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的详细解析

作者&投稿:泊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子路的结局~

子路的结局很是凄惨,被剁成肉酱。
公元前480年,子路开始走入仕途,他在卫国权臣孔悝(kuī)的手下做官。现如今看来,子路进入仕途,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没有进入仕途的话,子路根本不会被剁成肉酱。以子路的性格,走入仕途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时候的卫国根本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时候的卫国在卫王的选择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卫出公的老爸蒯聩一直想把儿子的国君之位抢回来。虽然是父子,可是在权力面前,两人都大打出手,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很常见。
这时候的蒯聩想要做卫出公,必须要得到一个人的肯定,此人就是孔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孔悝的母亲伯姬要挟孔悝弑君,希望他支持自己的舅舅蒯聩。可是孔悝一直是拒绝与自己的舅舅蒯聩合作,这样的情况下蒯聩将孔悝囚禁。
事情远没有结束。子路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时的子路没有在都城中,闻讯之后的子路立即赶回了都城。这时候的卫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子路赶回都城中遇到了子羔,就是子路的同门师兄弟。子羔对子路说赶紧回去吧,城中变天了。
子路说,就这样回去可不是我的性格。吃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家负责。于是子路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结果可想而知,子路孤身一人怎么会是蒯聩的对手呢?结果子路被剁成了肉酱。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可惜。

扩展资料:
子路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
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子路后在卫国的蒯聩之乱殉难,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 。
唐玄宗尊之为“卫侯”,宋真宗加封为“河内公”,宋度宗又尊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路

基本解释◎ 子路 Zǐlù (1) [Zilu--a student of Confucius]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时卞地人子路从而后。(子路与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论语·微子》 (2) 又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详细解释(1). 仲由 的字。 春秋 时 鲁国 卞 人, 孔子 弟子。性情直爽,勇敢,事亲孝,闻过则喜,长于政治。曾为 季孙氏 家臣,后任 卫 大夫 孔悝 邑宰,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害。《吕氏春秋·审己》:“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於野而藏於仓,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故 子路 揜雉而复释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惕觉寤而顾问兮,想 子路 之威神。” 唐 韩愈 《知名箴》:“昔者 子路 ,惟恐有(又)闻。赫然千载,德誉愈尊。” (2).后作为勇士的代称。《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半千 子路 ,五百金刚,人人有举鼎威风,个个负拔山气概。” (3).熊的别名。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熊无穴,或居大树孔中。东土呼熊为‘子路’。”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①。”请益②。曰:“无倦③。”
【注释】
①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②益:请求增加一些。
③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②?”
【注释】
①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②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原文】
13·3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注释】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②奚(xī):什么。
③正名:正名分。
④迂:迂腐。
⑤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⑥中:得当。
⑦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 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①圃(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③襁(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释】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②专对:独立对答。
③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开始有点积蓄时,他说:‘凑合着够了’;稍多时,他说:‘可算钱多了’;富有时,他说:‘可算完美了’。”
【原文】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①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庶:多。
【译文】
孔子去卫国,冉有驾车。孔子说:“人真多啊!”冉有说:“人多了,又该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富了后,又该做什么?“使他们受教育。”
【原文】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原文】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英明领袖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实行仁政。”
【原文】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治理国家还会有什么问题?自身不正,又怎能让群众身正?”
【原文】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罢了,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原文】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评析】
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念头、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原文】
13·17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①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①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直躬:坦白直率。攘:偷窃。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原文】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原文】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②,硁硁③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④,何足算也?”
【注释】
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果:果断、坚决。
③硁硁(kēnɡ):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④斗筲(shāo)之人: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原文】
13·21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②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②狷(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③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③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
“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13·23子曰:“君子和①而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子贡问曰:“乡人①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①乡人:同乡的人。
【译文】
子贡问:“周围的人都喜欢的人,怎样?”孔子说:“不好。”
“周围的人都讨厌的人,怎样?“不好。不如周围的好人喜欢、周围的坏人讨厌的人。”
【原文】
13·25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②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③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区别。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就不同了。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屡见不鲜。 【原文】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①偲偲(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②怡怡(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论语·子路详解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从政者的责任和原则。他教导子路,治理国家首先要引导百姓勤劳,作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如“先之劳之,无倦”。仲弓问政时,孔子强调选拔贤才的重要性,主张“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并教育人们对待未知要存疑,名分正则言顺,进而影响礼乐和刑罚的实施。孔子对于教育有...

论语·子路的详细解析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译文】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评析】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原文】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原文鉴赏
【总案】 本文见于《论语·子路》,记述了孔子和弟子子路关于“正名”的对话及其两者的不同态度。“正名”是孔子的—个重要思想,孔子认为治国伊始,必先“正名”,因为名实问题是确定国家社会一切伦理和一切政治关系的基础,不如此,民将“无所措手足”,国家就难免会出乱子。而弟子子路对此很不以为然,...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鉴赏
记子路言志之下,不顺记曾晳之言,乃次之以冉有,又次之以公西华,然后次之以曾点,变化之至。冉有、公西华二节,文法在中间相对。以子路之率尔,与曾晳之铿尔首末相对,以哂子路与点之言相对。四段事,三样文法,变化之中又极整齐,真妙文也。”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子路节与下曾点节正好对看,率尔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翻译
详细解释如下:一、背景介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出自《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们日常交流的一篇。文中描绘了孔子与几位弟子在闲暇之余的交谈情景。孔子借此机会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时也听取弟子们的观点和抱负。这种师生间的交流展示了儒家教育的特色,即通过对话和讨论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表现了师生五人怎样的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曾_: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解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从而后》原文鉴赏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⑨。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⑩。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注释】 ①从:跟随,随从。后:落在后面。 ②丈人:长者,老者。 ③杖:拐杖。荷:...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谁说的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孔子)说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论语全文解释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的翻译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的翻译是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选段原文如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

龙岩市14798306848: 论语·子路 - 搜狗百科
烛阅氯沙:[答案] 其身正 不令而行

龙岩市14798306848: 论语——子路{其身正,~,其身不正~.补全 -
烛阅氯沙:[答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在上位的人行为正当、作风正派,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本身行为不正当、作风不正派,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论语.子路篇》

龙岩市14798306848: 根据论语八则分析子路,颜渊,孔子性格特点? -
烛阅氯沙: 在《论语》八则中,子路、颜渊和孔子的性格特点如下:1. 子路的性格特点包括:* 直率:他通常直言不讳,甚至有些粗野.* 豪爽:他具有开阔的胸怀和直率的性格,不拘小节.* 真诚:他对孔子充满敬慕,对儒家礼教持有坚定的信念.* 重情...

龙岩市14798306848: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文言文 -
烛阅氯沙: 这是一条教人做人、做事的哲理.“无欲速、无见小利”是说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有太大的欲望、不要太着急、不要只图快;人也不要贪图一些小利、小恩小惠.“欲速则不达,见小则大事不成”这一句更是为大众所熟悉,是说做事时如果不先加以周密的思考而只贪图快反而会更慢甚至可能失败,如果只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小利而放松了警惕性,那么你就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龙岩市14798306848: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チ6ᆭ1子路翻译 -
烛阅氯沙:[答案]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

龙岩市14798306848: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论语·子路》中, -
烛阅氯沙:[答案] 全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意思: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

龙岩市14798306848: 子路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论语中他的形象丰满生动 -
烛阅氯沙: 子路是怎样的一个人,孔子评价其“由也谚”.而且有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时,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可是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是“闻斯行之”.公西华不明白了,问孔子“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龙岩市14798306848: 《论语》:子路初见孔子的解释 -
烛阅氯沙: 子路初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

龙岩市14798306848: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解释及翻译 -
烛阅氯沙: 【释义】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