉知现在的对境,不容许比知推景,则称为自性分别。此外,有时自性与自相也被分开使用,例如十八空中,诸法相状的空,称为自相空,诸法体性的空,称为自性空。

(二)(梵prakr!iti)数论学派所立的二十五谛之一。根据《数论颂》的古注所载,‘自性’一语与‘胜因’、‘非变异’、‘梵’、‘众持’等为同义语。数论师认为自性是由三德(纯质、激质、翳质)所构成;亦即三德尚未发动的平衡状态称为自性。三德犹如‘油’、‘灯心’与‘火’合为一灯火。依三德之相合而呈现出万象。自性是纯物质的、非精神的,但却又细不可见。

关于‘自性’的存在问题,数论师以五点理由证明,即(1)个物有限制故,(2)同性故,(3)能生故,(4)因果差别故,(5)遍相差别故。

◎附一∶印顺《中观今论》第五章第二节

缘起是无自性的,甚么是自性呢?自性(svabhava)是专门术语,如《壹输卢迦论》说∶‘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性,或言法,或言物,或言事,莫不皆是有之差别。正音云私婆婆,或译为自体(的体),或译为无法有法(的法),或译为无自性(的)性。’所举的名字虽很多,而意义是同一的。所谓体、性、法、物、事,皆即是‘有’的别名。但它又说∶梵语的私婆婆,或译为体、法、性。依梵语说,婆婆(bha^va)即是‘有’。此字,什公每译为法,也或译为物。《般若灯论》也有译作体的。‘有’前加sva,即私婆婆,即自性的原语。或译自体,含有自己有、自己成的意义,是自己规定自己的。凡是法,即有其特殊的形态与作用,其所以有此形态与作用,依自性说,即是自己如此的。此自性的另一特性(prakr!ti),什公译为性,意义为本源的性质,即本质或原质。所以,自性是自己如此的,也是本来的性质如此的。如哲学上所说的实在、本体、本元等,皆与此自性的含义相合。

要明了‘自性’一语的意义,请听萨婆多部所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说‘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应知亦尔。’萨婆多部的学者,把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看成同一意义。尤其所谓‘分’,最值得注意。此分,就是事物的最后原素,也即是所谓‘点’,即‘其小无内’不可再分割的东西。萨婆多部以为一切法不外两种∶(1)假有,(2)实有。假有的,如《顺正理论》卷十三说∶‘是假有法,宁求自性?’假有法即不能追求其自性的。依他们说∶假有的必依于真实的。依于实有,构成前后的相续相,同时的和合相。此和合及相续,即假有的,可以说没有自性。而在相续与和合的现象中,分析到内在不可再分析的点,即是自性实有的。如在色法的和集中,分析至极微,以极微的物质点,为集成粗显色相的实质。对于精神作用,也分析到心心所的单元。此分析出的单元,是自性,也称为我——我即自在义。如《婆沙》卷九说∶‘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有性实有,如实见故。’补特伽罗我是五蕴和合有的,所以是假;假的所依是自性实有,所以说∶‘有性实有,如实见故。’这种思想,即是假定世间事物,有实在的根本的自性物,而后才有世间的一切。他们从‘析假见实’的方法,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质素——心、物、非心非物,即是事物的实体,也即是所谓自性,自性即万有的本元。如《顺正理论》卷十三说∶‘未知何法为假所依?非离假依可有假法。’‘假必依实’——自性有,是最根本的见解。萨婆多主张有自性的,于是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照他们的意见,追究诸法的实在,相续与和合假所依的自性法,即是三世常如其性的、不变的,有不能无、无不能有的,甚至可以称为法我了。

假有无自性说,经部师是扩大了。但自性有的基本原则,并未改变。三世常如其性的一切法,在经部的现在实有论中,转化为潜在于现在的种子或旧随界。此种子与界,虽不断的从种子而转化为现行,现行转化为种子,但依旧是不变的。这点,唯识学者说得明白,名为‘自性缘起’,即色生色,眼生眼,贪生贪,有漏生有漏,无漏生无漏。这样的因缘论,即是从一切有部析假见实得来的自性有,不过从三世常如而使之现在化而已。自性有的原则,完全吻合。依经部师,蕴、处是假的,而十八界是实有的。相续和合的现行,都依于真实的界性。《瑜伽论》在批评性空时说∶‘譬如要有色等诸蕴,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而有假立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无唯事而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而无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经部与瑜伽论者,禀承那‘假必依实’的天经地义,所以不能说一切无自性空而必须说‘自性有’的,假有的可空而自性有的不可空。《解深密经》也这样说∶‘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名假安立(假名)自性差别乃至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性?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在论到有自性与无自性时,即说∶‘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这分为假名安立与自相——即自性安立∶假名安立的,无自性、空;自相安立的,即是有自性了。追求事物中的根元,看作实在的,依此而成立世出世一切,都是‘自性’论者。又如《楞严经》说∶‘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无自体?’这是自性论者的另一面目。在万化中,终必有一个真实自性而不是假的,这即是‘自性’的意义。一般的宗教与哲学,无不从此自性的老路而来!

《中论》〈观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这是《中观论》对于‘自性’的具体说明。佛法说缘起,除了极端者而外,谁都承认,但总觉得是诸法自性有,由众缘的和合关系而发现。若依中观的看法,自性与缘起,是不容并存的。有自性即不是缘起的,缘起的就不能说是自性有的。因为,若法要由众缘和合而现起,即依众缘而存在与生起;承认由众缘现起,即等于承认是作法。‘作’,就是‘所作性故’的作,有新新非故的意义。若主张有自性的,即不能是所作。因为自性有即自有的,自成的,自己规定着自己的,这如何可说是作法?缘起是所作的,待它的;自性是非作的,不待它的。二者是彻底相反的,说自性有而又说缘起,可说根本不通。佛说无常,即显示缘起是作法,否定了自性的非作性;凡是缘起即是和合的,如补特伽罗是依待五蕴等而假立的,所以佛说诸法无我,即否定了自性的不待它性。无常无我的缘起论,即说明了诸法的无自性。

但如此的自性,表现于学者的思想体系中,依佛法说,这都是分别的自性执。众生生死根本的自性执,应该是众生所共的,与生俱来的俱生自性执。这是什么?不论外观内察,我们总有一种原始的、根本的、素朴的,即忠不是而依然顽强存在于心目中的实在感,这即一切自性执的根源。存在的一切,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认识存在时,本来也带有时空性。不过根识——直觉的感性认识,刹那的直观如此如此,不能发见它是时空关系的存在,也即不能了达相续、和合的缘起性。这种直感的实在性,根深蒂固的成为众生普遍的妄执根源。虽经过理性——意识的考察时,也多少看出相续与和合的缘起性,而受了自性妄执的无始熏染,终于归结于自性,而结论到事物根源的不变性、自成性、真实性。因为自性是一切乱相乱识的根源,虽普遍的存在于众生的一切认识中,而众生不能摧破此一错误的成见,反而拥护自性——元、唯、神、我为真理。总之,所谓自性,以实在性为本而含摄得不变性与自成性。西藏学者有说自性的定义为∶不从缘生,无变性,不待它,大体相近。自性的含义中,不待它的自成性,是从横的(空间化)方面说明;非作的不变性,是从纵的(时间化)方面说明;而实在性,即竖入(直观)法体的说明。而佛法的缘起观,是与这自性执完全相反。所以,自性即非缘起,缘起即无自性,二者不能并存,《中论》曾反覆的说到。

佛在成佛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就是真如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具有跟佛同样的真心,但是众生的真心却含藏七转识染污的种子,《心经》说“不垢不净”,这是指凡夫的阿赖耶识,等到断尽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成佛后才能改称无垢识。 ​

心外无法,我们要懂得反观自照。人体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天天在和我们讲经说法,讲述生命的真相、法界的实相、宇宙的真理。什么叫修道?身外无法,身外无道。所有的法,所有的道都在自身中,在自性中。 ​

自性清净而且恒常不变,称为大道;杂染虚假而有生灭转变,称为幻象。

大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非有非无、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知非不知,非有变异非无变异…… ​

(转自灵芝师姐微博)



请参考
"所谓大圆镜智,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经净化还原后的本心本体,比喻为一面大圆镜,能照鉴万物。为什么是圆镜,不是方镜三角镜?这个秘密今天解开,你看宇宙所有的银河系和星球都是圆或椭圆形的;我们的真心也是圆的,包容这一切,包容整个宇宙;所以宇宙在我们的真心内,那一切人事物即可洞见无遗。
生命如日出日落地流逝,每日人生人死;但有一样不变的,就是我们的一颗常住真心,随缘不变。能够随缘不变,就有心能转物的功夫,如此所有自己身边碰到的一切人与事,也相应地得到自在。 ​

师父!世智辩聪与般若无量怎么区分呢?辩聪从妄心思虑,般若由真心而出,不假思量。真心妄心,如水与波,识智也本一体两面,凡夫名识,在佛曰智,一个转字而已!哪如何转呢?布施自己,八识转成五智。还请举实例!一问一答,由真心出,不做作、不思量、不查证,言皆合道,般若之体,离相无住,此其性。 ​"~常观世音师父

自性就是清净本心,非有我非无我。
自性是离相心,是空性,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最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自性,亦即佛性。

自性不生不灭,不存在妄想分别执着,我即是我执,是假的,没有我!心经中讲诸法性空,这自性清净常体无生灭,无净垢,亦无增减。它是世间本源,最究竟


佛法中说的“神识”、“真如自性”、“真我”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叫佛境界!一般法身大士还达不到不起一丝杂念,做不到完全平静,所以不理妄念的阿赖耶识也叫自性!心被妄念所乱,阿赖耶识就叫神识,这叫不平静的阿赖耶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灵魂,这叫不觉悟!自性和神识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达,神识觉悟了就转为自性真我,这就是修行!

为什么佛法说众生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
对的!关于自性法华楞严讲得最清楚。不生不灭,周遍法界,无形无相,能现万法!

以佛法的角度 怎样解释本性与性格的区别;
《百法明门论》中将众生心所做了很详尽的分类,有五十一种心所,其实所谓的性格,绝对不出于这五十一种心所。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最详尽的心理学。不过,佛法认为,习气并不是一个人固有的,而是长期甚至多生多劫熏染而成的。就好比尘垢一般,遮蔽在我们本自光明的自性上面,我们就将尘垢认为我们的...

请教各位师兄有关佛教中关于”本性“一词的问题~
第一,百科解释的那个自性和佛法当中的自性完全是不同的概念!百科当中的自性说的是世间的观念,对这个词的理解,说的是人的本能。而佛法当中的自性,则远远超过此世间意识观念逻缉思维所能概述的。是指的众生最根本的本来面目,就像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我本体。这种清净...

“自性”到底是具足还是不具足?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一切现象如幻性空”这个应该是说:一切事物没有独立的自性。随缘生灭。无常变易。这个“一切事物”也包括“我”在内。这么说是为了让众生放下“一切相”包括“我相”不要贪住。---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是“空性”。心经云:“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空性遍一切处。

佛教语言晦涩难懂:真如是我,自性是我,一念是我,二念不是我,这几句怎 ...
阿弥陀佛,善知识。真如自性,即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里的我,不是你我的我,而是本我的我,是法身的我,是佛性的我。所谓一念,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物我两忘,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法身佛的境界,是大圆满的境界,是一真法界,还是法身的我;二念,...

佛教中的我或者自性是什么意思?必须满足哪三种条件
阿弥陀佛 没有说满足3个条件的,所以学佛要依照佛经,和法师的讲经原文,不能乱看。佛教中的我有“真我”“假我”,都是用来比喻的,假我是阿赖耶识也叫妄心等名字。“真我”的名字很多,如自性,真如、实相、自心、本性、菩提心等。用这么多名字,就是要我们不要执着名字,不要执着有一个真我或者...

各位师兄好,请问阿赖耶识是自性吗,阿赖耶识?
不是 阿赖耶识,是带着善恶业的,而自性是清净的。阿赖耶识会投胎,而自性不动不摇。不过,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一体的。阿赖耶识是自性受到无明污染而产生的轮回主体。修行破除无明之后,阿赖耶识就清净了,就回归自性。

为什么佛法说众生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
要是说自性的不生不灭问题,前面的回复很多,其实基本都一样。我的理解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一切都是缘起,因缘合聚而合,因缘离散而散,没有什么执著和固定的自性东西,只有不断的意识流转。不生,不灭,是因为法尔如是,本来具有,非由后造,非因前起。但这里的自性也不是什么可见的可存的不灭的...

在佛教中,心与性是什么关系? 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自性,本心,心与性有什...
心与性的关系是内在本质与外在现象的关系。大概来说就是指智慧生命活动现象与本质。比如说金子的现象与本质。金子可以做成戒指耳环项链餐具零件等等形象存在,这就是其现象。金子所具有的金色以及其他特性就是其本质。也就好比是自性。金子的形象有种种变化,产生,消亡。金子,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在佛教...

肥乡县19640512103: 在佛教里所提到的(法身)(化身)和(报身)是什么? -
阙新安吉: 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而显现的应身,是我们大家都能看得见的色身、肉身. 报身是佛的智慧身、光明身,是佛在因地修行,积累的智慧功德,是福德庄严、不可思议的光明大报身.报身有两种:一种是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的内证法乐之身...

肥乡县19640512103: 自性和本性的区别
阙新安吉: 自性和本性在佛学意义上没有区别,实际上指的都是一个概念. 自性,是佛教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中各个派别都讲自性,但赋予的内涵不一样.早期佛教...

肥乡县19640512103: 佛经中的"无我"是什么状态? -
阙新安吉: 佛经中的"无我"是什么状态?——这个分三层去说.第一层,你看我们世上的好人,像雷锋、焦裕禄这些人,雷锋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奉献给了社会大众国家,这是无我;焦裕禄身为公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无我.第二层,有人打...

肥乡县19640512103: 佛学里讲的 无我 还有什么我 -
阙新安吉: 楼主您好!您这个问题很难,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佛经中关于“我”的含义没有清楚的认知.所谓的“我”,要分清真妄.否则将混为一谈,出生诸多错乱.以下略作说明,供您参考:首先要知道,所谓的“我”,是指能分别的心.一共...

肥乡县19640512103: 求佛教的中心思想? -
阙新安吉: 大乘佛法讲的"根本无我,这个我只不过是缘起和合的我的存在 为什么说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不一样 一切都在变化改造 没有一样的 没有一刻是一样的 这叫刹那刹那的无常 哪有一个我 不然有这个我 就会我爱我恨 一切造业痛苦 生命的敌人就从...

肥乡县19640512103: 诸法无我里面的法是什么意思 -
阙新安吉: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

肥乡县19640512103: 佛教的“色即是空”什么意思 -
阙新安吉: 色,就是物质.佛教中说存在有色界,即以物质为主导的世界.比如我们的世界就属于有色界.空,就是能量.佛教中也说存在无色界,即以能量为主导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我虽然没有见过,但却也不难想象.一个能量团就相当于我们物质世界...

肥乡县19640512103: 请问佛家和道家的修行区别种种 -
阙新安吉: 佛法是为象佛祖那样以正知正见正觉正行认识世界,成就真正的“觉”,最终达到超脱六道轮回.佛教思想中则以自我为主体,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脱,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现.其中的标志是任何思想和行为的错误都由个人的因缘和欲望而来,也就...

肥乡县19640512103: 佛教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自性真如是如何得来的? -
阙新安吉: 富楼那尊者曾向释迦穆尼佛问过这个问题.佛的回答记载于楞严经卷四.是好问题也是很难的问题,作为后辈,我们应当依法不依人.有问题经中都有解答. 而我浅陋的理解是:自性迷失就是染污,而迷失者在迷失之前不会料到自己会迷失.即原本为佛,迷而苦恼如今.而修炼像是仙家,佛教修行.就是修改行为,正体现一种回归.信佛者是在回归,而不是追求一种新的境界.而是放下许多陋习和沾染,回归. 依法不依人,佛经若读的通透,自能解人我之疑问.自利利他,祝您成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