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如何回应孔子关于圣贤之王和睦相处原因的提问?

作者&投稿:迪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儒家经典中的敬师典范:曾子避席的故事


曾子,孔子门下的杰出弟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谦逊的态度闻名。有一天,曾子在孔子的身边聆听教诲,孔子问道:



"昔圣王德高无上,民众如何能和谐共处?你可曾明了其中的奥秘?"

曾子闻言,立刻表现出了对师道的尊重和求知的渴望,他诚恳地回应:



"弟子愚钝,恳请老师不吝赐教,以解我心中疑惑。"

这一幕,不仅体现了曾子对师长的尊敬,也折射出儒家尊师重道的精神。曾子的谦卑和对知识的敬畏,成为后世学子学习的楷模。


这个简短的故事,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教导我们尊重知识,尊敬师长,以及和谐共处的美德。让我们借此故事,深思与学习,提升自我,传承美德。


在这里,我们分享曾子避席的智慧,期待它能启发你的内心,滋养你的道德成长。




论语·子路的详细解析
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原文】13·3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

关于“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为什么说“是礼也”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心里时常装着他人,也蕴含了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出自:孔子所著《论语·公冶长》。注释: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书礼乐等。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

《子见南子》是一个关于孔子的带点颜色的八卦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申枨是什么意思 孔子弟子传关于申枨子周的记载
《论语》关于申枨(子周)的记载只有一次。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5·11)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刚”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君子品质。孔...

《论语》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

关于孔子名言的背后故事集锦
孔子说:“曲子虽熟,技巧还不熟。”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还没有领会曲子志趣。”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孔子道:“还未领悟出作曲者是谁。”再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

孔子及其弟子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别人?
”该文的大概含义是: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心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孔子说:“你对他们态度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孝顺父母,慈爱儿子,又爱民如子,他们自会忠于你;你举荐善良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这段话是孔子是在教管理者如何来对待自己的下属...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 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影
由于孔子平日品评人物时所持关于仁人的标准相当严格,不但孔门高第中包括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内,无一人能获得仁人之评,就是春秋时代列国的一些贤大夫,如楚国令尹子文[1] (P49)、齐国大夫陈文子[1] (P49)、卫国大夫公叔文子[1] (P152)等,也未被孔子评为仁人;又由于像《八佾》篇提到的那样,孔子认为管仲...

关于孔子论语的论语中哪一句指乐于交友的
译: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译: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

东至县17753828006: 求成语解释?曾子避席,详细点. -
公姬银丹: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什么原因?”曾子恭敬道:“我不够聪明,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东至县17753828006: 个人礼貌事例 -
公姬银丹: 事例:1、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

东至县17753828006: 三分钟,我与礼仪的故事 -
公姬银丹: 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弟子,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东至县17753828006: 名人感人事迹 -
公姬银丹: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

东至县17753828006: 具有教育小学生的古代经典故事 -
公姬银丹: 古人讲礼貌故事(曾子避席,程门立雪).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

东至县17753828006: 品德故事的阅读反馈 -
公姬银丹: (一)“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

东至县17753828006: 文明的故事(50字左右) -
公姬银丹: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东至县17753828006: 曾子避席, -
公姬银丹:[答案]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什么原因?”曾子恭敬道:“我不够聪明,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东至县17753828006: 礼貌故事 -
公姬银丹: 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

东至县17753828006: 求关于文明礼仪的口号、名言、故事! -
公姬银丹:[答案] 口号: 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 讲文明,重礼仪. 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 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