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缨遇难典故由来

作者&投稿:油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帽缨的相关典故
子路之死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

子路死时有典故叫什么?
子路死时的典故叫做君子死,冠不免。子路名字叫做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

绝缨会的典故
’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说苑·复恩》亦载,“王后”作“美人”。释义用法 楚庄王与群臣宴饮,日暮殿上烛灭,有臣子趁机拉王后的`衣服,王后把他冠上的缨揪掉,请楚王查问。楚王却下令让所有...

提问两个典故
由于他有宽容之心,才得了江山。一次他宴请群臣,让大家不分君巨之位落座。正当大家饮酒尽兴之际,一阵风吹来,把灯火熄灭,顿时全场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有一个人趁黑之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地扯下了这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说:“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

成语主动请缨中的缨是什么意思 成语主动请缨中的缨的含义
1、请缨,缨是绳子的意思,典故出自汉书终军传,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2、即指此汉朝年轻将领终军请缨的典故:《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

楚庄王的经典典故
楚庄王的经典典故3:绝缨大会 庄王嘉繇基一箭之功,厚加赏赐,使将亲军,掌车右之职。因令尹未得其人,闻沈尹虞邱之贤,使权主国事。置酒大宴群臣于渐台之上,妃嫔旨从。庄王曰:“寡人不御钟鼓,已六年于此矣。今日叛臣授首,四境安靖,愿与诸卿同一日之游,名曰:‘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俱来设席,务要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决缨宴
救出了楚庄王,庄王重赏唐狡,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宽宏大量,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熄灯摘缨的典故讲的是什么故事?
熄灯摘缨的典故讲的是君王和妃子一起与众将喝酒,有一位将士酒后昏了头脑,一阵风把灯完全吹灭以后,他乘机非礼了妃子,机智的妃子并没有慌张,而是摘下了将士头上的红缨,事后直接向君王说明情况。但是君王和相国讨论以后,并没有做出处罚的措施,反而是让全部将士摘下红缨,继续把酒言欢。后来妃子因...

我要找一个适当的典故
蜡烛亮起,众人已皆无缨带,庄主也如无事一般,直至席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会。几年后,楚派襄老统兵伐郑,其部将唐狡主动请为先锋。唐只率百名士兵,拼命冲击,杀得郑军落荒而逃。后续大军竟一路无阻,直取郑都荥阳。原来,唐狡就是当年的断缨者,蒙庄王宽宏大量,容人之过,...

古代皇帝包庇大臣的典故
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将缨握在手中,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谁知庄王沉思片刻,却让人暂缓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都喝得...

芮松17528095724问: 子路死时有典故叫什么? -
涡阳县辰吉回答: 叫做子路结缨,是说子路有一次作战,被敌人射断了帽子上的缨络,于是子路说:君子宁愿死,帽子上的缨络是不能失掉的.就把缨络重新绑好,结果敌人冲上杀死了他.

芮松17528095724问: 典故"结缨而死"的主角是以下哪一位孔子门生 -
涡阳县辰吉回答: 子路,孔子弟子. 子路为卫大夫孔悝的家宰.孔悝作乱,子路不从,因而受到石乞、盂黡的戈击,帽带子被碰断,“ 子路 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结缨,系好帽带.后用以表示从容就死.

芮松17528095724问: 结缨指的是慷慨献身,为维护自身尊严而死吗?
涡阳县辰吉回答: 指的是慷慨献身,为维护自身尊严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孔子的学生子... “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一直为中国人代代传颂的原因.

芮松17528095724问: 左传中关于子路的死 -
涡阳县辰吉回答: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

芮松17528095724问: “仲由缨”一词的来历? -
涡阳县辰吉回答: "仲由缨"的来历:《左传·哀公五年》:“石乞、孟黡敌子路(就是仲由),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结缨而死.”(石乞、孟黡与子路对敌,石乞、孟黡用戈攻击子路.击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即使死了,冠帽也不能掉了.'他把帽带子系好后便战死了.后"仲由缨"就成为不怕牺牲慷慨赴死的代表.

芮松17528095724问: “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是什么意思? -
涡阳县辰吉回答: 【苏武节】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仲由缨】《左传·哀公十五年》:“石乞、孟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结缨而死.”咏慷慨赴死.(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阀五十韵》)

芮松17528095724问: 子路是怎么死的? -
涡阳县辰吉回答: 摘自《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在网上搜了一下,有种观点认为,子路系冠的带子被击断了,子路的冠歪了,子路认为这样的形象不符合礼仪,...

芮松17528095724问: 若是谓死而又死的是的意思 -
涡阳县辰吉回答: 结缨而死是从容就义的意思.结缨 :系好帽缨.出处:《左传·哀公十五年》:“ 子路 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译文:子路说:“作为君子就是死了也要把帽子戴好”,于是系好帽缨,从容而死.

芮松17528095724问: 子路是几岁死的 -
涡阳县辰吉回答: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活了62岁.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芮松17528095724问: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
涡阳县辰吉回答: 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子路为儒家的信仰而死,更有可能是为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汉冠威仪而死的第一人.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士大夫带的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乌纱帽(幞头),一种为进贤冠(梁冠).解释就是:“我要死了,也要把头巾整理好.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