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夷夏之防”理论根据的“夷夏之辨”,政治方式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夷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夷夏之防指的是什么?~

最有代表性的“夷夏之防”主张,认为华夷之间自然地理的阻隔以及经济文化的差距,使得中原王朝对“四夷”只能“备而守之”,所以中原王朝只能间隔“华夷”,排除“夷狄”于华夏之外。前文曾引用的唐朝史官在《晋书·刘耀传》中的一段“史臣曰”(“彼戎狄者,人面兽心,见利则弃君亲,临财则忘仁义者也。投之遐远,犹惧外侵,而处之于封畿,窥我中衅”),其实也源于班固的这一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中原)的统治者不应该因征伐“夷狄”而使中原百姓受到伤害,而“夷狄”也不应为害华夏,更不可挑战天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最好是两不相涉,各安其生。正因为对民族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清楚的认识,历代思想家为统治者开出的最好处方就是“攘”和“隔”。
所谓“攘”,就是以武力拒之,因为在“夷夏”对立的格局中,“四夷”作为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的中心,往往波及到中原中心地位的稳定,所以,在民族矛盾激化,中原先进的文化受到冲击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张扬“尊王攘夷”的大旗,将“中国”团结于一个政治中心周围,共同应对边疆危机给华夏文化带来的冲击,进行“守塞”围堵、正当防卫,用武力将“四夷”排斥于华夏之外,以保卫华夏文明。历史上,秦始皇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高祖令樊哙守边而“不出塞”,皆为“攘夷”之实例。汉文帝时的做法更为典型,当时,即使匈奴大举寇边,汉朝也仅发车骑迎击,“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一俟匈奴退回塞外,汉方也随即罢兵,不予穷追,也就是说,只是“惩而御之”,而不主张进行战略反击或斩尽杀绝。
至于“隔”,反映在治边实践上,就是严格民族界限,即尽量将中原与边疆的“四夷”隔离起来,在二者之间严分畛域,各不相涉。
历代封建王朝为了间隔夷夏,采取了种种措施,如“修墙固塞”、断绝双方互市、绝和亲,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修筑长城。自战国时代北方各国开始修筑长城“拒胡”开始,“修墙”几乎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事业。在从秦朝到明王朝的近二千年中,各封建王朝不仅在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设立过各种军事、行政机构,而且还多次建筑或修缮长城。秦、汉、隋、明几个朝代,所修长城皆超过万里以上。秦朝为达到“以墙制骑”的效果,在击退匈奴后即于边疆要地因险制塞,筑城设防以安边,所谓“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汉武帝以“挞伐四夷”著名,但为防御匈奴,也两次在北方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边塞”。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秣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驻军进行长期守备的线式防御工程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北魏为防御柔然,北齐、北周为防御突厥,也以长城设防。隋朝统一全国后,前后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以加强北边的防御工事,巩固边防,“缘边修保障,峻长城以备之”。唐朝前期,为防备东突厥南下,也曾在隋朝已有的边防设施的基础上,修建和增修边城,并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北岸修建了三座“受降城”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城池和烽堠的建筑,与其他王朝修筑长城,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类似的城防建设,在唐朝后期甚至更多。明朝为防备鞑靼、瓦刺的进攻,更是大规模修筑长城,自洪武初年开始,历时200余年,修缮完成了长达1万多里的“边墙”。2000年4月我国文物专家还发现了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的苗疆长城,这一长城位于湘黔边区,南起凤凰岭与贵州铜仁接界处的亭子关,穿凤凰县南北,延伸至保靖县的喜鹊营,全长380余里。它的修筑历经明、清两代,前后延续400来年。历史上越是国力不振的朝代,如东汉、宋、明,以及各个王朝的末期,越是大讲“夷夏之辨”、“安内为先”,热衷于“修墙”与,“固塞”、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等,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会沿袭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办法。如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于灭亡北宋占领华北后,就曾在其北部边疆由东北(黑龙江)至西南(大青山)一千余公里的沿边地区设置堡戍,屯驻军马,进而连堡戍而筑长城,称为“界壕”。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文化礼义作标准。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东周末年,诸侯称霸,孔子着春秋大义,提出尊王攘夷,发扬文化之大义。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为夷狄。

政治方式是以是否加入中央集权的天下政治秩序(不管是名义上的或是实质上的)、能否行仁义之政为主要根据,进行政治名分的界定,并允许臣服方式的不同。比如,理学大师朱熹就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尚未接受华夏文化时是“夷狄”,但一旦他们进化到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接受了华夏的文明礼义,就与汉人没有什么差别了:“大抵当初出时是夷狄,及志得意满,与我何异?”针对敌国的金世宗完颜雍“专行仁政”,被中原之人称为“小尧舜”的事实,朱熹还开导他的抱着“夷夏之辨”成见的学生说:“他能兼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可见,“严夷夏之辨”的“辨”,其目的不是进行种族和血缘的区分,重点也不在分辨族际差别,更不是简单地维护汉人所建立的政权,而是主要就双方文化礼仪上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维护华夏文化的正统地位。即,是由谁来代表华夏文化正统,由谁来统一“天下”的问题,而不是将“四夷”摒弃于天下之外。




按照“夷夏之防”的治边理念,在边疆经营实践上怎么实行“羁縻”?_百 ...
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武力挞伐,或强行变边疆为郡县,从而避免战争,实现边疆与内地的和平。所以,经历了历史的反复曲折之后形成的“夷夏之防”边疆理论,虽然隐含着对力量不及的无奈承认,但却突出了潜心于内政的治边理念,因而恰恰是对“王者无外”、“武力拓边”和“武力安边”边疆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作为“夷夏之防”理论根据的“夷夏之辨”,生活方式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生活方式以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兼及生活习俗,其中,农业与非农业是最重要的,而与农耕民族相关的城郭、衣冠、饮食、服饰、礼仪等也是主要标志。

什么是夷夏之辨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

南齐时代的道士顾欢,在( )中提到了民族概念。
南齐时代的道士顾欢,在夷夏论中提到了民族概念。《夷夏论》是南朝宋末齐初时,著名道教思想家顾欢所写,震动了当时的儒、释、道三家,影响甚为深远。《夷夏论》以儒家的华夷之辨为出发点,尊崇道教,排抑佛教,借儒家“夷夏之防”的民族观否定佛教在中国传播。夷夏之别强调华夷间种族不同,地域...

华夷之辨什么意思
华夷之辨什么意思: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一、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

谁能帮我解释解释什么是夷夏之变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

有什么案例可以体现“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即“经”与“权”的互...
他还屡次拒绝朝中大臣发兵出击突厥的请求。凡此种种,其理论依据就是传统的“夷夏之防”理论。而一旦唐朝国富兵强,相反东突厥内部分崩离析之时,唐太宗则又断然拒绝魏征、褚遂良等人基于“夷夏之防”理论提出的“不事四夷”的种种建议,毅然以“王者无外”为目标,发兵将东突厥一举消灭。到贞观四年...

“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是互相矛盾,水火不容吗?
不管是主张“王者无外”,还是强调“夷夏之防”,二者都有其现实合理性,甚至在目的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就是说,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安边,都以“九州同域,天下一统”为边疆经营的目标,都承认边疆经营对实现大一统的重要作用。于是,看似矛盾的两种边疆理论,在边疆经营实践上虽各有侧重,实际...

什么是“夷夏观念”?
夷夏观念,夷,原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后泛指外国;这有尊中国贬外国之意,古代国人自认为居龟背中心,其他国家称狄蛮夷居龟壳边缘的荒蛮之地,理论依据是五行学说的中央戊己土。夏,华夏,指中国。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夷夏之辨的实质是什么
于是辨夷夏的春秋大义原本内含的“以夏变夷”之说,以及由此推衍出来的夷狄之能够感化和可以转化皆不复存在。随后是南宋的夷夏之辨里,夷狄已成了一种既不能感化又不能转化的东西。而原本的夷夏之辨和夷夏之界,便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变为单面的夷夏之见和夷夏之防。“辨”和“界”所重的是区分,至“见...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什么是夷夏之辨 -
采卞金因: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什么是“夷夏观念”? -
采卞金因: 夏,指的是华夏民族,开始以炎黄部落为基础,后经过发展到了大禹,后来建立了夏.从此“夏”代表了整个民族,汉朝的汉武帝以后又称为汉族.夷,指的是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夷夏观念,是汉武帝建立汉文化圈后,也就是其他民族都向汉族学习,(包括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明灭亡后崇祯这个年号在朝鲜还用了好几百年,可见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多大),所以产生了优越感,以天朝自居.比较歧视其他民族,就是夷夏观念.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什么是夷夏之防 -
采卞金因: 「夷」、「蛮」、 「戎」、「狄」分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仅意味着少数民族方位的固定化,而且也意味着华夏中心观念的出现.与四方未开化民族相对的是居住在中心的文明之邦 「华夏」.把这种空间等级观念理论化的,就是上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夏夷之防是什么意思? -
采卞金因: “夏夷之辨”、“夏夷之防” 作为先秦华夏民族观的来核心历来被称为 “春秋大义” , 每当民族危机之时便被发扬光大. 也就源是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夏”的概念,而与之对应的知一个概念叫 “夷” .中国自 古以来就有很明显的夏夷之分,夏就道是中央、华夏.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什么是夷夏之辨?
采卞金因: 夷夏之辨是中国二千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最早是 由《春秋》公羊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夷夏之辨,就是分别出夷与 夏的不同.夏,指诸夏,也称华夏,从地理概念...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夷夏之防”结束.这句话对吗? -
采卞金因: 正确,在清代两百六十多年里,夷夏之辨最初是明末遗民用来对付新朝的东西.而由此催发的文祸蔓延百年,则造成了刀锯迫视之下的夷夏之义既无可辨,又不能辨.所以在身历鼎革的一代遗民之后已是声响渐寂而渐去渐远.后来的朝旨和奏章里间有夷其人夷其事之说,但大半对应的都是高鼻深目的远人.因此大半皆意在指类,而非严辨义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古老的夷夏之辨在长久地退出了论述之后,因中西交冲又重新涨起,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时代命题.西方人用战争和暴力为导引同中国人作交往,因此战争和暴力都唤出了夷夏之辨中蛰伏的义理.而曾经各分彼此的满人和汉人,这个时候也理所当然地共同筑成了夷视西人的一方.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何谓君臣之义、夷夏之辨?
采卞金因: 君臣之义:主仆关系,忠义为纲,讲究绝对服从,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夷夏之辨:夷,原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后泛指外国;这有尊中国贬外国之意,古代国人自认为居龟背中心,其他国家称狄蛮夷居龟壳边缘的荒蛮之地,理论依据是五行学说的中央戊己土.夏,华夏,指中国.夷夏之辨,中外的区别.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概述先秦时期华夏族形成时期的民族观念,并试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过程的影响 -
采卞金因: 中国古代的夷夏观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成为“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份,对夏商周三朝处理民族关系、构筑统治体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夷夏观最早是在华夏族中诞生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以文化和分布区域的...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如何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民族观和天下观 -
采卞金因: 总的来看,当夷夏矛盾异常尖锐之时,儒家强调“攘夷”,强调“华夷有别”,这充分表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的一面;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儒家强调“礼分华夷”、向往“天下一家”,又充分体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包容性和...

融水苗族自治县18522617543: 材料一  “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总理衙门大臣奕欣等就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 -
采卞金因:[答案] (1)第一小问的意义,根据材料一“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重儒学轻艺事…改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背景,根材料一“'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