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大学章句集注原文

作者&投稿:糜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郭宅镇的名胜古迹
石洞书院是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郭钦止创建,时延聘叶适执掌师席。朱熹、吕祖谦、魏了翁、陈傅良、陆游、陈亮等先后来此或讲学论道,或切磋交流,并留下了题刻。宋庆元四年(1198),朱熹避居石洞改定《大学章句集注》,《诚意章句集注》尤多删正。石洞书院学子来自山东、江西...

求《大学章句》白话文翻译
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出自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中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释——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意思是:所谓“明德”是人从自然中得来的,心态安详,对世上一切都清清楚楚,具备了自然中一切道理可以用...

大哥大姐帮帮忙!找一下下面古诗
原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一座高高的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见日出。不怕有云彩挡住我的视线,因为我站的很高。 注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
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 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朱熹把《论语》、 《孟...

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如下: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大学的历史沿革
⑴董仲舒对《大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将儒家经学由民间思想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位,开启了儒学成为官学、显学和国学的始点。⑵郑玄将西汉后期流传的各种《礼记》抄本,相互校对,并作注解,使得《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他的著作《三礼注》中《礼记·大学》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学》研究著述。⑶...

释施13929988611问: 大学明德章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释施13929988611问: 朱熹的四书集注怎么样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名著,为宋代朱熹所著,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

释施13929988611问: 名言警句 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辨之,笃行之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已经完整复了呀.“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 出自《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制《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中庸》zhidao. 《礼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释施13929988611问: 朱熹《大学》2000字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学》的理解字数不少于2000字.可以就整个《大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也可以选取其中一点说说自己的理解. -
乌审旗复方回答:[答案] 《大学》读后感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最大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著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

释施13929988611问: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
乌审旗复方回答:[答案]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

释施13929988611问: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是什么意思?? -
乌审旗复方回答: 翻译:(什么叫愤呢?)愤,就是(对于一个问题)想要尽快解决却有不能把它弄明白的心里状态.(什么叫悱呢?)悱,就是(一个问题已经思考之后,却没有考虑清楚成熟)想表达却又(表达的不全面或者)不能说出口的心理状态. 出处:...

释施13929988611问: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提出了什么说
乌审旗复方回答: 格物致知说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释施13929988611问: 《大学》读后感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

释施13929988611问: 朱子《大学章句集注》,释诚意章,有"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请问是什么意思?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将通俗一点就是把所有的拿出来筛选丢掉你不要的或者是不好的 这样就会必然拥有你想得到的东西 这句话要结合上下文才好具体翻译 就像那个 :之 指的是什么肯定在上文有所指的

释施13929988611问: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四书章句集注》 -
乌审旗复方回答: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