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的佛教主张

作者&投稿:桓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的主张是什么?~

你要先知道“佛教”是什么意思:
佛教就是:佛学+教育

佛学:教人从善,从而快乐幸福。
教育:就是主动去教化他人

所以佛教的主张就是:自觉,觉人。(觉:觉悟、悟到)

提倡:智慧和慈悲;福慧双修。
宗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性恶说的明确提出,始见于隋代智顗的《观音玄义》。其重要论点是:一、善恶都是性德本具。性德本有,是因果根本。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即成解脱,究竟即成断德涅槃;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修得成就即是法身。了是显发,缘是资助;缘因资助了因,显发正因法身。缘了二因既具有性德善,也具有性德恶。二、修中善恶可断。一切法不出善恶,由性中善恶起作修中善恶,然后产生世出世法。修中善恶属于事用,才可论及染净逆顺。阐提是染逆之极,断修善尽;佛是净顺之极,断修恶尽。三、性中善恶不断,只是善恶的法门。诸佛向门而入,则修善满足,修恶断尽;阐提背门而出,则修恶满足,修善断尽。人有向背,门终不改。性既不可改,复不可断坏。四、佛和阐提的差异在达与染。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性恶,不为恶所染,因此永无复恶;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参阅宋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二)。
即修恶达性恶,是性恶说的根本理论。智顗对于“性”的解释是:性以据内,内性不可改。如竹中火性,虽然不可见,不能说没有。心也一样,具一切五阴性,虽然不可见,不能说没有。如果用智眼观察,就能知心具一切性(参阅《摩诃止观》卷五上)。这说明性是本具的理体,性恶虽是修恶的理体,不可改,不可断,但若能达于性恶,就可不为恶所染。智顗曾经着重指出了“达”的意义:善与实相相顺是佛道,恶与实相相背是非道。如果了达诸恶非恶而是实相,就是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如果对于佛道生著,不消甘露,佛道也就成为非道(参阅《摩诃止观》卷二下)。可见达性恶就是达实相,性恶也就是实相。
智顗曾在阐释“非行非坐三昧”中详细说明历诸恶修止观的要点,这就是即修恶达性恶的具体方法。善恶是相对的,相对的恶未可尽为观境,应当以显著的恶即与事六度相反的六蔽作为修止观的对象。善法修观,其蔽不息,当于恶中而修观慧。若蔽恒起,此观恒照。当知蔽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蔽息即法性息。常修观慧与蔽理相应,能于一切恶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破除作为六蔽根本的无明,显出法性,乃至诸佛,尽蔽源底(参阅《摩诃止观》卷二下)。他在阐释“观烦恼境”中并曾说到:“四分烦恼不得随,随则使人入恶道,复不得断,断则成增上慢。应当观烦恼暗即大智明,显佛菩提,惑则不来。”观的方法是三止三观:四分烦恼,体之即空,是体真止和入空观;观诸烦恼药病等法,是随缘止和入假观;观诸烦恼同于真际,是息二边止和入中道观。如果入恶无观,放心行不调事,是名大碍,何关无碍;是增长非道,何关佛道(参阅《摩诃止观》卷八上)。
这样,如果了达性恶,恶也就成了善。智顗在阐释“三法妙”中曾经指明了这一点:凡夫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烦恼性相和恶业性相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因为由迷明才起无明,如果解无明,即是明。又由恶有善,翻恶即善。恶即善性,未即是恶;遇缘成事,即能翻恶。如竹有火,火出还烧竹;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因此即恶性相是善性相(参阅《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宋代智圆曾经更明白地说:“性中之恶,恶全是善。理体无差,岂应隔异?”(《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二)
按照智顗以前弘地论师等的见解,佛断恶种子尽,只作神通现恶化度众生。智顗认为作神通现恶是作意起恶,不是不可思议理,能任运应恶,这与外道无异。他的意见是:佛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还能起恶,同一切恶事化度众生。但是这种起恶跟一般的起于修恶不同,虽起于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因此他在说明佛“修恶不得起”之后,接着就以“不染故不起”作为它的解释(参阅《观音玄义》卷上)。这一意义,就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就是不断烦恼入涅槃(参阅《请观音经疏》)。
唐代湛然对性恶说也曾加以阐明,他特别注意到防止性恶与实恶的混淆。他指明以达恶为善也必须离恶。如《华严经》中婆须密多得菩萨离欲际法门,能化所化并是因欲而得离欲。对于恶法修观,是由于恶可改,起意义在于不可恣恶和存恶。例如对于贪欲修观,即是以观推究,令欲破坏。既经四句推检,能使贪欲泯然,但有妙观,无复贪欲。因此而使欲转为智,智能进道,运至涅槃。他说明从事来看,六蔽有起息,法性无起息;从理而说,俱无起息。因此六蔽和法性,其体不二,终成绝待,无蔽无性,亦无起息。若得此意,就能但观贪欲即是法性,而得性空和相空(参阅《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四)。这明确显示了修观能息六蔽,使之转而为智,因而有破恶和达性的功能。
宋代知礼对性恶说曾力加阐扬,他建立性恶说为天台宗义的特点,认为性中具善,诸师亦知;性中具恶,他皆莫测(参阅《观音玄义记》卷二)。他揭示性恶说的要义在于智照和无作,破斥了山外认为性恶无消伏义的说法。这就是说:众生本来未曾离恶,初心人创心修观都从见思发端,由于藏通别三教不谈性恶,见思不即理性,既非性恶,定为能障,必须别缘真中二理,别修观智,才能破此见思惑心,显出本有常住之体。这样就有了能缘所缘和能破所破,惑智对待,境观不忘,因而成为有作之行。圆教既谈性恶,见思即是理性,惑既即是性恶,只用此惑而为能观;惑既为能观,又复为所观,一心三观,圆顿十乘,更非别修,当处绝待,岂非性德之行。这样还有什么能缘所缘和能破所破,非但所观无明是与法性体性不二,而且能观观智即是无明。能所一如,境观不二,才能初心即修中观,造境无不真实,成为无作之行(参阅《释请观音疏中消伏三用》、《对阐义钞辩三用一十九问》、《绛帏问答三十章》第二十五问、《教门杂问答七章》第一问)。
知礼又以此义阐释烦恼即菩提,反破当时禅者讲者以天台所说同于禅宗达摩门下尼总持和道育断惑证理翻迷就悟的见解。他的主要论点是:烦恼生死既是修恶,全体即是性恶法门,所以不须断除和翻转。天台所明“即”义,直须当体全是。不是二物相合,因此不同于尼总持的断惑证理;也不是背面相翻,因此不同于道育的翻迷就悟。又既烦恼等全是性恶,也不可以说是一向本无。由即而论断,就无可灭;由即而论悟,就无可翻。圆教佛法界是十法界互具,所以不须坏九法界或转九法界。圆教所论断证迷悟,只从情和理两方面来看:情着则十法界俱染,有惑可断,为恶所迷;理融则十法界俱净,不断而证,了迷即悟(参阅《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宋可度《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卷一、宋宗晓《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天童四明往复书”)。
知礼又以性恶理论阐释忏法中的无生忏。一切罪相无非实相,十恶、五逆、四重、八邪都是理毒的法门和性染的本用,以此为能忏,即此为所观,惑智本如,理事一际,能障所障皆泯,能忏所忏俱忘,终日加功,终日无作。这样就是最上第一忏悔,能了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参阅《修忏要旨》)。
知礼详尽阐发了即修恶达性恶的一家大旨,也同时对性恶和修恶作了严格的区分。他曾指明:性恶跟性善一样,都是体具微妙法门清净功德,与《大乘起信论》中所说“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等更无少异。至于一切世间生死烦恼妄染之法,都是修恶,虽全性起而违于性,故须永灭。因此在证会时,修恶虽尽,性恶常存(参阅《答日本国师二十七问》第二十三问)。
元代怀则继续发扬了知礼的论点。他在《天台传佛心印记》里首先谈到:“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他认为诸宗不知性具恶法,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因而必须翻九法界修恶,证佛法界性善。这是独标清净法身,都不出于但中之义,从四教说偏属别教,未可称为圆顿心印。他举出《摩诃止观》所明十乘妙观观于十境,一一皆成圆妙三谛,显示了九法界修恶当体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法界性善。用这样的绝待妙法作为观体,才是终穷究竟极说,也就是佛祖正传心印。
他对于即修恶达性恶的见解,也发挥了智顗和知礼的观点。迷情须破,法不可破。因此用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观,达此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或法界,相相宛然,事理本融。既然情消理显,修恶就不属所破而属所显了。既达性恶,就无修恶可论,可以说修恶断尽。修恶既即性恶,也可以说修恶何尝断。因此,断与不断,妙在其中。佛达性恶,广用诸恶化度众生,乃是妙用无染,表现为性恶法门。性恶法门无染碍之相,而有性具之用。这种性具的妙用,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体用不二。别教行人不达性中具恶,如淳善人被无明所牵,就会造恶。
他曾论及性善恶和修善恶的划分界限。善恶相对,可以从十法界次第迭论:六法界为恶,二乘为善;八法界为恶,菩萨为善;九法界为恶,佛法界为善。九法界为恶乃是恶之际,佛法界为善乃是善之极。上面说九法界修恶当体即是性恶法门,乃是就极而论。
明代传灯著《性善恶论》,更详尽地阐释了天台一家的性恶理论,主要是承继了知礼和怀则的说法。
他曾论及性和修的区别:台宗言性则善恶具,言修而后善恶分。性于善恶未形,本来还不应当以善恶论;但是以修而观于性,修既有善恶,性岂得无善恶?既然修中善恶可分,性中善恶无分,性恶就能任运摄得性善,而使性中善恶与修中善恶不同。修中善恶确然有升沉苦乐的差别,性中善恶则体具三德,皆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并没有升沉苦乐的差别。
他对于即修恶达性恶的解释是:性善性恶乃是真如不变之体,修善修恶则是随缘差别之用。正因为真如不变体中具有善恶二性,随缘时才能有善恶之用。世人日用根尘相对,凡起一念,必属一法界,一法界生起是事造,九法界冥伏是理具。事中九法界是全性恶以起修恶,事中佛法界是全性善以起修善,既全性起,有何一法不即佛法。九法界既从性恶以起修恶,修恶遍处即性恶遍处。而性恶融通,九法界性恶遍处即佛法界性善遍处。如能观修恶即性恶,就可以任运摄得佛法界性善。这正如同即波见水,即器见空一样,不须转侧以明此心而见此性。由此了三德性,离三惑染,顺理无作,就是圆教的称理圆修,也就是随净缘造成佛法界。这时佛法界现起,九法界冥伏,其实所具九法界毫无所改。因此,即修恶达性恶,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妙门,训人为善的大道。
传灯对于用恶度生的性恶法门,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就佛和菩萨分为究竟性恶法门,分真性恶法门,相似性恶法门和观行性恶法门,分别列举了降魔等等事迹。他说到性善法门是常,性恶法门是变,有时善不足以化度,就不得不施于恶。其实这里的恶只是以“不顺”为义,并非是真正的恶。例如降魔时,变魔逆境以为顺境,或变魔顺境以为逆境,用来恼乱其心,使之于恶得尽。因此,性恶法门乃是佛菩萨大权的能事,是称性施设的妙用,是慈善根力所现。他提出了建立性恶法门的五大因缘:一、理体本来具足善和恶;二、由恶照性,可以成修;三、果地圆证了十法界性,一无所改;四、果地能圆起十法界用,无谋而应;五、众生根性不同,菩萨度生必须有性恶法门,才能示现无量,或如《华严经》中婆须密多等以三毒而作佛事,把自己由修恶悟入性恶的法门用以利生,众生入道也必须有性恶法门,才能适应于由恶缘翻邪归正的情况。
性恶说的依据,从智顗所说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来看,是出于《大般涅槃经》南本卷三十二对于佛性有无的四句料简。怀则《天台传佛心印记》并曾指出此说通于诸大乘经,不过立名不同。如《华严经》中的十法界,迷则俱染,悟则俱净:《法华经》中的诸法实相,诸法是同体权中善恶缘了,实相是同体实中善恶正因,九法界十如是恶缘因,佛法界十如是善缘因,又如《请观音经》中的毒害,即是性恶。此外如性净性秽,理明理暗或常无常双寂之体,都是一体的异名。
智顗亲承陈代慧思,性恶说的渊源可以从慧思的著作里看到。《大乘止观法门》卷二曾说,如来藏具足染净有其二种:一是性染性净,二是事染事净。心体或净心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无明染法实从心体染性而起,由于无明体暗,不知从心而起,不知心性平等。因其不能称理而知,所以说它是违性。智慧净法实从心体净性而起,由于智慧明利,能知悉从心生,能知心性平等,因其称理而知,所以说它是顺性。这样,众生遇佛方便教化,随顺净心,就能证真如。又卷一说,众生和佛悉具染净二性,法界法尔,未曾不有。虽因熏力起用,先后不俱,染熏息而转凡,净业起而成圣;然其心体二性实无成坏。因此,就性而说,染净并具;依熏而论,凡圣不俱。大乘止观法门所用的名相和解释虽稍有不同,但是对于性恶说的要义都已经具备了。




佛教中的“十恶”最后一恶是
【十恶】身有三恶 一杀生 二偷盗 三邪淫 口有四恶 一妄语 二两舌 三恶口 四绮语 意有三恶 一贪欲 二嗔恚 三邪见 次诸烦恼结使而辨十恶者。以烦恼既是惑乱之法。能驱役行者心神。乃令触境颠倒。若纵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则动与理乖。故于三业所起。备有十恶也。通名恶者。恶以乖...

佛教中的五恶,五痛,五烧是啥意思?
1,五恶 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五痛五烧之苦果,五善得福德度世长寿涅_之乐果。2、五痛 依慧远大师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

佛教有惩恶的思想吗?
为己是恶,为众生是善。这是学佛者判断善恶的基本原则。而恒顺众生也是学佛者应该遵从的。所以,很多人认为,佛教对慈悲的强调可能会姑息恶行,罔顾众生。但是恒顺众生也是有一定的方便的,在不为己的前提下,在权衡众生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不可能坏人叫你去作恶你也顺从他的。这种看似两难,其实可以打一...

佛家五逆十恶是哪五个?
3、杀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无法可学。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故也。众生即当供养恭敬,以为种福之田,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律云:杀阿罗汉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4、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嗔恶之心,破其...

人们常说的十恶不赦,分别是哪十恶?
尽管各类佛教经典中十恶的具体恶行名称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但是所指向的内容却是一致的: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嫉妒、恚害、邪见,是佛主张必须戒行的大恶行。 在佛看来,恶行、恶业源于身、口、意三业,其中杀、盗、淫属于身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属于口业,嫉妒、恚害、邪见属于意业,所谓“身...

佛教里,善恶的意义在哪里?
若是关照一切本空 便渐入如来真心,这是离相的,,但若是因此坏事相,就堕地狱 拨无因果。所以虽然佛讲般若空性 讲不生不灭 这些是体, 也讲五戒十善 八关斋戒等等修行善法 这些是用, 即要悟体 还要依体起用,还是要修善戒恶, 但是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了 因为知道这些都是空花,实无所得。

既然善恶都是本体的作用与表现,为什么佛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_百度知 ...
因为, 一切都是因缘法, 人无一丝一毫的能令如是,不令如是 比如, 抽大烟, 会长贪欲,会痛苦不堪, 这个不管我们如何想不痛苦,都不可能, 因缘法使然。痛苦,就不会心安, 心不安,就不会净, 不净,就不会长智慧【障碍】所有的恶,都是大烟。而所有的善,都会让人喜、欢悦、一心、安。...

请问在佛教中“仇恨”属于“十恶”的范畴吗?
属于,属于“十恶”中的“嗔”十恶:杀、盗、霪、贪、嗔、痴、妄语、两舌、绮语、恶口 具体如下:由于身造者三:一、杀 杀谓杀害生命。二、盗 盗谓盗取财物。三、淫 淫谓淫狎行动。由于口造者四:四、妄语 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五、绮语 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六、恶口 恶口,谓骂詈恼...

惩恶扬善是佛家还是道家
二、道教的惩恶扬善 道教的主要思想是“道”,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础,强调道法自然、道生法、道法自然等理念,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清心寡欲、注重内在修养等方式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惩恶扬善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为难危难的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的到家名士也纷纷选择“道士下山...

关于佛教十恶
阿弥陀佛。佛视众生平等如子,不会因为孩子小不懂事,犯了错就不再理他,佛是不会烦恼的,更不会厌烦的。举报确有实证是违法犯纪的,不属犯戒。但这过程中应该是平和的,而不应该是憎恨,要对事不对人。不过若属个人恩怨,那是有过错的,不属犯戒。有微细果报。犯戒可忏,但不犯最佳。所以不...

阜平县17516654836: 在大乘佛教看来,性是罪恶的.
丘胥拜阿: 性无罪,妄念是非、不明因果、邪见妄行,成为众生自己恶业循环,成为生死地狱苦难报应.佛揭示生命因果实相真谛,为众生指明出离生死苦难趋向生命永恒自由幸福之路.生命功能是自然生命现象,自性觉悟自然把握生命幸福航向.如果不能觉悟自性,任意妄为,自然失去生命能力依据,成为生老病死苦难之源.生命幸福自由,还是生命苦难重重,皆是众生自己抉择.善恶唯心,是非执念皆外道逻辑,非佛家之言.

阜平县17516654836: 为什么说“人性本恶”? -
丘胥拜阿: 人的天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去恶扬善,就是修行.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

阜平县17516654836: 佛教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
丘胥拜阿: 性善论 所谓"我佛慈悲",又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认为人人都具有向善之心,作恶的人仅仅是业障蒙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恶人不再做恶就有佛性,如此大的包容心,自然能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阜平县17516654836: 佛教是如何看待“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
丘胥拜阿: 本性是不垢不净的,因此没有善恶.因为一念无明,产生了妄想、执着、分别心,才出现了善恶的分别.今生的善恶,缘于前生的因缘.

阜平县17516654836: 佛家对人性的判断是什么,是善,是恶,还是空? -
丘胥拜阿: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性的思考.孟子性善论.人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性既善,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如此之多的坏人?不能够守住本心,人遂与动物没有区别.所以孟子提出求放心作为修养之道.孟子也认为人具有自然情欲,耳之于...

阜平县17516654836: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何区别?他们对善恶有何看法,从背景角度说明? -
丘胥拜阿: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认为的"性本恶"实际上就是指的人来这世上是为上一世而赎罪

阜平县17516654836: 是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正确,还是老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正确?
丘胥拜阿: 孔子根本没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方面的话,老子也没说过“人之初性本恶”这句话.“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和概念,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孟子和荀子提出来的.性善论与孟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但“人之初、性本善...

阜平县17516654836: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时候的性恶论正确还是性善论? -
丘胥拜阿: 人类最初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