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谢谢!

作者&投稿:戎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意声:好语声 ┌—有情名—┤ │ └—不可意声:恶语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意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意声:化人好语 ┌—有情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意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界 "十八界",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十八界:这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或说,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共十八界。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的出处很多,很多佛经都有说明,最详尽应该是《楞严经》,该经通过对世间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剖析,达到破妄显真,达诸佛理的目的。
*《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界
  "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十八界】
梵语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积蕴。换成科学语言,就是物质(色)、感觉(受)、反应(想)、言语行动(行)、思维(识)。由于“四大”统称为“色”,属于“五蕴”之一,因而“五蕴”包括“四大”。
所谓“五蕴之聚合”,就是指一切生命体(包括人类)无非一定元素(色)的组合,接触一定的环境(受),产生一定的反应(想),付诸一定的言行(行),形成一定的思维(识);然后又在思维的支配下,选择环境,实施言行,以求得到某种感受。如此循坏往复,便是整个生命过程。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不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及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尝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尝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再将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抄录如下:

一、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空义解释

何以要学空观?行者修四念处以空法,皆应观无常、苦、空、无我。因众生身中多著净颠倒,受中多著乐颠倒,心中多著常颠倒,法中多著我颠倒。经云世间众生有四颠倒,不净中有净颠倒,苦中有乐颠倒,无常中有常颠倒,无我中有我颠倒,行者为破四颠倒故当修空观。

《大般若经》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10)无始空、(11)散空、(12)性空、(13)自相空、(14)诸法空(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16)无法空、(17)有法空、(18)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曰:「诸法无量空随法故则亦无量,何以但说十八。若略说应一空,所谓一切法空。若广说随一一法空,所谓眼空色空等甚多,何以但说十八空。」答曰:「若略说则事不周,若广说则事繁。譬如服药,少则病不除,多则增其患,应病投药令不增减则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说一空,则不能破种种邪见及诸烦恼。若随种种邪见说空,空则过多,人爱著空相堕在断灭。说十八空正得其中。复次,若说十若说十五俱亦有疑此非问也。复次,善恶之法皆有定数,若四念处、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三毒、三结、四流、五盖等,诸法如是各有定数。以十八种法中破著,故说有十八空。」

《大智度论》问曰:「般若波罗蜜空,十八空为异为一?若异者,离十八空,以何为般若空。又如佛说,何等是般若波罗蜜,所谓色空、受想行识空,乃至一切种智空。若不异者,云何言欲住十八空,当学般若波罗蜜?」答曰:「有因缘故言异,有因缘故言一。异者,般若波罗蜜名诸法实相,灭一切观法,十八空则十八种观令诸法空。菩萨学是诸法实相,能生十八种空,是名异。一者,十八空是空无所有相,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有相,十八空是舍离相,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中亦舍离相。是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罗蜜亦不著相,以是故学般若波罗蜜则是学十八空。不异,故般若波罗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当学小方便门,欲得大智慧当学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门能得十八空。何者是方便门,所谓般若波罗蜜经读诵,正忆念思惟如说修行。譬如人欲得种种好宝当入大海,若人欲得内空等三昧智慧宝,当入般若波罗蜜大海。」

(1)、内空者内法,内法空。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无我、无我所、无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行者修四念处十二种观,所谓初观内身三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甚可厌患,净相不可得。净相不可得,故名内空。《分别功德论》索比丘乐空者,此比丘入屋解内空,出屋解外空。内空喻识,外空喻身。入屋达识空,出屋解身空。已了内外空,诸法亦如是。此比丘闻说空教戢在心怀,入屋见空即达身识。余比丘者,结尽然后达空,空心难获,贵其先得故称第一。

(2)、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色空者无我、无我所、无色法,声、香、味、触、法亦如是。行者既知内身不净,观外所著亦复如是,俱实不净。愚夫狂惑为淫欲覆心故谓之为净,观所著色亦如我身净相不可得,是为外空。

(3)、内外空者内外法,内外法空。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六根入六尘者),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行者若观己身不净或谓外色为净,若观外不净或谓己身为净。今俱观内外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净不可得,是名内外空。内外法无有自性,和合生故,是内外法亦不在和合因缘中,若因缘中无者,余处亦无。内外法因缘亦无,因果无故内外法空。

(4)、空空者,以空破内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行者先以法空破内外法,复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空三昧观五众(蕴)空,得八圣道,断诸烦恼得有余涅盘。先世业因缘身命尽时,欲放舍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问曰:「空与空空有何等异?」答曰:「空破五受众(蕴),空空破空。」问曰:「空若是法空为已破,空若非法空何所破?」答曰:「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法已空亦应舍,以是故须是空空。复次空缘一切法,空空但缘空。如一健儿破一切贼,复更有人能破此健人。空空亦如是。又如服药,药能破病,病已得破,药亦应出,若药不出则复是病。以空灭诸烦恼病,恐空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是名空空。复次以空破十七空故名为空空。」

(5)、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经》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诃衍经》说十方,十方相空,是为大空。问曰:「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答曰:「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故名为大,遍一切色故名为大。常有故名为大,益世间故名为大,令众生不迷闷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为大空。余空破因缘生法,作法麤法易破,故不名为大。是方非因缘生法,非作法微细法难破故名为大空。」

(6)、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著,以无实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虚诳。复次诸法中第一法名为涅盘,如阿毘昙中说,云何有上法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云何无上法智缘尽,智缘尽是即涅盘。涅盘中亦无涅盘相,涅盘空是第一义空。一切法不离第一义,第一义不离诸法实相。能使诸法实相空,是名为第一义空,如是等种种名为第一义空。

问曰:「若涅盘空无相,云何圣人乘三种乘入涅盘,又一切佛法皆为涅盘故说。譬如众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盘是第一宝无上法,是有二种。一者有余涅盘,二无余涅盘。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盘。圣人今世所受五众(蕴)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盘。不得言涅盘无,以众生闻涅盘名生邪见著涅盘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著故说涅盘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间,若著无则著涅盘。破是凡人所著涅盘,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复次,爱等诸烦恼假名为缚,若修道解是缚得解脱,即名涅盘,更无有法名为涅盘。」

(7)、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有为法空者,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问曰:「我、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应空,云何言有为法、有为法相空?」答曰:「若无众生法无所依,又无常故无住时,无住时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问曰:「有为法中常相不可得,不可得者,为是众生空,为是法空?」答曰:「有人言,我心颠倒故计我为常,是常空则入众生空。有人言,以心为常,如梵天王说是四大,四大造色悉皆无常,心意识是常,是常空则入法空。或有人言,五众(蕴)即是常,如色众虽有变化而亦不灭。余众(蕴)如心,说五众(蕴)空即是法空。是故常空亦入法空中。」

(8)、有为法无为法空者,行者观有为法、无为法实相无有作者,因缘和合故有,皆是虚妄,从忆想分别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凡夫颠倒见故有,智者於有为法不得其相知但假名,以此假名导引凡夫,知其虚诳、无实、无生、无作、心无所著。复次诸贤圣人不缘有为法而得道果,以观有为法空故。於有为法心不系著故。复次离有为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无为相者则非有为,但为众生颠倒故分别说。有为相者生灭住异,无为相者不生、不灭、不住、不异,是为入佛法之初门。若无为法有相者则是有为,有为法生相者则是集谛,灭相者则是尽谛,若不集则不作,若不作则不灭,是名无为法如实相。若得是诸法实相,则不复堕生灭住异相中,是时不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合不见无为法与有为法,合於有为法无为法不取相,是为无为法。所以者何?若分别有为法无为法,则於有为无为而有碍,若断诸忆想分别灭诸缘,以无缘实智不堕生数中,则得安隐常乐涅盘。

问曰:「前五空皆别说,今有为、无为空何以合说?」答曰「有为、无为法相待而有。若除有为则无无为,若除无为则无有为。是二法摄一切法,行者观有为法无常、苦、空等过,知无为法所益处广,是故二事合说。」问曰:「有为法因缘和合生,无自性故空,此则可尔。无为法非因缘生法,无破无坏常若虚空,云何空?」答曰:「如先说若除有为则无无为,有为实相即是无为,如有为空,无为亦空,以二事不异故。」

(9)、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如漏尽阿罗汉名毕竟清净。阿那含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不名毕竟清净,此亦如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十方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更无有余不空法,是名毕竟空。复次若人七世、百千万亿无量世贵族是名毕竟贵,不以一世二三世贵族为真贵也。毕竟空亦如是,从本已来无有定实不空者。有人言,今虽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尘,是等皆空,何以故?果无常因亦无常,如虚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尘等亦应如是。若是常不应生无常,若过去无定相未来现在世亦如是,於三世中无有一法定实不空者,是名毕竟空。

问曰:「若三世都空,乃至微尘及一念无所有者,则是大可畏处,诸智慧人以禅定乐故舍世间乐,以涅盘乐故舍禅定乐。今毕竟空中乃至无有涅盘,依止何法得舍涅盘?」答曰「有著吾我人以一异相分别诸法,如是之人则以为畏,如佛说凡夫人大惊怖处,所谓无我、无我所。复次有为法有三世,以有漏法故生著处,涅盘名一切爱著断,云何於涅盘而求舍离。复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毕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毕竟闭三善道,若取声闻证者毕竟不得作佛。毕竟空亦如是,於一切法毕竟空无复有余。」

问曰「一切法毕竟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三世十方诸法乃至法相、法住必应有实,以有一法实故,余法为虚妄。若无一法实者,亦不应有诸虚妄法是毕竟空?」答曰:「无有乃至一法实者,何以故。若有乃至一法实者,是法应有若有为若无为。若是有为,有为空中已破,若是无为,无为空中亦破。如是世间、出世间,若世间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已破,若出世间第一义空已破、色法无色法、有漏无漏法等亦如是。复次一切法皆毕竟空,是毕竟空亦空。空无有法故亦无虚实相待。复次毕竟空者破一切法令无遗余故名毕竟空,若小有遗余不名毕竟,若言相待故应有是事不然。」

问曰:「诸法不尽空,何以故?因缘所生法空,而因缘不空。譬如梁椽因缘和合故名舍,舍空而梁椽不应空?」答曰:「因缘亦空因缘不定故。譬如父子,父生故名为子,生子故名为父。复次最后因缘无所依止故,如山河树木众生之类皆依止地,地依止水,水依止风,风依止虚空,虚空无所依止。若本无所依止,末亦无所依止。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毕竟空。」

问曰:「不然!诸法应有根本,如神通有所变化,所化虽虚而化主不空。」答曰:「凡夫人见所化物不久,故谓之为空。化主久故谓之为实。圣人见化主复从前世业因缘和合生,今世复集诸善法,得神通力故能作化。如般若波罗蜜后品中说,有三种变化,烦恼变化、业变化、法变化(法法身也),是故知化主亦空。」

(10)、无始空者,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因缘有,前世复从前世有,如是展转无有众生始。法亦如是,何以故?若先生后死则不从死故生,生亦无死。若先死后有生则无因无缘,亦不生而有死。以是故,一切法则无有始如经中说。佛语诸比丘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破是无始法故名为无始空。

问曰:「无始是实不应破,何以故?若众生及法有始者,即堕边见,亦堕无因见,远离如是等过故,应说众生及法无始。今以无始空破是无始,则还堕有始见。」答曰:「今以无始空为破无始见,又不堕有始见。譬如救人於火不应著深水中,今破是无始亦不应著有始中,是则行於中道。」

问曰:「云何破无始。」答曰:「以无穷故,若无穷则无后,无穷无后则亦无中。若无始则为破一切智人,所以者何?若世间无穷,则不知其始,不知始故则无一切智人,若有一切智人不名无始。复次,若取众生相,又取诸法一相、异相,以此一异相从今世推前世,从前世复推前世。如是展转众生及法,始不可得,则生无始见。是见虚妄以一异为本,是故应破。如有为空破有为法,是有为空即复为患,复以无为空破无为法。今以无始破有始,无始即复为患,复以无始空破是无始,是名无始空。」

问曰:「若尔者,佛何以说众生往来生死本际不可得。」答曰:「欲令众生知久远已来,往来生死为大苦,生厌患心。如经说,一人在世间,计一劫中受身被害时,聚集诸血多於海水,啼泣出泪及饮母乳皆亦如是。积集身骨过於毘浮罗山,譬喻斩天下草木为二寸筹,数其父、祖、曾祖,犹不能尽。又如尽以地为泥丸,数其母及曾祖母犹亦不尽。如是等无量劫中,受生死苦恼,初始不可得故,心生怖畏断诸结使。如无常虽为边,而佛以是无常而度众生。无始亦如是,虽为是边亦以是无始而度众生。为度众生令生厌心,故说有无始非为实有。所以者何?若有无始不应说无始空。」

(11)、散空者,散名别离相,如诸法和合故有,如车以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五众(蕴)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若别离五众(蕴),人不可得。问曰:「若如是说,但破假名而不破色。亦如离散辐辋可破车名,不破辐辋,散空亦如是。但离散五众(蕴)可破人,而不破色等五众(蕴)。」答曰:「色等亦是假名破,所以者何。和合微尘假名为色故。」问曰:「我不受微尘,今以可见者为色,是实为有,云何散而为空。」答曰:「若除微尘,四大和合因缘生出,可见色亦是假名。如四方风和合扇水则生沫聚,四大和合成色亦如是。若离散四大,则无有色。复次是色以香味触及四大和合,故有色可见。除诸香味触等更无别色。以智分别各各离散,色不可得。若色实有,舍此诸法应别有色,而更无别色。是故经言所有色皆从四大和合有,和合有故皆是假名,假名故可散。

问曰:「色假名故可散,四众(蕴)无色云何可散?」答曰:「四阴亦是假名,生老住无常观,故散而为空。所以者何,生时异、老时异、住时异、无常时异故。复次,三世中,观是四众(蕴)皆亦散灭。复次,心随所缘,缘灭则灭,缘破则破。复次,此四众(蕴)不定随缘生故。譬如火随所烧处为名,若离烧处火不可得。因眼缘色生眼识,若离所缘识不可得,余情识亦如是。如经中说佛告罗陀,此色众(蕴)破坏,散灭令无所有。余众亦如是,是名散空。复次,譬如小儿聚土为台、殿城、郭闾里、宫舍,或名为米或名为面爱著守护,日暮将归,其心舍离,蹋坏散灭。凡夫人亦如是,未离欲故於诸法中生爱著心,若得离欲,见诸法皆散坏,弃舍是名散空。复次诸法合集故各有名字,凡夫人随逐名字生颠倒染著。佛为说法当观其实,莫逐名字,有无皆空。如《迦旃延经》说,观集谛则无无见,观灭谛则无有见,如是种种因缘是名散空。

(12)、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


五蕴皆空是什么境界
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

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
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照见五蕴皆空】照是用我们内心本来具足的智慧,照见我们身体内的色受想行识,只有达到五蕴皆空的时候,我们才能超越一切苦海,才能渡一切苦厄。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表的就是...

五蕴并不是真正的「我」
可以说,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五蕴所致。唯有「涅槃寂静」才是永恒之乐佛法所说的「人生是苦」,就是针对这个有漏生命体而言。当然,在我们的感受中,还是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当欲望得到满足,我们会感到快乐。可当条件发生变化,快乐很快会转为痛苦。就像我们饥渴难耐时,...

什么是佛学的五蕴皆空 解释: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生灭垢净增减, 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 这也就是苦厄, 所以佛在此教诫, 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 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其体性原本寂然, 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回心经正文[注十二]是故,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 都是因缘和合, 虚妄而生...

佛学名词,何谓“六识”?何谓“五蕴皆空”?拜托各位大神
二、受蕴,有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感受。三、想蕴,想就是想像,于自己所喜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四、行蕴,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五、识蕴,即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五蕴...

请教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中意识有什么区别
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

佛教中的"色"和"法"区别是什么?
【色】色,在佛教中,指的是有形质的物质世界。它包括内色,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即色、声、香、味、触五境;显色,如青、黄、赤、白等颜色;表色,指身体动作如取、舍、伸、屈等;形色,即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色是佛教“五蕴”之一,是佛教徒修行所要观照的对象...

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阿赖耶识即灵魂属于五蕴中的识蕴。灵魂不是永恒...
阿弥陀佛,阿赖耶识不是五蕴中的意识,五蕴中的意识是第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未那,阿赖耶)阿赖耶识是第八识。师兄说灵魂永恒存在的问题,这个不能立刻回答,因为佛教没有说过“灵魂”这个词,佛教用“神识”“阿赖耶识”“本性”“自性”“法身”“真心”来指众生的第八识,灵魂是我们...

有谁知道五蕴的流转顺序不
不得去追究哪一个是初开始哪一个是终结,因为一切是以无始劫升起的。就像本师释迦牟尼佛对因果的教戒一般不应深究哪一个是开始。这不是成佛之前能透彻的,也对学佛取果无益。以上是佛对弟子的教言,佛门弟子不可不察。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

请问概要的说,佛教主要在讲什么?佛教和基督教、儒教等(也都在教人行 ...
所以,佛教和基督教、儒教等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督教、儒教等,不能断我见,不证五蕴虚妄,不具有解脱的功德;基督教、儒教等都不能超越第6识意识境界,不能洞察诸法的真正起源第8识如来藏心,故不能通达世界诸法最后的真实。而这二者,都只有在佛教中可以成办;而且佛教含摄了基督教、儒教等(在...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学基础: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 -
刀标凯妮: 外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应的六种对境,也是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六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

万宁市19255618481: 什么是佛家五蕴
刀标凯妮: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指的哪六根?六尘、六识指的又是什么? -
刀标凯妮: 六根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 】《佛学大词典》: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它指五种感觉器官,和反应能动能力,为十...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说的“六根”、“六尘”和“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
刀标凯妮: 六根: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对“四大皆空”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

万宁市19255618481: 请问佛教五欲六尘是那些?名闻利养应如何理解?
刀标凯妮: 五欲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佛法讲五蕴 并不是五欲,故应问五蕴.六尘属于十八法界里的内容, 就一并回答十八法界了. 什么是五蕴? 五蕴包括:色、受...

万宁市19255618481: 五蕴六尘具体是指什么? -
刀标凯妮: 佛教术语,【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合称五蕴,【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的合称.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家的“六尘”指什么? -
刀标凯妮: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家常说“六根清净”六根指的是什么? -
刀标凯妮: 什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语中,六根清净的六根是指什么? -
刀标凯妮: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

万宁市19255618481: 佛门的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 -
刀标凯妮: 1.【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