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2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作者&投稿:子丰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孟 子》卷 3 公孙丑章句 上诗解2 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题文诗:

公孙丑问 : 倘 夫子加 , 齐之卿相 , 得行道焉 ,

由此霸王 , 虽不异矣 . 如此 然 则 , 动心否乎 ?

孟子曰否 ; 四十不动 . 曰若是则 ,远 过孟贲 .

曰是不难 , 告子 也 先 , 我不动心 . 曰不动心 ,

其 有道乎 ?孟 子 曰有 ; 北宫黝 者, 之养勇也 ;

其 不肤桡 , 亦 不目逃 ; 思以一豪 , 挫 之 于人 ,

若挞市朝 ; 褐 夫 不受 , 亦不受于 , 万乘之君 ;

视刺君 主, 若刺褐夫 ; 无 畏 诸侯 , 恶声 倘 至 ,

其 必反之 . 孟施舍之 , 所养勇曰 : 吾 视不胜 ,

而 犹胜也 ; 量敌后进 , 虑胜后会 , 是畏三军 .

舍 也 岂能 , 为必胜哉 ? 无惧而已 . 舍似曾子 ,

黝似子夏 . 二子之勇 , 未知孰贤 , 然舍守约 .

昔者曾子 , 谓子襄曰 : 子好勇乎 ? 尝闻大勇 ,

于夫子矣 ; 自反不缩 , 虽褐宽博 , 吾不惴焉 ;

自反而缩 , 虽千万人 , 吾往 之 矣 . 舍之守气 ,

而 又不如 , 曾子守约 . 公孙丑 曰 :敢问 夫子 ,

之不动心 , 与告子 异?曰 告子曰 : 不得于言 ,

勿求于心 ; 不得于心 , 勿求于气 . 后者 可 也;

前者 不可 . 志气之帅 ; 气体之充 . 夫志至焉 ,

气次 致 焉 ; 故曰持志 , 无暴其气 . 志壹动气 ,

气壹动志 . 蹶者趋者 , 是气也而 , 反动其心 .

至 志至情,情真心一,一心一意,执一气正.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1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2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3远矣。”曰:“是不难,告子4先我不动心。”  

【译文】

   公孙丑问道:“老师若晋升为齐国的卿相,能够实现自己的主张,即使从此而成就霸业、王业,也是不足为奇的。果然能这样,您是不是〔有所惶恐〕而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 公孙丑说:“像这样看来,老师比孟贲强多了。”孟子说:“这个不难,告子能不动心比我还早呢。” 

【注释】 (1)加:加官。(2)异:以为奇异。

(3)孟贲:古代勇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4)告子:墨子的弟子,较孟子年长三四十岁。

【原文】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1之养勇也:不肤桡2,不目逃;思以一豪3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4;不受于褐宽博5,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6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7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8,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9。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10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11矣:自反而不缩12,虽褐宽博,吾不惴13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译文】 

    公孙丑说:“不动心有方法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的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后退,眼睛被刺也不眨。想着输给对手一毫毛,就如同大庭广众中遭鞭挞。既不能忍受卑贱之人的侮辱,也不能忍受大国君主的侮辱;他看待刺杀大国君主如同刺杀卑贱之人一样;对各国的君主毫不畏惧,挨了骂,一定回敬。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又有所不同〕,他说:‘我看待不能战胜的敌人,跟看待足以战胜的敌人一样〔无所畏惧〕。如果先估量敌人的力量这才进攻,先考虑胜败这才交锋,是害怕强敌大军的人。我岂能做到遇敌必胜呢?能做到无所畏惧罢了。’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个人的勇气,我不知道谁更胜一筹,即便这样,〔我还是认为〕孟施舍的比较简单易行。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从我的先生那里听到过什么叫“大勇”:反躬自问,自己不占理,对方即便是最下贱的人,我也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自己占了理,即便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保养一股无所畏惧的气概,但比不上曾子保养一种更简单易行的价值判断。” 

【注释】 (1)北宫黝:其人已不可考;黝,音yǒu。(2)桡:音náo,退。(3)豪:毫毛。(4)市朝:市,买卖之所;朝,朝廷;此处只有“市”义。(5)褐宽博:也就是下文的“褐夫”,地位低下的人;褐,音hè,地位低下者所穿的粗衣。(6)严:尊敬,此处译为“敬畏”。(7)孟施舍:已无可考。(8)会:会战,交战。(9)子夏:孔子弟子卜商。(10)子襄:曾子弟子。(11)夫子:指孔子。(12)缩:直。(13)惴:音zhuì,使……惊惧。

【原文】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1。’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2;故曰:‘持3其志,无暴4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5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6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译文】 公孙丑说:“我冒昧地问问,老师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语上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心里头如何有善意;心里头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意气感情上如何有善意。’〔我认为:〕心里头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意气感情上如何有善意,是对的;言语上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心里头如何有善意,这不对。因为心中的意志统帅着意气感情,意气感情充斥体内〔并表现在外〕。心中意志到了哪里,正气也跟着到达那里。所以我说:‘要坚定心中意志,也不要让其的自暴自气使正气散乱。’” 公孙丑说:“您既然说,‘心中意志到了哪里,正气也跟着到达那里’,可是您又说:‘要坚定心中意志,也不要让其的自暴自气使正气散乱。’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心志专一,浩然正气则生发,正气专一,反过来加强自身意志;心中意志也必然受到影响。比如跌倒与奔跑,这主要是身体的动作,但必然影响到思想,引起心志的波动。” 

【注释】 (1)“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译文根据的是赵岐的解释。(2)至、次:至,到;次,止,停留。(3)持:保持。(4)暴:乱。 (5)壹:读为“噎”,闭塞。(应为专一)(6)蹶:音jué,跌倒。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4孔子时中义得天下
公孙丑说:“从前我曾听说过,子夏、子游、子张都各有孔子的一些长处;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博大精深。请问老师,您以其中哪一位自命?” 孟子说:“暂且不谈他们。” 公孙丑又问:“伯夷和伊尹怎么样?”孟子答道:“他俩人生态度不同。不是他所理想的君主,他不去服事;不是他所理想的百姓,他...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2志壹动气气壹动志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1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2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3远矣。”曰:“是不难,告子4先我不动心。”  【译文】   公孙丑问道:“老师若晋升为齐国的卿...

《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

《孟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上
夫,音扶。公孙丑见孟子言志至而气次,故问如此则专持其志可矣,又言无暴其气何也?壹,专一也。蹶,颠踬也。趋,走也。孟子言志之所向专一,则气固从之;然气之所在专一,则志亦反为之动。如人颠踬趋走,则气专在是而反动其心焉。所以既持其志,而又必无暴其气也。程子曰:“志动气者什九,气动志者什一。

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及翻译孟子 原文: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用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翻译
意思是:有仁义就会光荣,没有仁义就会耻辱;如今讨厌耻辱却和不仁义在一起,这就好象讨厌湿却居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样。出自战国孟轲的《公孙丑章句上》,选自《孟子》。节选原文: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自哪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们都有怜恤他人的心态。不忍人,对他人怜恤。不忍,情感上...

《孟子·公孙丑篇》| 浩然之气,直塞天地
公孙丑上第三章——孟子的道义与霸业 孟子面对齐人的提问,对于能否超越管仲与晏子的功绩,他持审慎态度。尽管齐王才能卓著,但孟子更注重道德与道义的实践,而非仅追求表面的功绩。他以文王为例,指出即使有德如文王,也需要周公的辅佐才能实现大业,强调不能轻视道德的力量。浩然之气与道德实践 公孙丑...

公孙丑章句上的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

公孙丑章句上原文
孟子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见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颗不忍之心。古代的君王,正因为拥有这份不忍,才会有对百姓仁慈的政策。用这种不忍之心推行仁政,治理天下就像掌上的游戏,轻而易举。之所以说每个人都具备不忍之心,是因为当看到小孩子即将受到伤害时,人们的内心都会涌起怜悯、恐惧和同情,但这并不是...

丽水市18624987356: 对"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的理解 -
希露丑丑: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出自战e799bee5baa...

丽水市18624987356: 1,请简述你对“侠”“义”的理解? -
希露丑丑: 1、在孟子看来,“义”是个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即使君主也必须遵行. 有一次他和齐宣王谈到汤放桀、武王伐纣的往事. 齐宣王问他:“臣弑其君,可乎?”齐宣王显然有兔死狐悲之感. 孟子直言相对:“蔑视'仁'的人是盗贼,蔑视'...

丽水市18624987356: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是什么意思 -
希露丑丑: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

丽水市186249873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 异 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 -
希露丑丑:[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1)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4分.视、量、会,各1分,全句句意1分)(2)它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充...

丽水市18624987356: 孟子中的成语及其解释 -
希露丑丑: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长 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 为富不仁 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弃 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声玉振(《万章句下》) 一曝十寒 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远 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 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 ) 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万章句上》) 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丽水市18624987356: 公孙丑上的选节翻译!
希露丑丑: 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 (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

丽水市1862498735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① ?”(孟子)曰:“我知言 -
希露丑丑: (1)B (2)苏辙认为作家的“气”决定了他的“文”,即作家的精神与气质决定了作品风格与境界,作家可以通过“养气”提高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丽水市18624987356: 孟子为何称公孙丑为子 -
希露丑丑: 公孙丑在《孟子》一书中记其言颇多,有公孙丑上下两章,6000多字.《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公孙丑,孟子(轲)弟子,齐人也.孟子未尝得政,丑设词以问之.” 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丽水市18624987356: 用对联的形式总结揠苗助长和孟子公孙丑上 -
希露丑丑: 闻过则喜 闻善则拜 与人为善 心急揠苗 急于求成 欲速不达

丽水市18624987356: 孟子公孙丑上读后感
希露丑丑: 孟子与公孙丑看过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公孙丑是《孟子》中的一章,这本书就是用来解读这一章节的,南先生说《孟子》原文并不太艰深,大家都能一目了然,所以在文字上就不再详细说明了.不过这可苦了我看这本书,本来哲学书籍就是难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