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哂之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产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

当孔子让个人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认为“为国以礼”,子路的确将民众的“勇”放在首位。孔子“哂”的主要原因便是不认同子路的思想,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礼”,让民众知礼有节,而不是成为勇夫。

“哂之”一词,在《论语》中仅见于《侍坐》章,而且只出现在孔子对四位弟子言志的评价中。
“哂”,《说文解字》:“哂,笑也。”
钱穆认为,“哂”为“心声”,也就是内心发出的一种笑声,是嘉许的意味,孔子并非“高深”“确指”,而是带有轻松、喜悦、谐谑和亲切之意。
钱穆在解释为什么“哂之”时,提出了三个原因:
1. 子路言志,粗率狂妄,所以孔子“哂之”。
2. 曾皙言志,流于空泛而忽视实行,所以孔子“哂之”。
3. 冉有言志,自贬过分而显得谦退。与子路、曾皙一样,他没有说到实行的问题,故孔子亦“哂之”。
也就是说,在上述三人当中,只有公西华回答的较为切合孔子的期望。但是为什么同样是被“哂”,问题却没有说呢?
因为公西华的回答是“非曰能之,愿学焉”,也就是说,他并不是说自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而是希望通过学习来获得这种能力。这种态度和子路、冉有、曾皙都不一样。子路是“大言不惭”,冉有是过于谦虚,曾皙则是空发议论,他们都未能将理想与现实、言与行联系起来。只有公西华将现实与理想、言与行联系起来,这正是孔子所赞许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查询专业书籍或咨询研究《论语》的专家。

孔子“哂之(子路)”的原因是:子路在谈志向的时候不谦虚,不符合以“礼”治国的要求。
语出《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关的文段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孔子让四个弟子谈志向,子路不假思索也不谦虚地说了自己的想法,孔子讥笑了他。为什么讥笑他?文章中有明确的描述: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针对曾皙的提问,孔子老师说出了讥笑子路的原因。治国最重要是讲究“礼”,要以礼治国,子路说的话口气很大,一点都没有谦让,那谈不上以礼治国了,所以讥笑他。

论语曾经有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在论语各章节中,我是偏爱这一节的。我一向认为,论语缺少文学色彩,而这一节却很文学。那一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描写,就让今天的所谓文学大师叹为观止。当然,此节能引发我感触的还是子路率尔而对,“夫子哂之”。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轻率的对答,这在老师眼里是其言不让。孔子的哂之,应是对子路的讥笑,嗔笑。因为孔子为国以礼,子路的率尔而对,违反了礼,如此小节违礼,治国又怎能以礼,是故哂之。
子路的轻率,招来的是讥笑,嗔笑。只是自尊心受到点伤害,并无大碍。而后来的执政者,忘记了孔子哂由一事,却学会了子路的率尔而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国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司马迁曾经有云,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这一次率尔而对,致使数十万军卒被白起坑之。
又有史载,大将军霍光辅助汉昭帝 ,帮助汉昭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税收,减少劳役,把国家大事管理得很好。但是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都把霍光看作眼中钉,他们偷偷地商量好,由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他们布置好埋伏,准备在霍光赴宴的时候刺死他,又派人通知燕王刘旦,叫他到京师来。上官桀还打算在杀了霍光之后, 再废去昭帝,由他自己来做皇帝。没想到有人早把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让霍光知道了。 霍光连忙报告汉昭帝。汉昭帝命令丞相田千秋火速发兵,把上官桀一伙统统逮起来处死。上官桀也是一个率尔而对的人,霍光辅政,昭帝信之,上官桀没有认清形势,轻率举事,哪有不事败身亡的呢?
无独有偶,今天我们的执政府因率尔而对,同样,给平民百姓制造了灾难。记得我看到国务院决定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时,觉得平民百姓被当初颁布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官员愚弄了,多少年来我们到商场、超市买食品时首先要看包装上是否有“国家食品质量免检产品”的说明,如果有,我们会放心的购买。谁知道,今天这个“御赐金牌”却成了牛奶制品商投毒骗人的障眼法衣,在御赐金牌的招摇下,数以万计的无辜儿童送进了医院。
曾记否,非典初期,执政府官员率尔而对,掩盖疫情,拒疫民于医院门外,使非典患者未能及时隔离,继而疫情蔓延,病员夭亡。可以说,那是人为的疫情扩散。
子路率尔而对,是性格使然,遭到的是老师哂之而已。而今的执政者,面对民生大计也率尔而对,那不仅是孔子哂之,更为严重的是民必怨之,民怨而生恨,由恨而怒,官民冲突自然难免,和谐社会从何谈起。
诸葛一生唯谨慎,我们的父母官啊,当你们面对民生大计时,慎思而为,不要率尔而对,不要因你们的率尔而对,人为的制造灾难。让我们平民百姓,在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中得以生存,活得踏实一些。
民——无所求,仅此而已!


孔子哂之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哂之(子路)”的原因是:子路在谈志向的时候不谦虚,不符合以“礼”治国的要求。语出《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关的文段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哂之?
钱穆在解释为什么“哂之”时,提出了三个原因:1. 子路言志,粗率狂妄,所以孔子“哂之”。2. 曾皙言志,流于空泛而忽视实行,所以孔子“哂之”。3. 冉有言志,自贬过分而显得谦退。与子路、曾皙一样,他没有说到实行的问题,故孔子亦“哂之”。也就是说,在上述三人当中,只有公西华回答的较为...

子路言之后孔子为什么要哂之?
原文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当曾皙问孔子为什么“哂”子路时,孔子做了明确的回答:“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意思非常明确,子路的回答不够“谦让”“礼让”“谦虚”,所以孔子“笑”了。这集中而明确地体现了孔子的“礼治(以礼治国)”的思想。

子路的回答为什么孔子“哂之”?
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的态度,是“哂之”。对于曾点的回答,孔子明确地表示了态度,是“喟然叹”,即发自内心地赞叹。子路很自信,觉得自己可以辅佐一个兵车千乘的诸侯国国君,把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强盛,百姓可以勇往直前,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子路的理想很伟大,孔子为什么笑他?一者因...

子路为什么要“哂之”?
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

夫子为什么哂由也?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

“夫子哂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意思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在谈论各自治理国家的一些理念。子路说完后,夫子哂之,就是说夫子此时对子路的态度是不以为然的。所以这里的“之...

夫子哂之的哂是什么意思 夫子哂之中哂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

《四子侍坐》论语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讲自己能治“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如果曾点志在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不是更不谦虚吗?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甚至是“大笑”了。

《论语》“侍坐”章中,由于“其言不让”而被孔子“哂之”的是
子路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松江区15517742149: 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友初昊畅:[答案] 当孔子让个人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认为“为国以礼”,子路的确将民众的“勇”放在首位.孔子“哂”的主要原因便是不认同子路...

松江区15517742149: 课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为什么孔子听完子路的话“哂之”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 21课 -
友初昊畅:[答案] 孔子崇尚以礼治国,而子路说话里态度不谦逊,说话内容也过于自信,因此笑他.这个笑含有否定的意思.

松江区15517742149: 孔子戏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 -
友初昊畅:[答案]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松江区15517742149: 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 -
友初昊畅: 当孔子让个人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认为“为国以礼”,子路的确将民众的“勇”放在首位.孔子“哂”的主要原因便是不认同子路的思想,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礼”,让民众知礼有节,而不是成为勇夫.

松江区15517742149: 《子路,曾……》中,夫子晒之的理由 -
友初昊畅: 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松江区15517742149: 孔子为何晒由而与点 -
友初昊畅: 子路先回答说,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孔子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报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公西华的回答更为谦逊,他说自己的才能只配做个小司仪官.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话都没有立即表明...

松江区15517742149: 《侍坐》谁的理想更符合当代中国 -
友初昊畅: 曾皙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更能符合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张.分析如下:《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

松江区15517742149: 从曾皙的言志中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
友初昊畅: 孔子的评价详细版 ① 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②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冉有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

松江区1551774214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写师生对话,孔子为什么笑子路用原?
友初昊畅: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谦让,因此笑他.

松江区15517742149: 求详细解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 -
友初昊畅: 1.文章谈论的是“志向”问题,按先后顺序先后是问志——述志——评志. 2.文章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刻画了几个弟子的不同形象.如,孔子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的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