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者,气之帅也出自《孟子》哪一篇

作者&投稿:第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知言养气章》(节录)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心,
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
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则动气,气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引言

《孟子‧知言养气章》主要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工夫,其中所用的「志」、
「心」、「气」等概念是有一定的特殊关系,粗略言之,孟子乃先以「心」中的
「志」去控制「气」,以此更能培养出「浩然之气」。以下我们会先厘清〈知言
养气章〉中孟子所言「心」、「志」、「气」及「浩然之气」的意思,再以此去
论述「志—心—气」三者的关系,最后,我们会指出孟子以「拔苗助长」说明了
甚么道理。

孟子言「心」的意思

所谓「心」,据〈知言养气章〉,是指「不动心」,意谓「不受任何外在原
因之刺激而动摇其心」。究竟言这种「不动心」之「心」又是怎样的心呢?据孟
子对告子的「不动心」的批评:「不得心,勿求于气;可」,以「心」与「气」
对举的格局言,「心」固然独立于「气」,然而「心」不是自然生理的气又是甚
么层次的心呢?在此我们可以据〈知言养气章〉说「夫志,气之帅」、「志至焉
,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
其心」,孟子心目中的「志」之所以能率领「气」,乃在于「志」是道德价值判
断的「心」的展现,而我们从《孟子》书中的其它篇章中,孟子一般言「心」皆
是「道德心」,如:〈告子篇〉。由此可见,「心」乃是决定生命的道德方向,
赋予生命及一一事象以价值的主宰。而这样的「心」正是孟子「四端之心」,当
中此「心」能决定命的道德方向乃在于其「价值自觉」,可是,此「道德自觉」
仅是作为善行的倪端或种子,亦需要作「扩而充之」的工夫。【注一】此亦是孟
子「养气」的理由。



孟子言「志」的意思

所谓「志」,一般而言,学者会据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也」或朱子集注
「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甚至据《国语‧周语中》:「五味实气,五
色精心……」韦昭注「味以实气,气以行志」言「心」与「志」可互通。【注二
】此本无可非议,但是,假如我们要区分「心」与「志」,我们仍可从「心」在孟
子哲学中的各种性质去区别出来,孟子的「心」起码有如下的特点:〔1〕「心
」的价值自觉有普遍必然性〔即好善恶恶的能力〕;〔2〕「心」的价值自觉具
有独立自主性〔即分辨善恶的能力〕;〔3〕「心」的价值自觉具有实践性〔即
行善去恶的能力〕。而「志」则主要在于「心」由价值自觉经抉择后,所实行的
道德方向。从上述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及朱子注「志固心之所之」中,我
们可以发现「志」即是由「心」所具有价值自觉的自主性(分辨善恶的能力)作
道德判断,此所谓「念虑」,再作实践的道德方向(行善去恶的能力),此所谓
「志固心之所之」。原来「心」故然是具备「志」的能力,但是,「志」则强调
去确定「心」的道德抉择及实践方向。这样,「志」所具有的特点便在于:(1
)价值判断;(2)实践的道德方向。

孟子言「气」:气与浩然之气

所谓「气」,在〈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提出了两种「气」:春秋战国时一
般的「气」观念(即论述告子的「气」)子孟子自己的「浩然之气」。首先,在
〈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
即表示他认同告子关于「心」与「气」这一面的修养功夫,而这种「气」就是春
秋战国一般论述的「气」观念。故此,孟子继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而提出「志至
焉,气次焉」、「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等修养功夫的「气」,亦是这种
「气」观念。其次,这种「气」观念,黄俊杰教授据《易传》、《左传》待春秋
战国典藉中的「气」字用法,指出:中国古典中所谓「气」有「云气」、「气息
」、「血气」诸义,而在「气」的诸义中,在本质上并不具有价值意涵,它仅是
属于自然界的。【注三】本章所言的「气」便当指是「血气」。徐复观先生在解
释「气,体之充也」这句话说:「气即由生理所形成的生命力」【注四】换言之
,在〈知言养气章〉中,「气」是指自然生理的生命力。

所谓「浩然之气」,乃孟子从他思想体系中的「心」(志)与「气」的修养
关系,发展出来的修养境界。据〈知言养气章〉中,「浩然之气」有三项特点:
(1)孟子言「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即表
示「浩然之气」能与人文世界的价值紧密连系,清王船山曾对此段言:「天地之
闲,皆理之所至也」【注五】原来「浩然之气」比较「气」已有了价值意涵;(
2)孟子又言「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即表示:假如要长存这种
「浩然之气」,则需要以「志」(心)去配合义与道才可行;(3)所谓配「义
」乃是以内心的行仁义所生,而非以客观外在的「义」强加于心去控制气,此即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而这种话是针对告子关于「言-心-气」的
修养功夫而论。

现在,我们便论述「志」、「心」、「气」三者关系,以下将会从「心」与
「志」的关系、「心」与「气」的关系去论述。

据上文的概念厘清中,我们发觉「志」与「心」的关系是极密切的,甚至在
〈知言养气章〉中有互相替换的用法。首先,「志」是可以代替「心」的意思。
从「夫志,气之帅」朱注以「心之所之」为「志」,可见论志即论心。其次,孟
子在批评告子的「言-心-气」的修养功夫时,孟子亦以「志」来取代「心」去说
明「心」与「气」的对举格局。最后,我们可以从上文对「心」与「志」的概念
厘清中,发觉到在《孟子》中的「心」与「志」的意思是十分接近的,「志」大
抵亦具有「心」的价值判断及实践的道德方向。

不过,孟子在本章不用「心」而用「志」,亦表示「志」这个概念应该有其
独特的一面,据上文对「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孟子对于告子修养功夫的批评
,见孟子可能是有意用「志」去表明他的修养功夫与告子的不同,因为在批评告
子之说时孟子仅言「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对于「心」与「气」的关系,孟子仅言「可」,孟子说这个「可」字可以有形式
义和实质义的分别。在形式上,孟子可仅认同告子以「心」去控制「气」的关系
;在实质上,孟子可能是认同告子从客观外在为义的心去控制「气」。可是,在
下文中孟子说其「浩然之气」的修养功夫,是「集义所生」而非「义袭而取之」
,这便表明孟子对于告子的修养功夫,只是认同其以「心」去控制「气」的关系
。以此看来,孟子用「志」字去代替「心」,可能正是表明孟子言「心」非告子
的「心」,其所言的修养功夫,乃是以内心的行仁义去表明。其次,「志」的意
涵正正是表示道德判断及实践的道德方向,这亦乎合孟子修养所强调的一面。简
言之,「志」与「心」的关系,是孟子欲强调「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并与
告子的「心」作区别,而采取以「志」来取代「心」的用法。

「心」与「气」的关系是〈知言养气章〉的重点所在。在上一段的分析,我
们可以知道孟子用「志」代「心」只是强调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以此言论志
即论心。以下我们论「心」与「气」的关系时便会以「心」与「志」互换。

首先,孟子是以「心」御「气」的,在「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言心与
气的关系中,孟子明显以心来对治于气,而心与气在孟子的修养功夫中实处于一
个对治的格局。其次,孟子是以心作为主宰性的,所谓「夫志,气之帅也」即表
示「心」与「气」的对治格局中,以心来作主宰,在孟子的修养功夫中,实是由
心作为主导后才到气,此即「夫志至焉,气次焉」。不过,究竟怎样欲心作主宰
来御气呢?孟子以为以心作主宰来御气的功夫有二:「持其志,无暴其气」。「
持其志」即从积极性上去持执「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无暴其气」即从消
极性上减少生理血气无所控制。这便是孟子的修养功夫中由心对待气的方法。又
至于孟子为何要心作积极的持执或消极的减少之功夫呢?这有赖于孟子认为「心
」与「气」是处于互动的关系,所谓「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以为只
要心不足够坚定便会出现由气所反过来控制,故此,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要养
气便要从坚定心的实践来确定,这便形成了孟子修养功夫中「心」与「气」的独
特关系。在修养的功夫上,是应该从「心」来作主宰御「气」,而这种修养过程
中,「气」又与「心」是交互影响的存在,故需要有「持其志」及「无暴其气」
等方法。最后,经过这等修养功夫,孟子所集的「气」便是从自然的生理血气转
化为具有价值意涵的道德义理之气,这种气便是孟子称之的「浩然之气」。由此
可见,孟子的「浩然之气」是经过养气功夫而修成。

最后,我们说说在〈知言养气章〉中孟子以「拔苗助长」说明甚么道理?首
先,在孟子提出这故事的脉络中,他是正在说明「浩然之气」的特质,此见「拔苗
助长」与「浩然之气」有关。其次,孟子提出「拔苗助长」是针对告子的不动心
而言,孟子以为告子「未尝知言,以其外之」。所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
可」、「非义袭而取之」即表示告子在修养功夫上,仅以客观外在的仁义(爱)
来当作内心的行仁义,是不得其法的。而「拔苗助长」的故事正是说明告子的修
养功夫只是强加于「心」上,而「心」根本不得其法。孟子指出这故事一方面点
出告子功夫之问题,一方又点出自己「浩然之气」的殊胜义。

参考资料:香港人文哲学网页

孝顺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立志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鱼跳龙门往上游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英国)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欧洲)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圣经)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唐·李白)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唐·刘希夷)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唐·高适)

●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宋·苏轼)

●强行者有志(老子)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冯梦龙)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晋·葛洪)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志,气之帅也(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宋·范开)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鹰爱高飞,鸦栖一枝(欧洲)

●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宋·陆九渊)

●有志者,事意成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明·吕坤)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清·颜元)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法国)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

●无所求则无所获(英国)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德国)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朝鲜)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俄罗斯)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塞·斯迈尔斯)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唐·陶瀚)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哈菲兹)
回答者:chao8402 - 助理 三级 2-27 18:44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鱼跳龙门往上游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英国)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欧洲)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圣经)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唐·李白)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唐·刘希夷)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唐·高适)

●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宋·苏轼)

●强行者有志(老子)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冯梦龙)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晋·葛洪)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志,气之帅也(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宋·范开)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鹰爱高飞,鸦栖一枝(欧洲)

●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宋·陆九渊)

●有志者,事意成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明·吕坤)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清·颜元)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法国)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

●无所求则无所获(英国)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德国)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朝鲜)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俄罗斯)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塞·斯迈尔斯)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唐·陶瀚)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哈菲兹)

●一分事业心能抵十分特权(弗·马文)

诚实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高尔基
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 ————安格尔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纸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爱国,何罪之有!
节俭是你一生食不完的美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王楠的成功秘诀:
认真、执着

跳蚤:
12+1992=2004

出自: 东周·战国 孟子 《孟子·公孙丑》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志者,气之帅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篇。


志者,气之帅也出自《孟子》哪一篇
出自: 东周·战国 孟子 《孟子·公孙丑》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夫志气之帅也什么意思
"夫志气之帅也"是一句古文中的表达,它来自于《论语·述而第四》。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气概可以引领他走向良好的道路。其中,“夫”表示强调,表示对后面内容的肯定;“志气”指的是个人的心志和志向;“之帅”表示可以引领、统帅之意。换句话说,这句话强调一个人的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

《孟子》持其志,无暴其气
原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翻译:志向,是血气的统帅;血气,是身体的基本组成.二者相比,志向是高级的、主导的,血气是其次的、从属的.因此说:保持自身的志向,不要放任自身的血气.孟子的心性理论,既主张大体、小体兼养,又主张以大体为贵,以小...

志为气之帅的简短译文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 译文:志,是气的统帅;气充塞在人体全身。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所以说:“要做到不动心,一定要坚守这个志,同时不要扰乱了气!”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

出自孟子的一个词“以治帅气”是哪四个字
《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

孟子《养气章》译文
在此我们可以据〈知言养气章〉说「夫志,气之帅」、「志至焉 ,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 其心」,孟子心目中的「志」之所以能率领「气」,乃在于「志」是道德价值判 断的「心」的展现,而我们从《孟子》书中的其它篇章中,孟子一般言「心」皆 是「道德心」...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在此我们可以据〈知言养气章〉说「夫志,气之帅」、「志至焉 ,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 其心」,孟子心目中的「志」之所以能率领「气」,乃在于「志」是道德价值判 断的「心」的展现,而我们从《孟子》书中的其它篇章中,孟子一般言「心」皆 是「道德心」...

《孟子》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尽臣道】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要做君王,就要尽到做君王的责任,要做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职责。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志:思想意志。气:意气感情。次:停留。暴:损毁。意思是:思维意志,是感情的统帅;感情,充满于...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2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2;故曰:‘持3其志,无暴4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5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6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译文】 公孙丑...

学问之道翻译 (选自《孟子·告子上》)
“浩然之气”则是指一种盛大、刚强、崇高的精神境界。孟子说:“志,气之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正义)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①就是说,“气”是个体在拥有了真理、正义的基础上在理想的指引下产生的,“义”是“气”的动力源泉,...

宁乡县18735106894: 持志养气是谁提出的?
木贞冠沙: “持志养气”,是儒家提倡的修养方法,源出孟子,关于“持志养气”这一问题的论述,集中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

宁乡县18735106894: 出自孟子的一个词“以治帅气”是哪四个字 -
木贞冠沙: 《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

宁乡县18735106894: “帅”这个字最早出自哪里? -
木贞冠沙:[答案] 帅1 〔shuài ㄕㄨㄞˋ〕 “ 帅1 ”的简化字 这个字早就有了,在汉字形成体系的时候就存在,本来的意思是戴在头上的佩巾.... 起主导作用的人或事物.《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9. 宋 时经略安抚司简称“帅”或“帅司”. 清 钱大昕 《...

宁乡县18735106894: 孟子《养气章》译文 -
木贞冠沙: 《孟子‧知言养气章》(节录)〔公孙丑〕曰:「敢问夫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心, 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宁乡县18735106894: “气节”是怎么样的一种道德操守 -
木贞冠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争馒头争口气,我就是不服气.在上述语境中,“气”早已脱离供人呼吸喘气之用的本意,上升为一种劝勉人生、振奋人生,为人应当积极拼搏、努力向上的士气.先秦时期,“气”与“节”是作为两...

宁乡县18735106894: 夫志,气之帅也 气壹则动志也 -
木贞冠沙: 气:气节 这两句都出自《孟子》的同一篇.讲的应该是志与气的关系,志气吧.

宁乡县18735106894: 文言文中仿佛志之中的志 -
木贞冠沙: 名〉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

宁乡县18735106894: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是什么意思? -
木贞冠沙: 原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翻译:志向,是血气的统帅;血气,是身体的基本组成.二者相比,志向是高级的、主导的,血气是其次的、从属的.因此说:保持自身的志向,不要放任...

宁乡县18735106894: 做不到,高悬赏,一道题 -
木贞冠沙: 孝顺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

宁乡县18735106894: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哪里?求全文
木贞冠沙: 孟子 《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