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蕴与我

作者&投稿:娄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读:五阴与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识:识知;觉知。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恒常不变的「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身体是「我」:身体就是恒常不变的「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身体异「我」:身体之外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以为「识」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身体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身体之中,或是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造物主(大我)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却又不是物质。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

佛陀则发现五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著年纪的增长,身体内所有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若想要深入了解五阴相关的法义,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等「阴相应」的内容。

---------------------------------------------------- 

【五蕴】

或译作五阴、五众。阴是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

佛分析众生时习惯使用五蕴这个词汇。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个。

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受:感受。受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麽概念、语言。

想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形成的形象。比如眼看物体时物体的反光投影到眼底与眼根(视神经感知器)接触同时产生眼识,在眼识产生物体形象时是眼识的想(并非思想),其它五识的“想”同理。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行是除了受和想之外的所有心理活动。

识:识知;觉知。识就是心识是精神的主体,是了别,根据所了别的对象不同分为六种。其中了别光线色彩形状等等色尘的是眼识;了别声尘的是耳识;了别香尘的是鼻识;了别味尘的是舌识;了别触尘(冷热滑涩等等触觉)的是身识;了别法尘的是意识。

五阴有以下特性: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苦:受到逼迫。

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

非我:不是「我」。

既然五阴都有无常、苦、空、非我的本质,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五阴,又称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因为感官的功能是一系列的累积作用而来。初学者常无法将五阴衔接得很好,例如认为色(有个蛋糕)受(眼根看见蛋糕)想(意根浮现蛋糕好吃)行(动手拿来吃)识(舌识的确好吃),但这样子的五阴解法对于实修比较没有直接的帮助,也没有把握住「积聚」的根本意涵。因为在这种解法下,看见蛋糕和其它的动作反应分属不同的感官、分属不同的时间点,而不是同个感官的五阴积聚。

佛陀教导我们分析的五阴,则是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以「识别到热」为例,当环境的温度升高时,是四大中的火大增加,这时人的身心反应可对应到五阴:

身根(皮肤)接收的色:温度上升。

身识:产生触觉,识别是热。

身触生受:感受热能(若过热,会不适而有苦受)。

身触生想:对热取相(只量热能,不量光线、声音等境界)。

身触生行:产生反应。

这一系列的累积就是五阴,因此而能识别到热。

身识只是单纯的觉知温度,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温度的高低、意触生行加以思维造作,因此意根缘生的五阴也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如果此时对于温度不执著,就不会因温度上升这个现象而有后续的身心造作。

佛经中常说的“修厌”“厌离”并不是厌世、起嗔心,而是不黏着,不起贪心的意思。

非我-不是我 ;不异我-不是我所有;相在-我和我所的大小关系、包含关系;


什么是佛家五蕴
〔色〕--色法--物质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等,都是无情...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二、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

佛教的“诸法无我”是什么意思
它没有改变,叫做“常”。“一”既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不可以有两个。世间人认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称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于老了还是那个我,所以它不变,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

佛教说:人的精神内没有“自我”,五蕴中也没有“自我”,但是佛教中阿赖 ...
佛教只要不被勉勉强强的写出来就没有自我矛盾的地方,精神力量强大的人的确可以从意识上屏蔽肉体的痛苦,中文有时候不太容易表达清楚一些东西,所谓人的精神内没有“自我”,五蕴中也没有“自我”,这个估计也是释义不清,自我意识和我的肉体是不同的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佛教说要放下“我执”,有很多...

佛教说的五蕴中的色,是心灵之外的山川身体,那这个心灵和人我执所说...
是这样的,身体在生住异灭,哪怕是投胎转世,不变的那个心,佛家叫第七识,也可以说是根本我执,第七识通过身体来看、走、听、嗅、思考,这个思考我们称之为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凡夫以为的“我”。阿罗汉明白五蕴皆空,破除了色受想行蕴,识蕴没有破,实际上证得了第七识,认为这是真我。五蕴...

佛教说的五蕴中的色,是心灵之外的山川身体,那这个心灵和人我执所说...
就是有五蕴身心的智慧生命体。身体是生命的存在表现形式,心是对这个存在形式形象的描述,两者是一个整体,是一不是二。不是说离开这个身体还有一个单独的心存在。那样的话就成了有神论。是佛法所破斥的。人们对这个五蕴身心的执着叫人我执。因为五蕴身心是时刻生灭变化的,所以五蕴不是智慧生命的根源...

五蕴中的想蕴和识蕴有何区别?
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即是了别...

神我的佛学词典解释
七、众数,于五蕴法中,我有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八、人,于五蕴法中,我为能修行的人,与不能修行的人不同;九、作者,于五蕴法中,我有能力作各种的事;十、使作者,于五蕴法中,我能使投他人;十一、起者,于五蕴法中,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二、使起者,于五蕴法中,...

什么是五蕴
佛说五蕴,就是破除众生主观上妄执“实我”的一柄锋锐的宝刀。如《论》问:“以何义故,说蕴处界等?对治三种我执故——所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如其次第。”说蕴,就是封治一性我执的。执我与蕴性为一,非离蕴有我,亦非我居蕴中;说名“一性我执”,也就是“蕴即是我”的意思。 云何得以...

什么是五蕴?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五蕴的意义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

洮南市17766768711: 五蕴与我是什么关系? -
包狗欧瑞: 如杂阿含经中说:“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作是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告诉比丘们说:很好!很好!能知道自己过去对色蕴...

洮南市17766768711: 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
包狗欧瑞: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 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 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

洮南市17766768711: 什么是佛家五蕴
包狗欧瑞: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洮南市17766768711: 我执与法执是什么意思?何为执?五蕴是哪些?何又为蕴? -
包狗欧瑞: 我执,就是执着与肉体的我,相信自己眼、耳、鼻、舌、身给你的信息和自身的判断.岂不知那是识心的分别、执着,一切为假象.法执,就是修行一段时间后,对于佛法的执着,认为有一个法可以得到.把佛法固定在一个相上,从而迷失自性.执,就是执着,紧紧抓住不放,就与佛法的圆融相违.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他们都与我执有关,一切烦恼和痛苦来源于此.蕴,可以理解成“集合”.

洮南市17766768711: 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 -
包狗欧瑞: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

洮南市17766768711: 如何做到佛教的五蕴归空? -
包狗欧瑞: 五蕴色受想行识,生命的五种状态.色是身体,受想行识是心.五蕴,也有称作五阴,意思是覆盖,遮覆.那么,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生命状态,到底遮覆了覆盖了什么才成为蕴或阴?如果没有可以遮覆的主体,就不能成为五蕴,比如说植物,某...

洮南市17766768711: 佛教无我的道理 -
包狗欧瑞: 佛教中所指的无“我”,这里的我不是指没有一个可以分辨出来的人,而是指五蕴之内,之外都没有主宰,整个生死流转中也没有自在天存在.这是佛教当中无“我”的“我”的含义.而无我,成佛的是谁?无我修行的是谁?或者说既然无我,...

洮南市17766768711: 我执与法执有和区别?? -
包狗欧瑞: 这位师兄,法安!先说下“我执”、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若无我者,则一切皆无.因见有我,故曰我见.因有我相,故曰我相.执为有我,故曰我执.“我执”主要有三:一、我见:五蕴和合之身心,以为有常,谓之我见.亦曰人见...

洮南市17766768711: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
包狗欧瑞: 一、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

洮南市17766768711: 无我是什么意思? -
包狗欧瑞: 佛家认为,人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永恒不变的我,也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和名法,一直都在不停地生灭着,没有不生灭的东西,也没有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无我,又叫非身、非我.南传上座部佛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