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的要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作者&投稿:表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

孔子的子在旁边,孟子的子在上边。

孔子的子在左边,孟子的子在上边 孔子把儿子背在背上 孟子把儿子放在头上,2个字不一样

孟子不像孔子的弟子那样是孔子的“具体而微”,像大江的一条分流;孟子“未得为孔子徒”,仅仅“私淑”孔子,他也许没有孔子那么汪洋恣肆,却真正继承了孔子的精髓——社会责任感。

孔孟之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孟之道”,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称呼,将孟子和孔子并为一谈。总体上,这是不错的。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很多东西来源于孔子并有所发展提高。但如果将他们视为一体,则是不严谨的。荀子作为距孟子不远的大思想家,首先不同意这样做,他对孟子的指责十分严厉。事实上,孔孟有所异同是正常的,否则是不正常的。
首先,孔子是从“人”出发阐述问题的,孟子则是从“性善”出发阐述问题的。
在孔孟最大的叠加点“仁政”上,两人的立足点就很不一样。孔子从未有“性善”“性恶”之说,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天性差不多,后天环境的不同影响导致个体之间习性差异很大。他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是他“好古”也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孟子虽然也历览前代汲取经验,但他的“仁政”,是从所谓人人都有的“不忍人之心”生发出的“不忍人之政”。“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如此用“心”,滥觞“心学”,无怪乎荀子指斥他“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僻违无类”了。
但是,孟子在宣扬“仁政”方面比孔子走得更远,对历史的影响也超越了孔子。“仁政”(或“德政”)在孔子那里,仅有“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一般性的表述,在孟子这里则是土地制度和乡村经济的具体设计。他的“正经界”“分田制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设计,不比19世纪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克利盖等关于北美土地分配的嚷嚷更差劲;就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谁敢断言跟孟子的这一套没有一点渊源关系呢?1948年,《苏联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规定,宅旁园地的面积为四分之一公顷到半公顷,这当然比孟子的“五亩”大得多,可谁叫人家地多呢?美国1862年颁布的“宅地法”更牛:每户无代价地分配160英亩土地,只要交一点点税,便可使用它五年。它和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的“共耕社”,都不见得比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推荐模式高明多少。陶渊明等人的田园诗,就是孟子乡村经济模式的有韵脚的注释,也曾经寄托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商鞅说过:“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孔子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人伦礼仪上,在“仁政”问题上不如孟子一针见血:所谓“仁政”,就是“正经界”,就是给民众分配土地。
第二点,孔子有很深的贵族情结,孟子则有明显的精英情结。
孔子是宋国公族的后裔,说起来宋国国君应该是孔子的近祖——如果他们不让贤的话。尽管孔子本人家道衰落,年轻时“多能鄙事”,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殷人”,赞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主张“贵贱有等,衣服有别”,并以“从大夫之后”为荣,等级观念很重。孟子在这点上跟孔子没有可比性,从来没人能考证出他有多么显赫的先人,倒是“孟母三迁”这类传说透露出他少年时候贫寒的家境。因此,孟子的等级观念远比孔子淡薄,而比较得意于自己“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位。如果说孔子还有一些依附倾向,孟子则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真正发端。孔子有“儒行”之说,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用世态度,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很强的“遗世独立”的倾向;孟子则不然,他将孔子“鸟能择树、树岂能择鸟”的“狂简”发展到极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的成分大大增加。与他同时代的商鞅吴起孙膑等人,都是当政红人;孟子比较落寞,“所如者不合”,但“材据志大”(荀子评语),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傲气。孟子和屈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觉和独立的两面旗帜。
第三点,孟子实际上抛弃了中庸之道,表现得锐利耿介、疾言好辩,这跟孔子一生“忠恕”温良恭俭让大异其趣。
这也是荀子指责他“僻违无类”的原因。比如在对待“君”的问题上,孔子的基本态度是“忠”,无论这个“君”多么差劲,也不能做“乱臣贼子”动手把他杀掉;孟子认为,杀掉商纣那样的独夫民贼完全符合“仁义”:“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还直截了当地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言论完全不符合中庸原则。所以荀子说他有“罪”。同时这也是五代以前孟子不大受待见的原因——哪位帝王会喜欢这等激烈的言论呢?要不是孟昶念在本家的份上,把他捞上来,孟子可能还要沉底一段时间。朱熹看重孟子,恐怕是他们在“心”这个问题上有些感应。在对待“民”的态度上,孔子是居高临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最“反动”的言论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报酬该一样吗?),“无恒产者无恒心”,此外就是猛烈抨击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孟子一直在为“民”争些什么,除了董仲舒,没有哪个儒者能在为“民”说话方面这么疾言厉色。总起来看,孟子在关于“君”“民”的问题上,更多的接受了《书》《诗》的观点而非孔子本人的观点。荀子本人痛恨“鄙儒小拘”,他本应该看到:孟子虽然与孔子同中有异,却并未像曾子那样在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滑向“小人儒”的泥潭——看看曾子都问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他除了关心怎样哭丧上坟披麻戴孝以外还关心什么?就曾子的作为而言,他实在对不起自己说的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那样的哭丧专家,如何去任重道远?他能当个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干事就不错了——孟子不像孔子的弟子那样是孔子的“具体而微”,像大江的一条分流;孟子“未得为孔子徒”,仅仅“私淑”孔子,他也许没有孔子那么汪洋恣肆,却真正继承了孔子的精髓——社会责任感。从这个角度看,孔子之后,只有孟子和荀子本人还有董仲舒,才能称得上大儒,所有孔子亲授的弟子,都不配这个称呼。不知孔子生前慨叹“我完了”有没有嫌门徒鄙琐不成器的意思。但司马迁将孟子和荀子放在一起作传,显然是有深意的。


对利的要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孟子不像孔子的弟子那样是孔子的“具体而微”,像大江的一条分流;孟子“未得为孔子徒”,仅仅“私淑”孔子,他也许没有孔子那么汪洋恣肆,却真正继承了孔子的精髓——社会责任感。孔孟之别(资料图 图源网络)“孔孟之道”,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称呼,将孟子和孔子并为一谈。总体上,这是不错的。孟子...

孟子的利益观与孔子的利益观有什么区别?
和孟子认为应该舍生而取义,他比较重视的是道德作用。

西汉时期的义利之辨与先秦时期的义利观相比具体有哪
孔子将追求富贵、追求物质利益视为人们很正当的要求。基于孔子的义利观,孟子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儒家义利兼顾的观点即“爱有差等”观点。两汉时期,这是原始的儒家义利观的讹变开始时期。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义与利由统一开始走向对立。但他也并非完全排斥对“利”的追...

孟子的利仁观和孔子的利仁观的差异
孔子丰富,侧重于仁的修养,涉及的领域很广阔,包容性大;孟子激烈,侧重于仁在治国方面的应用,在这一领域深入,思辨性强。在对霸道的态度上,孔子宽容,如对管仲,认为是真正的仁者;而孟子讨伐霸道,对管仲不屑一顾。在关于仁的修养方法上,孔子注重内省;孟子注重养气,但二者的方法又互为补充,并与...

孔子、孟子提出"义”重于"利"的观点,你怎么看呢?请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孔子提倡礼``孟子提倡理``所以后人有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并把他们合并起来讲成“仁义”孔孟圣人对仁义的看法``在当时是别出一格的``并把仁义列为高于利益之上``是以仁义为基础就可以创造很多高于利益的东西``我觉得在那个时代``以义高于利益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流于空想``即使在现在...

孔子与孟子的治国理想分别是?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

孟子和孔子对礼的观点一样吗?
孟子和孔子对礼的观点不一样, 孔子的礼,承认等级制度,亲人伦 ;孟子的礼重视平等观 ,民贵君轻。孔子之"礼"与"仁"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下面我们来谈谈作为孔子思想价值规范的"礼"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一、在道德修养方面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

孟子与孔子的区别是什么?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西风颂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

如何评价孟子“重义轻利”的思想
重义轻利只是先秦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但后世基本上将重义轻利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先秦儒家的思想根源及其主旨 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源,北大教授陈来认为:“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结关系西周开始定型成比较...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主张的分别是什么?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主张如下:一、孔子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和孟子在助人的语境和要求上有何不同 -
豫晓爱维: 孔子认为多向别人学习,才能成为“善”人;孟子认为自身要积极主动行善,并注意克服求“利”思想的影响,才能成为舜一样的“善”人.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道:“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孟子说:“鸡叫便起来,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人物;鸡叫便起来,努力求利的人,是跖一类人物.要晓得舜和跖的分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与孟子的最大不同?
豫晓爱维: 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 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 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 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孟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内容要具体
豫晓爱维: 首先,对待人性问题,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我们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他们二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孔子在许多场合都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 -
豫晓爱维: ①政治上,孔子讲究克己复礼,人要学礼、懂礼、守礼.统治者用“仁”来管理人民,也就是施政好坏全靠统治者个人道德水平决定.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渴望恢复周礼,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封建等级制). 孟子则主张“仁政”,通...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跟孟子的区别是什么?
豫晓爱维: 孔子只讲君子孟子讲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其浩然之气孔子的仁政还是概念性多点,除了国家少收税并无特别具体的主张孟子则把仁政完全落实到具体,要求给八口之家“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要夺农时,只收十一税,让“五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除了物质外还要求学校教育平民孝悌之义,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老人家在路上搬东西有人主动上前帮忙)孔子只要求诸侯行周礼,复古道,安分守己孟子直接以“王天下,正诸侯”来引诱国君行使自己的主张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豫晓爱维: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三个人都是一致的,其实只要是儒家最根本的思想,这三位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儒家最著名的三位大师呢? 讨论这三位,重要的应该是不同点,我个人认为: 孔子:更关注贵族,士人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是儒家思想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体现,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孟子:最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孟子是最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超过了以“兼爱”为思想的墨子.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豫晓爱维: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和孟子在助人的语境和要求上有何不同 -
豫晓爱维: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 -
豫晓爱维: 不同一:孔子的子在左边,孟子的子在上边. 不同二:孔子发扬的是自己的思想,孟子传承的是他人的思想.在思想仁和礼 仁政 “仁义”“王道这些他们是一样的~在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他们是相异的~下面是具体点的孔孟是儒家学派的...

华蓥市18767572256: 孔子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豫晓爱维: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主张 统治者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 克己复礼 他首创私学 提出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提出中庸 调节礼和仁的关系 孟子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保留人的善良本性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