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待

作者&投稿:郑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麽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

齐宣王时,有人斗死于道,吏讯之。的翻译
予虽痛子,独谓行何!”泣下沾襟。相入,言之于王。王美其义,高其行,皆赦。不杀其子,而尊其母,号曰“义母”。【译述】齐宣王的时候,有人打架斗殴,死在路上,官吏前来调查。有兄弟二人站在旁边,官吏询问他们。哥哥说:“人是我杀死的。”弟弟说:“不是哥哥,是我杀的。”整整一年...

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
---孟子支持齐宣王解救燕国人民,符合孟子的仁政思想。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占领它,怎么样?”孟子说...

齐宣王见颜斶原文及翻译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翻译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足,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心腹;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常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尘土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待如同强盗仇敌。”齐宣王说:“按礼制,臣要为自己过去的君主服丧,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臣子为之服丧呢?”孟子说:“君主对...

齐宣王时期的事件列表
燕人叛变:齐宣王元年(前319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趁机派匡章率军十万,从渤海进攻燕国,在五十天内攻下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杀死。湣王继位:齐宣王十九年(前301年),齐湣王田地继位,他继位后,为了巩固王权,开始对齐宣王时期的重臣进行...

孟子是什么样人
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1、正直笃行。孟子周游列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针砭世事,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2、仁政为民。

这副字,简体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意思?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大致意思是说:遇上齐湣王当朝南郭先生就不能滥竽充数了。下联:教欧阳子出汗东坡何必占鳌头 典故出处:北宋时苏轼与欧阳修那是铁打的关系,欧阳修担任主考官期间,录取了苏轼、苏辙和曾巩等文坛俊杰。尤其是对苏轼很抱有好感,苏轼考中...

《奇丑无艳之破镜重圆》:齐宣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齐宣王是一个政治开明,文化较为包容的人。齐宣王上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前中了反间计而逃亡楚国的田忌大将军请回了齐国(。之后又任命同父异母的弟弟田婴担任国相。他看到了两人身上的才华,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为齐国的未来发展做贡献,钟无艳也是因为相貌不好看,却非常的有才华,是治国安邦...

解释-今王为大室,三年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
现在君王盖大宫殿,(凭齐国的强大),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没有敢劝说的人。敢问大王有臣子吗?出处及原句:《新序》-齐宣王为大室 “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

饶琦17154333870问: 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 -
昔阳县可朋回答:[答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对这种朋友该怎么办?...

饶琦17154333870问: 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 -
昔阳县可朋回答: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对这种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看看自己的左右大臣,故意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从这个对话中,看出孟子希望齐宣王勤于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使百姓安居乐业.

饶琦17154333870问: 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待他是用什么说理方法阐明自己的意图的? -
昔阳县可朋回答: 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

饶琦17154333870问: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品读感悟 -
昔阳县可朋回答: 本文是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 这样才能天下归心.文章雄辩有气势,先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然后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先王的出游是与工作相结合的,为了更好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国君出游却只是为了自己享乐.晏子要齐景公选择何去何从,景公选择了实行仁政,君臣同乐,这正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希望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更应当义不容辞的为了国与家努力.

饶琦17154333870问: 齐桓晋文之事的问题,,急上加急!!!!! -
昔阳县可朋回答: 1.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 2.孟子希望齐宣王接受他所提出的意见,施行王道的仁政. 3.齐宣王听见孟子说他可以做到保民而王天下,反问孟子说,你怎么知道我可以? 齐宣王也许听了这句话,相当高兴,...

饶琦17154333870问: 为什么孟子认为齐宣王“王之不枉,是类折枝也”? -
昔阳县可朋回答: “折枝”这个说法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篇中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孟子在向齐 宣王讲解为人君者为何不能推恩于百姓的时候,举了这样两个例子来加以论证:“挟太山 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

饶琦17154333870问: 孟子是怎样劝述齐威王放弃称霸之事的? -
昔阳县可朋回答: 明确: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饶琦17154333870问: 何如?《孟子中齐人伐燕?孟子》中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
昔阳县可朋回答: 孟子在此处态度十分谨慎,将两种选择均交给齐宣王自己来 选择.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不难发现,其实孟子对齐宣王占领燕国 是持支持态度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死搬教条的书 呆子,而是具有灵活通权达变思想的政客.他认为当时燕国的百 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不反对齐宣王率军进入.所以说,孟 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战争,只要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与 意愿,他也支持.

饶琦17154333870问: 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 -
昔阳县可朋回答: 缘木求鱼 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 齐宣王觉得孟子的话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劝告. “ 缘”在这里是沿着、顺着的意思,“木”指的是树木;“缘木求鱼”就是沿着树木爬上树去找鱼. 树上怎么会有鱼呢?当然没有啦!所以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方向、方法错误,或违反客观规律,结果当然无法达到目的.

饶琦17154333870问: 古文”王顾左右而言它” -
昔阳县可朋回答: 因为孟子问他:“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拼音: 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典故: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即孟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对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