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善恶都是本体的作用与表现,为什么佛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作者&投稿:裔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为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地去奉行。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原文
《增一阿含》:‘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拓展资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对人在世间行为的指导。有两个方面,一是身语行为上,即身不行恶行,语不出恶言。相对的身体行为上应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助益的行为。语言上应说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有帮助的言音。二是心灵方面,内心常应保持与善相应的正念,远离损害恼乱国家人民及众生的恶念。
行善对现世利益不一定有助益,作恶对现世利益不一定有妨碍。驱导我们止恶行善的动力是什么呢?如果止恶行善反而让我们活的不好我们是否还要如此做?这句话与佛教中的三世因果观是有必然联系的。佛教认为作恶会留下不好的业力种子,从而导致未来生活的不顺利,而行善则会留下良好的业力种子影响未来的生活,从而使生活更加美满。因为这种因果思想,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实际是佛教的价值观。

这是唐朝白居易当年担任杭州市委书记兼市长时的故事。他听说市外有高僧,在树上搭建鸟巢修行,人称“鸟巢禅师”,于是前往请教。请教了不少问题,很具智慧。这是其中之一:
白问:请问大师,什么是佛教?
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给别人带来不利的事情不要去做,一切能帮助别人的事情都欢喜的去做。要想别人好,先自己做好,这就是佛教了!)
白:三岁小孩都晓得。(白居易显然觉得这个回答太浅显了)
师:八十老儿做不到!(但是尽管浅显,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够做到,那又是为什么呢?)
白居易是很聪慧的人(后来自号香山居士),马上悟到了不少。马上又问:大师,你住那么高,又是个鸟巢,不危险吗?
师摇头答:一点也不危险,比起你来安全多了!
白居易显然听不懂,拱手问:师出此言,何以教我?
师答:你居住高位,朝廷有人压制你,帮派之争;同僚妒忌你,设法排挤陷害你;属下的人艳羡你,一心想搞掉你好爬上来;天子耳根软,易听信谗言;外地虎视眈眈中原大地;难道你比我安全?
——于是,鸟巢禅师真正折服了白居易,白大人恭恭敬敬向禅师合十顶礼!

因为, 一切都是因缘法, 人无一丝一毫的能令如是,不令如是


比如, 抽大烟, 会长贪欲,会痛苦不堪, 这个不管我们如何想不痛苦,都不可能, 因缘法使然。

痛苦,就不会心安, 心不安,就不会净, 不净,就不会长智慧【障碍】


所有的恶,都是大烟。而所有的善,都会让人喜、欢悦、一心、安。


所以,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既然善恶都是本体的作用与表现,为什么佛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比如, 抽大烟, 会长贪欲,会痛苦不堪, 这个不管我们如何想不痛苦,都不可能, 因缘法使然。痛苦,就不会心安, 心不安,就不会净, 不净,就不会长智慧【障碍】所有的恶,都是大烟。而所有的善,都会让人喜、欢悦、一心、安。所以,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什么意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清净的,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当我们意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善恶之分时,我们就会产生善恶的动作和行为。这也说明了人的良知能够区分善恶,进而选择去做好事,去远离邪恶。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很冷漠,似乎...

佛教引人向善,可是善恶本是一体,那为什么还要向善?
善恶本一体,皆出自尔心;人心有二心,即真心与妄心;真心本善,妄心生恶,此妄心能时刻对外物生出贪嗔痴三妄念。修行者就是借善法调伏妄心,显露真心。1.救人是发善心,发慈悲心而为之;自是功德无量,因为这是在为自己种善因,日后会有善果。2.即便被救的人日后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对于那些...

结合《庄子》一书,谈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就是说小草杆和大木头,最丑的人和最美的人,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是没有差别的,用"道"这个本体去认识,都是等同的。 从今人视角出发,庄子的这种哲学把事物的规定性完全忽视,把"大小"、"美丑"、"善恶"等等完全看作是纯粹主观的东西。这样他就从美学的相对主义走到了美学上的主观主义,无疑是陷入了主观唯心...

为什么善恶好坏是离不开本体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四句教暇议
如“ 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 ”,一念知善知恶便是知,然而又夹杂去了,便是又不知了,所谓“ 吾辈通患,正如池面浮萍,随开随蔽 ”是也。 或许有人说,人人皆有良知,又因何随开随蔽?但应知道,有是本然的有,无却是实然的无。人人皆有良知,此是天之良知;随开,便是良知本自彰显,随...

阳明心学一二
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第二句———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

老子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翻译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引语] 截止本章,我们对老子的“道”,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
第一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因为无善无恶,所以它才是最高。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的无善无恶,实际上讲的是本心的自身的实在状态,是心本体,良知本体的一种自我的实在状态。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它就是一个未发之中。这种未发之中,你怎么去给它下判断是善...

阳明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四句教中第一句话,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把阳明心学说成是禅宗,因为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王阳明与慧能都是从心之本体上来说,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王阳明所言的善恶并非仅仅是我们所说的好与坏,儒家所谓的至善是中庸,恶是过...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善恶的观念是不是主观唯心 -
子蚀乐泡: 善恶原本是自然天地义理的一种状态表现,善就恶的另一种质的替换状态,恶也是善的另一种质的替换状态.恶是善的另一面,是善被隐藏起来的部份.在中国的文字里或在西方的哲理里,把这种被隐藏起来的部份谓之为「幽微」、「幽暗深处...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这个世界的善恶是不是相对的? -
子蚀乐泡: 世界的善与恶,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善与恶的对立体现在人对于善恶的起源以及评断标准不同,善与恶的统一表现为善与恶共同构成了人内心的道德伦理的基本内容.同时,善与恶是相互联系的,表现为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好心办坏事","旧事物毁灭才能产生新事物”.最后关于善与恶的争辩是推动人类道德伦理进步的必要过程,人类道德的进步正是在对于善与恶标准的争论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佛既然说空,那么善恶也是没有分别,那么为什么向善不向恶?呵呵 -
子蚀乐泡: 你信佛么? 我信? 那你为什么信佛? 教人向善? 那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善? 所以你要是从信的角度去信教, 那么你就动了分别心, 释迦牟尼说佛教是教人向善的, 同样释迦牟尼也动了分别心. 凡事吉凶祸福都是人凭感觉所领悟的 所以佛说的...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人的本性为什么是善良的 -
子蚀乐泡: 人之初生,并没有善恶之分,一切行动的表达只是人的动物性的本能的表现,人的善恶是和他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人都有善和恶的一面,也就是人们说的,人的阴暗面.人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他的善良部分大于他的丑恶的部分,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只按照他的要求和欲望去索取,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力,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吧善 比喻为 数轴上的无限大,把恶 比喻为数轴上的 无限小,人出生时,就是0,善和恶都是相对的概念,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没有真正的善人,也没有真正的恶人.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善恶是理性的判断还是人性的本质 -
子蚀乐泡: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四句话王阳明说是王门心学的 -
子蚀乐泡: 出处:王阳明《传习录》1、无善无恶心之体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句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2、有善有恶意之动关键词义:意: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意之动:思想在活动,想法在活动.句意: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3、知善知恶是良知关键词义: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4、为善去恶是格物关键词义: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句意:多做善行并去掉恶行是按照对真理理解的行动.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还是动机 -
子蚀乐泡: (1)善与恶是道德领域范畴的,而非用法律标准来衡量.所谓“善“就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益的行为;“恶“则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由引可见,文中所说“有益“、“有害“无疑都是要凭借行为产生的...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佛法中 为什么说善恶的本性是空的? -
子蚀乐泡: 记得前几天回答过你的关于无常的问题,希望你有空思考下.什么是空?没有、虚无,这不叫空.空是从对世间无常的表现而思考出的结论,是指不真实、不恒久、不绝对.各种因缘和合又相互制约,由此而生万事万物,所以缘起说无自性,说...

昌都地区18245889712: 马祖道一的禅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
子蚀乐泡: 二 马祖道一之禅法及其特色 1、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马祖继承慧能南宗禅法对心与佛关系的阐述,认为此心即是佛,《景德传灯录》中记载马祖说: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夫求诸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