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谷则愈

作者&投稿:糜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今日,才知道这句话。

《伤寒论》第398条原文是:“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胡希恕先生注解谓:“病人脉已解,谓平脉,无浮、沉、迟、数等病脉之意。脉解病亦当解,而于日暮微烦者,乃以大病新愈未久,家人强与之食,脾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所进食物,积食生热,故日暮时发微烦,此宜减其食量,使胃无所积则愈。”

昨晚晚饭 17分钟,闹钟响了,我咀嚼完嘴里的后,又扒了一口饭菜,咀嚼完,才放下筷子。

今早醒来,觉得还有饱感。

今晚,16分钟。

一点点的调整,逐渐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饭量。

今早,鉴于昨天吃20分钟,到 11点就饿了。我设定 23分钟,吃完后,挺合适的,11点没饿,直到 12点下楼吃饭,才有饥饿感。

午饭,30 分钟。但在闹钟还没响的时候,我已经打了一个饱嗝,当时没有看时间。

到点放筷,觉得饱饱的。

稍有一些懊悔,没在打饱嗝的时候看时间,也没有在那会静静感知一下,是否处于不饥不饱状态。

之前我饱食多食,大便不畅,不生病怎么可能呢?

身体没有能力运化这些过剩的营养,甚至是低营养、无营养的东西。

所以全是拥塞、积滞、淤积、窒碍……

所以到处长东西。

有一句古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不知出处。

虽然不知医,但我正在知己的路上跋涉着……

几十年,身体积压下来的问题多多。

我在一点点的追根溯源,然后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若有些许改善和好的转变,我就和朋友和老爸分享……

如今公众号文章、医学保健视频多如牛毛,只看你愿不愿意去了解、去践行。

我想,损谷则愈这四个字,应该作为我的座右铭!

因为,一想到代医生向杨医生介绍我时说:这是我的老病号。

汗……

作为一个消化内科的常客,不都是自己饮食无节导致的吗?

这次断断续续病了 4个月,还不能彻底反省吗?

好了伤疤忘了疼,会再出现吗?

要说自己在饮食上,从小到大,已经吃了无数次堑了,怎么还没长一智?

曾经也一度时间正餐吃素,但依旧是多吃的,而且还吃很多没啥营养的零食……

无论吃素,还是吃荤,吃任何,都要根据自己的脾胃感知来吃。

气血旺盛的时候,吃的下,排的出。

气血两虚的时候,吃下去,排不出。

是啥身体状况,就吃啥,量也随之增减。

这次问诊的老西医,叮嘱少吃,粗纤维的少吃或不吃。

我一定做到。

从此都做到。

损谷,身康。


损谷则愈
《伤寒论》第398条原文是:“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胡希恕先生注解谓:“病人脉已解,谓平脉,无浮、沉、迟、数等病脉之意。脉解病亦当解,而于日暮微烦者,乃以大病新愈未久,家人强与之食,脾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

损谷则愈
      汉代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出“损谷则愈”,即在保持身体基本需要热量的基础上,少吃一点儿,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们现代的一些常见病与饮食不节制有密切的关系。古人提出的“损谷则愈”到现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损谷与辟谷、断食是有区别的。    ...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398条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译文: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能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

读「损谷则愈」有感
观其方药,有用清热解毒者,有用补中益气者,有用六味地黄者……我据证以大青龙汤、小柴胡汤加减烧退,但过几天又反复发烧,恰读《伤寒论》第398条,细问家长得知:因长期有病,都说是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故经常让孩子吃肉、补品,始悟「损谷则愈」,遂据症用药外,嘱其少吃肉,晚饭不能过饱...

中医说的(损谷则愈)中的损谷是指饮食清淡还是指少吃,or饿着?
针对脾胃虚寒的患者,消化功能须待调理纠正、逐渐恢复后才好正常饮食。调理过程中需要适当控制饮食,以防湿热郁积于脾胃。“损谷则愈”理解为“少吃、摄入易消化的食品”为妥。

5伤寒杂病论6 398条原文是什么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伤寒398条怎么来的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就是病人初愈,身体会有点不适,但病已从脉解除,吃多了会有点烦,等到把食物消化就好了。这个时候最好吃清淡的 容易消化的 少吃多食。

少吃可以长寿,有没有道理?
其实不仅是现代的很多研究发现了控制饮食更有益健康,很早之前就有了这样的概念了,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其实就提出过相似的养生概念:损谷则愈。损谷即损其谷物,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减少食物的摄入量,换言之,少吃一点,很多病自然会好了。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饮食和健康之间的说法...

求伤寒论里阴阳易的有关资料!越多越好。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三九八、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病愈),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减少)谷则愈。

暑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汉代名医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出“损谷则愈”,即在保持身体基本热量需要的基础上,少吃一点儿,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们现代的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与饮食不节制有密切的关系。古人提出的“损谷则愈”到现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夏季饮食宜苦、辛、酸、咸,少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五...

琼结县17076158576: 5伤寒杂病论6 398条原文是什么 -
路景沙美: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琼结县17076158576: 所有的修辞手法 -
路景沙美: 编辑本段修辞手法简介现在可知的语文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琼结县17076158576: 诗经 礼记 老子中的经典语句 -
路景沙美: [原文]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译...

琼结县17076158576: 《道德经》中的快乐是如何体现的? -
路景沙美: 道德经,讲清心寡欲,顺其自然,自然也就没那么多愁苦事可言了.这和佛家的不必执着,也是一个道理.还有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讲: 幸福是欲望的暂时停止,也是个这理儿.下面是我精选的《道德经》中的十五句: 希望您能体会一些真...

琼结县17076158576: 《列子.天瑞》的原文 -
路景沙美: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

琼结县17076158576: 中医的诊脉有口诀吗? -
路景沙美: 有 脉学七言诀 ■ 浮 脉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

琼结县17076158576: 人参为干,大补元气的诗歌 -
路景沙美: 《药性歌括四百味》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

琼结县17076158576: 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地点在哪儿 -
路景沙美: 相逢村——老子和孔子相逢的地方 孟县城东北约七公里的地方有个叫相逢的村庄,据传,孔子曾在此与老子相逢,向老子求问道学. 当年孔子带领着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河雍一带(今孟县境内).一天,他们正沿着一条小河行走,发现...

琼结县17076158576: 《道德经》里有几处提到水?以柔克刚? -
路景沙美: 老子的哲学备受推崇,我看了一遍《道德2113经》,对"道"有了些新认识.人人都知道老子"道"的概念.比较熟悉"道"的特性是:"道"是万物背后的规律,无形无名,你能说清道,那道已经不是道了.我们不熟悉的"道"的特性,...

琼结县17076158576: 有濒湖脉决内容的给下 -
路景沙美: 濒湖脉学--四言诀》摘之以备2006年8月3日 23:42:30 发布:振之 作者:明 李时珍 经脉与脉气 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