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知识+五蕴

作者&投稿:势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蕴炽盛简介
在佛教的教义中,"五蕴炽盛"描绘了人生的苦谛,这五蕴分别对应色、受、想、行、识五种心理和物质的状态。首先,色阴炽盛象征物质层面的不调和,如同火焰燃烧般,引发了身体的疾病之苦。当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失去平衡,便产生了身心的痛苦。受阴炽盛关注的是感受和体验,我们对痛苦和快乐的...

五蕴六尘基本简介
在佛教的教义中,五蕴与六尘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个体存在的基础和经验世界的构成。首先,五蕴,又称为pan~ca-skandha或五阴、五众、五聚,是佛教分类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要素。"蕴"在梵语中意为积聚或类别。它将所有有为法(即暂时存在的现象)归纳为五类:色蕴(ru^pa-skandha),涵盖了...

五蕴皆空什么意思
五蕴皆空的意思是:五蕴是佛教中指的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现象,蕴是积聚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这五种身心现象是空无自性的,因为它们是无实有的,只是人们心理上的幻觉。拓展知识:具体来说,“空”有两层含义。首先,五蕴本身是空无实体的,因为它们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自...

五蕴六尘详细介绍
五蕴六尘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揭示了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以及引发众生苦厄的根源。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代表着身心内外的五种现象,其中色不仅指有形之色,也包括无形的思想活动。五蕴与六尘共同构成了众生轮回的舞台,是烦恼与解脱的双重载体。六尘分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

五毒五蕴是什么?
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呢?所谓六识身。也就是眼的识身,耳、鼻、舌、身、意之识身。这叫做识之身。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身。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集呢?所谓名色(名为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色则指物质肉.体)之集,就名叫做识之集。像如是的如实而知识之集。甚么叫做如实而知识之味呢?由于识...

什么是五蕴皆空?
其实整篇《心经》基本上都在讲这个。所谓”零的状态“,既不是有也不是没有,跟后面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一个道理。看得懂《心经》的,只要看到这完整的第一句,其实就能够看到其中隐藏的重要信息啦!“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
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

导读-五蕴与我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识:识知;觉知。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

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佛教术语,【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合称五蕴,【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的合称。延伸阅读: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龙刷13695674886问: 何为“五蕴”?
卓资县费舒回答: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

龙刷13695674886问: 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
卓资县费舒回答: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 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 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

龙刷13695674886问: 佛说五蕴六毒是妄,“五蕴六毒”具体指什么 -
卓资县费舒回答: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六毒:贪、嗔、痴、慢、疑、邪见. 五蕴介绍: 一、色蕴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

龙刷13695674886问: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
卓资县费舒回答: 一、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

龙刷13695674886问: 佛家的“五蕴皆空”中的蕴是什么意思?
卓资县费舒回答: 虽然我也念佛,但还没到可以解释佛法的地步,所以帮你百度了一下: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

龙刷13695674886问: 佛教中四谛、五蕴、十二因缘. -
卓资县费舒回答:(名数)观四谛一谛各有四种之行相,合为十六行相.(参见:十六行相)┌苦:(观此身是苦)│空:(观因缘所生故空.) ┌苦 谛─┤无常:(观因缘假成,故生灭无常.) │└无我:(观因缘假成,故无我体.) │┌...

龙刷13695674886问: “五蕴盛”是指什么? -
卓资县费舒回答: 佛宗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憎厌居,五蕴盛. “五蕴”是佛语,“蕴”也是梵文SKandha的意译. 佛教认为人身并无一个自我实体,只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即蕴)集合而成;再概而括之,则应是:人是由肉身与欲望组合而成.如此而来,五蕴盛为一苦,是很好理解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欲望”太盛而产生的苦恼.

龙刷13695674886问: 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 -
卓资县费舒回答: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

龙刷13695674886问: 五蕴皆空,指的是什么?
卓资县费舒回答: 在《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在这里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