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投稿:虿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篇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也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性格,所以孟子才被称为亚圣,与孔子比起来还是稍差一酬。当时的历史氛围是燕王哙想学圣人,禅位给奸臣子之,所以导致国家发生动乱,齐宣王想乘机进攻燕国。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浅论】 这里宣王问孟子是否该伐燕,其实他已经决定伐燕了,所以有“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这一说法,他问孟子,其实就是想获得孟子的赞许而已。孟子很聪明的告诉他,也就是孟子一贯提倡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仁道精神,伐燕应当以“兴灭国,继绝世”的道义精神,才会得到燕国人民的帮助。并不是无条件支持齐国伐燕。因为按当时的礼法,燕、齐同为诸侯国,如果燕国内乱,应该尊周王室的命令来协助平乱,才是合乎礼法的行为。但是齐国擅自出兵干预,已经在道义上有所缺失了。但是由于孟子已经觉察到齐宣王已经下了决心伐燕,所以不好直接说破,只能从侧面说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的道理。所以并不是孟子赞成齐宣王的态度。然后才有了下面这段。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 者,何以待这?”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 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 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 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 雨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dān)食壶浆以迎王师。若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 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 可及止也。”
【浅论】 这也是孟子之所以“亚”之所在。如果是孔子,即使察觉齐宣王的决心,也会直来直去,说出原委。但是由于当时齐王对孟子本身长期的态度,以及微妙的国际形势,孟子在事态已经完全明朗以后再点出要害,这样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于孔子来比,就稍逊一酬。

孟子明确反对的不过是“不义”的战争,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诸侯为一己之私的相互倾扎。孟子对这类“率土地而食人肉”的战争发动者,斥其为“不志于仁",“罪不容于死”,但对于“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王者之师,则大为称赞和歌颂,认为这类战争是为了“安天下之民”,能得到老百姓的热情支持和拥护,百姓望之若云霓。
据《孟子。梁惠王下》载,齐宣王五年,北方的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动了攻打燕国的战争,虽节节胜利,却又担心各诸侯国虎视眈眈,将会联合起来阻挠齐国,内心因此犹豫不定。
孟子于是给齐宣王壮胆打气,首先肯定攻燕战争道义上没有问题,“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以武王伐纣为榜样来鼓励宣王。
其次,针对宣王信心不足,胆小犹豫,害怕其它国家出面干涉的情况,指出“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然后用商汤征夏的事例,说明受老百姓欢迎的王师,即使国家弱小,也会因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最终取胜。
孟子的论据是,这种“吊民伐罪”的军队,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方国家的百姓会埋怨他为什么不先进攻西方;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百姓会埋怨他为什么不先进攻北方。因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盼望解救他们军队,就像天干久旱的农夫盼望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样的军队又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不得不说,孟子作为一代大儒,其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为主体的战争观,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使任何一种社会,这种近乎规律的信条都会有其生存的市场和土壤。但孟子思想中过分强调仁义的功用,无视战争中的其他客观条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主观主义和时代局限性,这亦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比如孟子认为只要讲仁,便"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这就是过分轻视战争中军队的装备和必要的军事技术,用竹竿木棍战胜坚甲利兵,在冷兵器时代或许尚有一定可能性,但在军事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现代化武器层出不穷,武器威力和作用已越来越强大和突出,如果仍忽视装备和武器的功用,则“义和拳”战洋枪洋炮的惨痛教训仍可能重新上演。
所以,我们在吸收孟子合理战争观点的同时,更应理性对待其局限性的一面,切不可忽略和轻视武器装备的开发及军队的各项技术建设。


扩展资料
思想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
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像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并不反对所有战争,他支持实行“王道”的战争,而反对的是“霸道”的战争。
齐宣王曾问孟子:“桀纣是君,汤武是臣,做臣子杀死君上,是可以吗?”孟子说:“毁灭仁的,叫做贼;伤害义的,叫做残。残义贼仁的人,没有一人帮助他,就叫做独夫。我只听说武王诛杀独夫纣,没有听说武王弑君”。
孟子还说“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一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孟子反对的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反对的是诸侯之间争名夺利的不义战争,他并不反对“天吏”替天行道的战争,不反对商汤、周文王、武王为广大黎民百姓征讨“独夫”、“民贼”的战争。
------孟子支持齐宣王解救燕国人民,符合孟子的仁政思想。
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
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占领它,怎么样?”孟子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宋代有诗赞孟子:欲儒概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儒家战争观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例如“王师”、“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天吏”、“以至仁伐至不仁”,“诛一夫”等。“仁政”思想将“仁”与“民本”合二为一,包含着两种价值尺度:一为道德、一为现实政治。“仁者无敌”立足于道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则立足于现实政治层面,由于儒家的最终归属在道德领域,“王师”、“仁者无敌”、“以至仁伐至不仁”、“天吏”等又都属战争的道德命题,这就意味着“民本”意识已成为沟通战争与道德的大领域的媒介或中间环节。战争超越了功利层次上升至道德层次,并且在儒家的道德范围中获得道义的合理性以及最后的归宿。
儒家道德原则取代了自然状态的功利原则,成为战争的前提。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经由“民本”这一环节继续延伸至战争领域,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战争即为“仁”这一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最有力之代言人。因此,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是东方文明史上独特的战争观。
------孟子反对齐国乘火打劫,认为齐国后来的表现演变成为非正义战争。
齐国占领了燕国,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问:“诸侯正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 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仁政思想,反对春秋无义战。 遵循王道


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
这一篇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也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性格,所以孟子才被称为亚圣,与孔子比起来还是稍差一酬。当时的历史氛围是燕王哙想学圣人,禅位给奸臣子之,所以导致国家发生动乱,齐宣王想乘机进攻燕国。【原文】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
《孟子两则》原文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
孟子反对的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反对的是诸侯之间争名夺利的不义战争,他并不反对“天吏”替天行道的战争,不反对商汤、周文王、武王为广大黎民百姓征讨“独夫”、“民贼”的战争。---孟子支持齐宣王解救燕国人民,符合孟子的仁政思想。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

孟子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孟子明确反对的不过是“不义”的战争,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诸侯为一己之私的相互倾扎。孟子对这类“率土地而食人肉”的战争发动者,斥其为“不志于仁",“罪不容于死”,但对于“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王者之师,则大为称赞和歌颂,认为这类战争是为...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怎么导入新课
墨子主张“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正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墨子创立严密的组织,墨者团体的领导者成为巨子,墨者行动必须遵守巨子的指挥。墨家思想...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他为什么会提出“非攻、兼爱”的思想?_百度知 ...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他会提出“非攻、兼爱”思想的原因:因为针对诸侯国间的攻伐和兼并战争,及其所产生的生产制造荒芜、民不聊生的惨况,他也是深恶痛疾,视之为天底下大害,因此他提出了非攻、兼爱的认为。兼爱和非攻是体和用的关联。兼爱是大到我国中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小到人与人之间也...

对日军侵华的罪恶行径,世界大战 就墨子的“兼爱”、“非攻”等主张发表...
在墨子看来 战争是要死人的 他代表的是“贱民” 他体恤人们 厌恶战争 绝对反对无缘故不义的战争 一方面他会努力劝鉴战争发起者 不要发动战争 用 兼爱非攻的 学说晓之以理 一方面他会积极帮助受欺负着守城 墨守成规 墨子防守战技术很高超的 教科书上有 墨子 抗楚救宋 嘛 说到墨子我真是思绪连连 ...

[实用参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课件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

三国演义读后感
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往,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人是赵云。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

历史上真有狄仁杰这个人物吗?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如《狄公案》。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

晋江市18721192515: 概括《寡人之于国也》中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帮我概括下
针诚新生: 以下第一点就是: 《寡人之于国也》 1.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 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

晋江市18721192515: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
针诚新生: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

晋江市18721192515: 《寡人之于国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
针诚新生: 说明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采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晋江市18721192515: 《 寡人之于国也 》 概括孟子的仁政主张? -
针诚新生: 倡导仁政,反对霸道,消除战乱,发展生产,使人们不饥不寒,安居乐业.即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晋江市18721192515: 孟子反对什么战争? -
针诚新生: 孟子认为战争是不义的,他认为战争的关键在于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和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说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战争和他的仁政的观念很不符

晋江市18721192515: 为政惟仁(《孟子·离娄上》)基本观点是什么? -
针诚新生: 仁政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检举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

晋江市18721192515: 孟子主张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 -
针诚新生: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晋江市18721192515: 得道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针诚新生: 此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晋江市18721192515: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谈谈自己的想法 -
针诚新生: “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 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其买,孟子的思想依然是来自孔...

晋江市18721192515: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翻译 -
针诚新生: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