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作者&投稿:尧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
十八界---六识(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十二处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佛教重要的理论范畴,合称“三科”。“蕴”也作“阴”,《俱舍论》谓“聚义是蕴义”,即是“积聚”的意思。佛教认为, 有情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积聚构成的,称为“五蕴”。

佛教词语蕴处界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佛教词语蕴处界的意思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又作五阴)包括色、受、想、行、识,是众生的心身;十二处包括六根对六尘之处;十八界则是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被称为三科。简单来说,五蕴是构成众生身体和心理现象的元素,十二处是描...

三科的详细解读
十二处是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十八界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关于蕴处界的体性,五蕴因为以积聚为性,所以唯是有为,如《俱舍...

在线佛教词典怎么解答“蕴处界”
《佛学大词典》:蕴处界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论卷一载,系为有情之愚、根、乐等而分别说蕴处界三科。愚,或愚于心所、色法,或愚于色心二法,为愚于心所者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说十二处,为愚...

一切法的内容分类
在佛典中,‘一切法’的内容分类,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指原始佛教所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⑴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蕴。蕴,旧译为阴,那取内不扬之义,即积聚之意。色,指有形相、有质碍的物质。受,指苦乐等感受作用,由接触客体而起的情绪反应。想,指对客体对象所呈形相的收...

法的三科
大小乘都承认的分类法,即把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十八界。1、五蕴。即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的集聚。色,即物质世界,对人来说是指身体及肉体的物质性;受,即感受;想,即表象作用(认识获取境的特征);行,即意志(除想受心所以外的心所有法);识,即认识、了别(了达...

三科详细解读
十二处涵盖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法,而十八界在十二处基础上,增添了意识界。它们都具有依他性和圆成实性,但不包括遍计所执性。在体性上,色蕴通假实,大种是实,造色则通假,如色尘中的青、黄、赤、白等色实为色,其余则为假。其他感官的受、想、触等也有类似区分。受蕴和想蕴...

十二处十八界是什么意思
3、所谓“十八界”,就是在“十二处”的“内六处”(六根)、“外六处”(六尘)之外加上“六识”构成十八种法,称为“十八界”。《俱舍论》谓“种族义是界义”,也就是说,“十八界”是指一切万法可分为“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种诸法种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关系如下:1...

杂阿含21经 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一切法就是宇宙中一切存在。小乘对于法的归类是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何谓“十二处”“十八界”?
十二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再加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法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根尘相对便生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锻旺18368994413问: 十二处十八界是什么意思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十二处十八界是指佛教中的十二处和十八界.十二处即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六根是能对色声香味触法产生感觉的六个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又称六种认识功能.六境指认识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法的含义与前相同).六识则是前...

锻旺18368994413问: 何谓“十二处”“十八界”?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十二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再加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法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根尘相对便生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锻旺18368994413问: 什么是佛家五蕴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锻旺18368994413问: 有谁可以释义的?!有奖~~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色受想行识,是五蕴,已如上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合称十二处.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蕴处界在佛教中称曰三科,是对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所作的三种不同形式的...

锻旺18368994413问: 十八界的最后是意界还是意根界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十八界的最后是意识界."十八界", 即"六根"、"六尘"、"六识"三者.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或说,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俱舍论》卷一:“法种族义是'界'义……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放光》译出后,'事数'比较完备了,如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说明.”

锻旺18368994413问: 如何正确背诵《般若波罗密心经》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之文字分段参考、注释及读音 [##之间内容为注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受想行识...

锻旺18368994413问: 一个西方的哲学故事与佛法的联系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释迦佛在经典中常说的一句话:不可思议.真如或称佛性,无法用语言和现量思维表述.如果强用一种定性的思维试图“解释”,则越走越远,最终斥以“迷信”. 您最后所引佛偈“应作如是观”之观字,世尊告诫大家,不是仅仅“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电,要按教导的方法去实践,要入此观,使真如本性现前. 如果不入观,则言与所言、是与非是、智与迷信,尚是戏论. 那谟阿弥陀佛

锻旺18368994413问: 楞严经中五蕴的识与七大的识大区是什么?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识,与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中弥勒菩萨的识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讲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只是针对性稍有不同,前面讲识的本体,后面识大是发明圆通本根.

锻旺18368994413问: 为什么说“集法皆是灭法”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 有人认为:宇宙世界一切法皆是在刹那生起后即灭,之后刹那又生,而后刹那又灭,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并认为,这种现象就是佛法中所说的 “ 诸法有刹那生灭 ”,同时认为一切法都是处在这种 “ 刹那生灭 ” 之中的.这种认识是对佛法的一...

锻旺18368994413问: 佛法讲“所知障”与“烦恼障”为众生不能证道的两大障碍. -
陵水黎族自治县独活回答:妄言 不要拿网上看到的小故事,觉得有理就到处转发,这是不正确的. 佛法说:一切法由心想生.法是什么?大小乘都承认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十八界.1、五蕴.即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的集聚.色,即物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