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作者&投稿:鄘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翟登绪,山东淄博人,字青云,号和为斋主人,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学者、艺术评论家。翟登绪先生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翟登绪先生现为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美协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美协会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上海画院特聘画家,翟登绪先生还是世界艺术研究会中国委员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山东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经济国际交流协会副主任、海图书画苑艺术顾问、北京茗正岩顺茶楼特邀书画家。

2019年秋,翟登绪先生创作的四尺整张名为“五福同寿”的国画作品,在瀚海拍卖会上拍卖,估价是24000元,最终成拍价格是32000万元。通常情况下,翟登绪书法价格每平尺画作在3000元左右,个别精品每平尺价格可能达到5000元以上。

翟登绪先生其人志趣高远、性情敦厚,于诗文、书法、绘画方面皆有才能,擅画花乌及山水,亦画人物。早有才名,常以“文人画派〞自居,不断推陈出新、突破和完善自己的创作手法。终于形成自己形神兼备、酒脱生动、清逸淡雅的绘画风格。其画艺上追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趣味,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寻张大千、唐云、李苦禅、潘天寿笔墨意境,多取材于山水,尤其黄宾虹浓墨山水、花乌等,落款多自作诗词,借以抒发有志难酬又不甘沉沉沦的“性灵”。

翟登绪先生中年后尤爱画荷,笔下荷花清奇不凡、逸世出尘,将“气韵生动”,表达得酣畅淋漓。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借画抒情,翟登绪先生将自己的处世态度融入画中,创作出自理不息,清丽其外,坚贞其中,多有禅意、祥音,不做媚世之态的“画中君子”形象。

翟登绪先生在书法上从钟繇、颜真卿入手,行书师承二王,情追怀素,长于行草。作品气势恢宏、磅補大气。是当代少有的诗、书、面并行的艺术家。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道德经》作者生活年代在学界尚有争议,或以为与孔子同时,或认为晚于孔子。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

以《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关于老子的身分、生平与《老子》一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虽然长期存在争议,但通常的说法都是以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倾向性看法为依据,即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其中以黄老派最盛,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中国传统哲学就其基本的理论内容来说,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主要的哲学思想体系组成的。在当代,儒家思想作为构成中华文化这一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主体,其理论内涵正在经历着变迁和更新;佛家思想也在不断地被赋予一种现代诠释,继续填补着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的信仰的空间。

现代新儒学和现代佛学认真严肃地探索着这些问题。在道家最早的、也是经典的著作《道德经》《庄子》中,都可以看到一种十分清晰的儒家思想观念背景,这的确可以表明道家是在儒家之后兴起的一种思潮或哲学思想体系。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和它的理论构成上看,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新的理论方向,与儒家思想共同建构了一个比较周延的哲学境界和人生境界。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③。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注释】

①歙:收敛,收缩。

②固:暂且,姑且。此章几个“固”均如此解释。

③微明:即微妙的道理。明,这里有高明、深远的意思。

④脱:离开。

⑤利器:有几种说法:一是指权道,二是指赏罚,三是指圣智仁义巧利。

【翻译】

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一种微妙高明的道理。柔能胜刚。鱼儿不能离开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

【导读】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为人应明白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解析】

本章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老子还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这种观点贯穿《道德经》全书。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这时,该事物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本章旨在借物极必反的道理,教人以柔弱自处,回归大道的本源。

大道无言无为,无形无象,但是它却存在于有形的万物之中。世间万物行事时依循自然规律,有生就有死,有好就有坏,所以我们的有形世界所制定的法律,就是相对因果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互为生灭,谁也无法改变。而大道却与这个完全不同。大道本身是没有等级,因此,只要合于大道,万物也就不会有等级了。倘若不合于大道,就一定会有等级,而且还会朝着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反面变化发展。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在本章的前四句之中,老子具体分析了事物的发展情况,这几句话贯穿了老子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的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存、夺与予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人与物作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老子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较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而刚烈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难以维持长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的、无形的、无声的,它无处不在。大道对于我们的控制,我们能够意识到,但是无法感觉到,这正体现了大道的平凡之处。而它不以声色相诱惑,不以名利作引诱,不以武力相威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遵循它的原则,投向它的怀抱,得到永久的安详和平静,永远不会受到伤害,这正是大道的伟大之处。大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平凡,而这才是老子所说的大道的根本,也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真谛。如果治理国家的人能够掌握大道的根本,能够效法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做法,那么就无须用各种手段来笼络人心,费尽心机地控制他人了。于是,人们为了能够过上平静而安定的生活,必定会自然而然地投向他、归顺他。

王弼《道德经注》

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己反危。

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要除掉强横凶暴,应当用上面四种方法。利用事物的本性,让它们互相削弱,不使用刑罚是最关键的,以它自己的性质将它自己除掉,所以叫微妙明通。膨胀得特别厉害,让它更加充足,它就会再膨胀,而它周围的就会不满而限制它。如果膨胀的程度有限,则越让它膨胀,自己越危险。

利器,是指有利于国家的工具。做事只能因循事物的本性,不用刑罚等手段处理、干预事物。那些有利于国家的工具不可以被百姓看到,只凭借这些工具的威慑力,让事物各得其所,这些工具就是国家的有利武器。被人们看到了,就是由于滥施刑罚。用刑罚来治理国家,就错了。鱼离开了水,肯定要受损失。有利于国家的工具通过刑罚展现给了百姓,也肯定要受损失。

苏辙《老子解》

未尝与之,而遽夺则势有所不极,理有所不足。势不极则取之难,理不足则物不服。然此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圣之与世俗,其迹固有相似者也。圣人乘理,而世俗用智,乘理如医药巧于应病;用智如商贾,巧于射利。

圣人知刚强之不足恃,故以柔弱自处。天下之刚强方相倾相轧,而吾独柔弱以待之。及其大者伤,小者死,而吾以不校坐待其弊,此所谓胜也。虽然,圣人岂有意为此以胜物哉?知势之自然而居其自然耳。

之前没有给予,突然就去夺取,形势还没到非夺不可的程度,理由也不充分。形势不达到一定程度,夺取就会比较困难,理由不够充分,难以让别人信服、顺从。然而这和使用智谋差不多了,与管仲、孙武有什么差异呢?圣人的手段和世俗的手段,表现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圣人利用规律,而世俗利用智谋,利用规律就像医生巧妙地辩证施治;用智谋就像商贾,巧妙地谋取利益。

圣人知道刚强是不足以用来凭借的,所以自己保守柔弱的状态。天下刚强的事物互相争夺、互相攻击,而我独自以柔弱的状态对待。等到大的伤、小的死,我以固守的姿态坐收渔翁之利,这才叫胜利。虽然这样,圣人哪里会有意这样做来战胜别人呢?知道形势的自然发展方向就顺应这个方向。

鱼之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胜物也。方其托于深渊,虽强有力者莫能执之;及其脱渊而陆,则蠢然一物耳,何能为哉?圣人居于柔弱,而刚强者莫能伤,非徒莫能伤也,又将以前制其后。此不亦天下之利器哉!鱼惟脱于渊,然后人得制之,圣人惟处于柔弱而不厌,故终能服天下。此岂与众人共之者哉!

鱼作为生物能够保护自己,不是因为爪牙的锋利能够战胜别人。当它在深水里的时候,再强有力的也不能抓住它;当它脱离了深水,来到陆地,就成为行动蠢笨的东西了,还能做什么呢?圣人安守柔弱的状态,而刚强的事物不能伤害他,不是因为伤害不了,而是还有其他东西限制他。这不能作为天下的利器吗?鱼只有脱离了深水,这样之后人才能抓到,圣人安于柔弱的状态而不腻烦,所以最终使天下顺服。这怎么能与众人分享呢?所以说利器不能够展示给别人。

【经典解读】

本章思想贯穿着以弱胜强,以退求进的思想。在对世事深入长期的观察基础上,老子认识到,那些看起来似乎强大刚强的东西,由于显扬外露,往往蕴含着危机,不能长久;而那些看似柔弱的事物,却因为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而充满活力。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柔弱往往能够战胜刚强最后脱颖而出。所以,守下、守辱、不争才是真正能够长久的。

要完成一件事也是如此,想要削弱对手,可以先让它强胜,从而使其自满;想要夺取什么,可以先给予对方,使它自大;想要废弃什么,可以先兴盛它,使之麻痹。勾践想要报复吴国,就竭力侍奉夫差,让他骄傲自大,北上争霸,最后给其致命一击。汉宣帝想铲除霍氏家族,就先封其高官厚禄,以麻痹他们。司马懿想除掉曹爽,就隐退装病,最后趁曹爽出城,将其一举铲除……这样的事例历史上数不胜数。只有知道,以退为进,以舍为得,以弱求强,以不争而争的道理,才能够永远保持活力,永远不会被淘汰。

【哲理引申】

老子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很多时候被理解为权谋诈术,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晋献公假途灭虢,通过贿赂虞国而最终灭掉了虞、虢两国;秦惠王通过石牛引诱蜀王,最终取得了蜀地;韩氏、魏氏,故意示弱,使智瑶更加骄傲,最终灭亡了他……但权谋诈术,大多是后人附会老子言论,并非老子真实思想。老子讲道德,最根本的就是让人放弃巧诈,心存善念。本节所说的这几句话,也正是如此,只要不怀着奸诈的心去揣测它们,就很容易发现它们在生活之中的深刻道理。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并非教人们采用先予后取的方式骗取什么,夺得什么,而是告诉人们,只有先予,也就是付出,才会有取,也就是得到回报。世上之事无不如此,你想欣赏美艳的花朵,就要给它浇水、松土;你想收获甜美的果实,就要为它修枝剪叶;你想得到别人的支持,就要给别人一些报酬;你想受到别人的尊重、感激,就要懂得为他人付出,替他人着想。

很多人从来不想着给他人什么,却不断希望别人帮自己,为自己效力,这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别人是你的父母,真心愿意为你付出而不求回报。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诸侯约定在垓下共同攻打项羽,结果到了约定时间诸侯都没有到来,刘邦自己进军反而被项羽打得大败,落荒而逃。刘邦十分生气,对身边的谋士们骂道:“韩信、彭越这些无信的小人,和我约好了攻打项羽,到了约定时间却背信弃义,没有一个到来的!”这时,张良、陈平等人对刘邦说道:“大王不必抱怨,他们不来本是常情。”

刘邦不解,张良等人解释道:“大王想凭借着这些人夺取天下,如今天下眼看就要平定了,您拥有这个天下,而他们却没有得到什么明确的好处,您想让他们尽力,却没有分享给他们利益,他们怎么会来呢?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这些人当可立招而来。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刘邦大悟,于是下令明确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给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其他诸侯也都得到了好处。果然,不久以后,这些诸侯纷纷带兵到来,同刘邦一起消灭了项羽。

领导者管理企业、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要懂得分享、付出,普通人在普通生活中亦当如此。很多人常常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没有别人那么多收获,其实,在羡慕别人的收获之前,最该想的是别人的收获难道是平白无故的吗?自己想要收获,是否也曾经像别人那样付出过呢?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一个习惯于施与的人,才会在困难的时候有很多人愿意回报他。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恨,也没有那么多平白无故的爱,“欲取先予”,你只有付出过,给予过,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才会有好报”。

有一个企业家,因为经营出现了些问题,资金无法周转,竟然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甚至想到了自杀来逃避问题,可没想到在关键时刻,一个陌生的投资者向他的企业投入了一大笔钱,帮助他成功地渡过了难关。企业家认为自己幸运极了,对那位投资者也十分感激,事后带着厚重的礼物去探望恩人。企业家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对方却告诉企业家,其实他只需要感激自己就行了,企业家不知何意。

那位投资者告诉企业家,自己曾经十分贫困,上大学时险些因为没有钱而退学,在绝望之中却意外得到了一笔助学金,最终完成了学业。可以说,正是这笔助学款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时,企业家才恍然大悟,多年以前,自己的企业盈利丰厚,的确经常向同城的大学捐赠一些助学资金,没想到这些无意的举措,竞然在这么多年以后,挽救了自己的企业,挽救了自己的人生。在感慨之余,他们也都了解了,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道理。企业家渡过困难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以前向社会捐款的传统,因为他知道,善意的付出一定会有善意的回报,与社会分享利益,是件受益无穷的事。

老子说的“欲取先予”,关键在于“予”,而不是“取”。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得到好运,就必须懂得分享、付出,做一个博爱的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①。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注释】

①朴:“道”的另一个称呼。指道的一个方面。

【翻译】

“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正常发展。当它的自生自长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的真朴去整治它。用道的真朴来征服它,就不会再起食欲之心了。没有贪欲自然会清静无为,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走向稳定、安宁。

【导读】

统治者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其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育自化。事物自育自化之后将会产生欲望,通过“道”的真实、朴素,可以抵御它们,从而使天下自然达到安宁。

【解析】

这一章是老子《道经》的最后一章,《道经》共三十七章,主要讲述了大道的概念、形状、意义、价值和规律。本章与第三十五章的的内容基本相同,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命题。老子认为最完美的治世之法是“无为”,即顺着道的法则自然而为。能顺道而行,就会自然走上正轨。

在本章中,老子再次强调,治国的根本在于无为,治民的根本在于使民无欲。当老百姓违反天道、犯上作乱时,统治者尽量不要施加刑罚,更不要利用武力进行征讨,而应以淳朴和无欲去教化和感化他们。老子认为,治国者只有遵循大道,无为而治,百姓才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第二十五章中,老子曾提到过“道法自然”,意思是说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是无为的。什么是无为?就是静、朴、无欲。治国者如果能够遵循道的法则去处理政事,就不会危害百姓,而百姓也不会滋生贪欲,这样他们就会过上自然、平静的生活了。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被阐述、解释。本章第一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呢?道与宗教里的神不同。宗教里的神是具有人格的,它有意志,也有欲望;而道则不具有人格,但是它却创造了万物,主宰了万物,并顺应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的确切含义应是不妄为、不强为。第二句老子引入人类社会,谈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由于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要求侯王能守道而行,即在朝政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治理国家,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这里所说的“镇”,是征服的意思,而不是用武力手段来镇压。

怎样在人类社会中运用道的法则呢?老子说,治国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的理想社会。大道无为,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可使整个宇宙和谐有序;治国者无为,始终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可使国家大治,百姓安定;自我无为,始终遵守自然之道和人生法则,可使自己健康长寿。在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欲治实、有,必先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也就是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这样才能够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王弼《道德经注》

道常无为,顺自然也。而无不为,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将镇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

无所作为就是顺从自然规律。没有做不到的,万物都由道的作用而形成。变化而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还要有所成就。我将用无名的原木来镇住它,而不以自己的力量,所以说不为主。

苏辙《老子解》

无所不为,而无为之之意耳。圣人以无为化物,化之始于无为而为,而渐至于作。譬如婴儿之长,人伪日起,故三代之衰,人情之变日以益甚。方其欲作,而上之人与天下皆靡,故其变至有不可胜言者。

苟其方作而不为之动,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几可得而止也。圣人中无抱朴之念,外无抱朴之迹,故朴全而用大。苟欲朴之心尚存于胸中,则失之远矣。

无所不为就是没有作为的动机。圣人以无所作为来使万物变化发展,变化开始于没有作为,逐渐有了想法、动机,而后有了行动。就像婴儿的成长,人的虚伪与日俱增,所以尧舜禹三代之后美好品德的衰微、人情的变化就越来越严重了。当要有所作为的时候,领袖阶层和百姓都受到不良影响,所以这种变化有不可言说的一面。

如果这种趋势刚开始而不被它影响,然后以原木简单、朴素的品质来镇住它,就差不多能够终止这种势头了。圣人心中没有抱持朴素、简单的意念,在外也没有抱持朴素、简单的行动,所以对圣人而言,原木般的朴素、简单的性质才能完全具备并发挥重大的作用。如果抱持朴素、简单的心思还在,那还差的很远呢。

【经典解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再一次指出道是世间万物之根本,是无所不达的。侯王只要依道而治,即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能自我化育。所以那些繁冗的礼节,严苛的法令都是扰乱事物本原自然规律的,都是应该抛弃的。《庄子·天道》篇中有:“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即说天、帝王、圣人都是按照道而运行、施政的,他们只需要遵从道,海内万物自然就归服了。即第三十五章所说的:“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万物自然化育就会产生私欲,老子认为通过让人们依从道,让他们了解道的朴素原始之性,就可以消除“私欲”,使人们不妄为。

《庄子·天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舜曾向尧问道:“你作为天子,如何对百姓用心呢?”尧说:“我从不侮慢庶民百姓,也不抛弃生活无计、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民,为死者苦苦焦虑,很好地对待留下的幼子并悲悯那些妇人。这些就是我用心的方式。”舜说:“这样做好当然是很好了,不过还说不上伟大。”尧说:“那么该怎么办呢?”舜说:“应该像天道一样自然运行、保持安宁,像日月照耀,四季运行,像昼夜交替,形成常规,像云彩随风飘动,雨点布施万物。”尧说:“(以前的为政)整日里纷纷扰扰啊!你,跟自然相合;我,跟人事相合。”

天和地,自古以来是最为伟大的,黄帝、尧、舜都共同赞美它。所以,古时候统治天下的人,做些什么呢?效仿天地罢了。效仿天地的纯真朴实之道,就不会被外界的音乐、美服、美食所迷惑,心中就不会狂乱,天下就可达到真正的平和。

本章内容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概括。首先老子强调“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接着指出“无为之治”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然后阐述,通过“道”可以克制万物生长中产生的“欲”。最后,提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结果。通过本章可以提炼出“道经”的精华:无为自化,无欲自定。

【哲理引申】

西汉之初,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采取无为之治的方针,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西汉末年也进行了一场重大的变革,这就是与文景二帝成功的无为而治形成明显对比的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登上帝位后,王莽立刻对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笼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王莽的改制不但没有缓解当时的阶级矛盾,反而使其进一步激化。造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地皇四年(23年)十月初一,响应更始政权的军队入长安城。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千余人,义军攻入,王莽的将士全部战死,王莽的头颅也被砍下,挂在南阳宛县市上,改制随着新朝的灭亡和王莽死去而宣布结束。

除却篡位的身份,王莽是个虔诚的孔孟学徒,他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名士的典范。他进行的改革措施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官制、法律、税收到音乐、历法、度量衡无不囊括。而且,王莽的改革条款十分详细,甚至可以用“优秀”来形容,后人甚至将其比喻成最早的“社会主义改革者”。王莽的改革初衷、改革目标都是正确的,都是为了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他本人居于最高统治地位上,又有众多宿儒智士相支持,可改革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对百姓干扰过多。王莽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期望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道德至盛”,他期望社会能按着理想化的路线发展,很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失败了,失败得很惨。

古人有很多提倡这种顺应事物规律、无为而治、无言而教的论述。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无不抨击、揭露了过分干扰对事物本性的破坏。但到现在,这种违反规律的事也是层出不穷,他们无不是因为不能了解大道规律,肆意对事物发展进行曲解、干涉造成的。“人定胜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激发个人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业绩,但一旦“想”得过度,这就会成为一种病态的妄想,不仅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也必将严重损害个人的发展。所以只有顺势而为,依道而行,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自身与外部的统一,大可以正确治国,小可以无忧安身。

","gnid":"9551d418398768a3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6f87403e780ee9b.jpg","width":1280},{"desc":"","height":12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225ab77d39ef9ce.jpg","width":1280},{"desc":"","height":255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12efac16368cc8a.jpg","width":996},{"desc":"","height":"16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587c3c351eb56bf.jpg","width":"1080"},{"desc":"","height":22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2545132f9a93d7c.jpg","width":1108},{"desc":"","height":210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14d695a7ead70a0.jpg","width":744},{"desc":"","height":15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e0b854d0f75b8c6.jpg","width":1080},{"desc":"","height":15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d713d486fedd791.jpg","width":1080},{"desc":"","height":207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0364d86f4d36977.jpg","width":1079},{"desc":"","height":164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c1b46322b9cdf9b.jpg","width":1196},{"desc":"","height":9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37a6a0467446b16.jpg","width":128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330575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3680a0e07243f867a2a5737298d93c03","redirect":0,"rptid":"786866fd00490189","rss_ext":[],"s":"t","src":"大国文化","tag":[{"clk":"kculture_1:儒家","k":"儒家","u":""}],"title":"著名书画家翟登绪(和为斋主人):中国传统哲学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组成的

老子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是什么意思
老子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的意思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译文为: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意思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译文,自解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自解】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自解...

《道德经》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让他人收敛,必须坚定地使他扩张,依其特性好张,让他自己感到力量不足,而又想扩张,不以伤害他,不借用外在形象,物壮则老,让他自己感到力不从...

《道德经》36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一部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想要收紧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强大它,想要废除它,必先兴旺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单从文字上看来,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里所讲的内容就是阴谋之道,但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或解读...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得之,必...
道德经 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 必固张之 是什么意思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严可均曰:“翕之”,河上作“■之”,王弼作“○之”,简文作“歙之”,又作“给”。“必故”,各本作“必固”,下三句皆然。谦之案:作“翕”是也。傅、范皆作“翕”。范曰:“翕,歛也,合也,聚也。王弼同古本。”是王本亦作“翕”,今本作“歙”。释文...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想要收敛、合上,首先要打开、张开;想要减弱、削弱,则需先让它感觉强大;想要彻底废掉,则需让...

目标与方法如何配合一一《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赏析
一、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二、注释 1.歙:敛,合。与“张:扩张,放纵”相对。2.固:暂且。3.取:一本作“夺”。4.与:给,同“予”...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什么意思...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思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

只界19598092713问: 将欲翕之 必固张之 什么意思 谁能用简单文字解释 谢谢你. -
洞口县脂清回答: 翕,合也,引申为,捉拿;张,开也,引申为,放开;大意就是,想要捉住(人或物),一定先要放了.这是一种策略,一般常理就是你放了别人,别人肯定不会怀疑你再次捉他.这时候再出其不意捉拿就顺当了.和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擒故众等意思差不多.

只界19598092713问: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全文 -
洞口县脂清回答:[答案] 《老子》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只界19598092713问: 怎么理解与应用“将欲拾之,必古张之”? -
洞口县脂清回答: 将欲拾之, 要想使它收敛, 必古张之. 必须故意扩张它.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讲的是一种荡秋千式的局势推动术——“取与之术”的玄妙性、有效性;认为懂得施行“取与之术”是行为者灵动因应的内明境界的外在表现,也是柔...

只界19598092713问: 老子 说 将欲翕之 必固张之 固字何解也 -
洞口县脂清回答: 【将欲翕(xī)之,必固张之;】“翕”,音吸,收敛之意.“固”,副词,姑且、暂且的意思.“将欲翕之,必固张之”,这两句是说,自然界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是将要在吸聚、收敛之前,必然先要暂时扩张它.世间事理亦同.凡事尚在...

只界19598092713问: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得之,必固予之. -
洞口县脂清回答: 语出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六 章 简单的解释这句话是:要收敛的,必先张驰一下.要削弱的,必先加强一下.要废弃的,必先兴起一会 儿.要夺取的,必先让与一点儿.这是微妙的亮光. 下面是具体的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 严...

只界19598092713问: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 ”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
洞口县脂清回答: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理解:阴阳冲突.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比如:想要让弹簧收缩,你不如把...

只界19598092713问: 为什么“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摘自《老子》第三十六章的一句话,大意其实很... -
洞口县脂清回答:[答案] 这句话意思是: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老庄哲学在今天有很多是值得学习的,但并不是照这样做就对啊,不是有什么养虎为患、先下手为强么.但...

只界19598092713问: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
洞口县脂清回答: 在这句话中,读四声更好,音韵和谐,充分体现诗化之思.和它同位置的“弱”“废”都是四声.楼上的人说得很有道理.

只界19598092713问: 求解鱼不可脱于渊是何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 -
洞口县脂清回答:[答案] 池鱼思故渊 渊的意思就是河流或者湖泊 从相形字上看 渊有三点水 明显就是有水的地方 意思就是做事情要有逻辑

只界19598092713问: 老子说的"微明"具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老子这... -
洞口县脂清回答:[答案] 的确“微明”有擒纵捭阖之意,其实原意本来就涉及人性,军事是衍生物.不过要深入理解,应从全文出发,并参考前人的注解.“微明”全段如下:“将欲弛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