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鄙人学盖》的两问题

作者&投稿:历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急!~

一、译文: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已经老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二、原文:出自 明 刘基《郁离子》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扩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道士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启示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
1、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
2、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三、作品介绍:《郁离子》
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
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物有两极,对立统一;理一分殊,探其本质;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 “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  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  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1,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④, 省略介词“于、“以”。  4, 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5, 变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⑴,主谓倒装句。  ⑵,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  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  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怎样下苦功夫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  程端礼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此话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  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  第三, 要多作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于积累资料。  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1.项为之强《童趣》 :介词,表原因,可做“因为”讲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为(此),为了这次征兵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介词,可译为“被......”
欲学为兵《鄙人学盖》:可译为:制作
2.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未雨绸缪


古文《鄙人学盖》的两问题
1.项为之强《童趣》 :介词,表原因,可做“因为”讲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为(此),为了这次征兵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介词,可译为“被...”欲学为兵《鄙人学盖》:可译为:制作 2.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未雨绸缪 ...

郑人为盖的注释
郑人为盖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②。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垦壤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③种黍,弗听,而仍其旧。顷之大旱累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则具舟,热则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急!
一、译文: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

郑鄙人学盖的文言文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繇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

越人为稻出自郁离子的哪篇文章?
越人为稻,出自郁离子·《郑鄙人学盖》,主要讲述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成功的道理。中文名 越人为稻 简介 郑之鄙人学为盖 词性 名词 分类 成语 快速 导航 译文 启示 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学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

旱则具舟,热则具裘,天下名言也是谁说的?
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

文言文巜郑大学盖》的原文和译文
巜郑大学盖》原文: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

郑之鄙人学为盖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郑之鄙人学为盖文言文翻译
“郑之鄙人学为盖”出自《郑鄙人学盖》,翻译为: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

越人为稻出自哪里
越人为稻,出自郁离子·《郑鄙人学盖》,主要讲述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成功的道理。中文名 越人为稻 简介 郑之鄙人学为盖 词性 名词 分类 成语 快速 导航 译文 启示 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学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

郑鄙人学盖的注释译文
1.之:助词2.鄙:边远地方3.盖:雨具4. 桔槔: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5.戎服:这里是指穿军装6.鲜:很少,极少7.殆:大概:差不多8.盗:对反叛者的贬称9.兵:兵器10.赢:有余利1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干旱时准备船只,夏天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具:准备12.弗:不...

抚远县18890821174: 古文《鄙人学盖》的两问题
费秋盐酸: 1.项为之强《童趣》 :介词,表原因,可做“因为”讲愿为市鞍马《木兰诗》:为(此),为了这次征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介词,可译为“被......”欲学为兵《鄙人学盖》:可译为:制作2.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未雨绸缪

抚远县18890821174: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急! -
费秋盐酸: 您好! 郁离子·《郑鄙人学盖》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

抚远县18890821174: 翻译并解释《鄙人学盖》 -
费秋盐酸: 1.(1)雨具(2)放弃(3)不久(4)想 2.(1)于是他又回头做雨具了.(2)他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 3.讽刺了墨守成规、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的人和失败后不知分析情况,胡乱改变的人.

抚远县18890821174: 鄙人学盖的译文以及启示! -
费秋盐酸: 鄙人学盖 出自 郁离子·《郑鄙人学盖》 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

抚远县18890821174: 请问《鄙人学盖》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谢谢 -
费秋盐酸: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二、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抚远县18890821174: 《郑之鄙人学为盖》从文中看,郑之鄙人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什么? -
费秋盐酸:[答案] 原因:墨守成规、不听他人劝告、一意孤行 失败后不知分析情况,胡乱改变

抚远县18890821174: 鄙人学盖古文翻译 -
费秋盐酸:[答案] 您好!郁离子·《郑鄙人学盖》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

抚远县18890821174: <<鄙人学盖>> 翻译以及字词解释 全部 -
费秋盐酸: 鄙:边远地方盖:伞秸槔:一种提水的工具未几:不久鲜:很少泄:排具:准备偿:补偿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

抚远县1889082117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 -
费秋盐酸:[答案] 答案: 解析: (1)伞 边境 兵器 偿还(2)所以说:“天旱的时候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准备皮衣”,这是天下的名言啊.(3)对比(4)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见异思迁,还未雨绸缪,坚持不懈(5)

抚远县18890821174: 文言文巜郑大学盖》的原文和译文 -
费秋盐酸: 巜郑大学盖》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可挡雨所以很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