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三个预言

作者&投稿:禾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禅宗六祖为什么不传了(开悟以后得了精神病)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宗六祖六祖慧能的五大预言五祖知道惠能已经开悟,见到自性,就说:“若不认识本心,学法是没有益处的。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

六祖慧能不识字,那他怎么知道佛祖的起源历经了多少人物,还一字不漏的...
《六祖坛经》以及禅宗典籍,都记载了六祖的一些预言很准确的,比如《六祖坛经》记载他预言怀让禅师会有一个杰出的弟子,说“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果然后世出了马祖,弘扬禅宗。又,当石头禅师问六祖百年后自己依止谁,他对石头禅师说“寻思去吧”,以后石头禅师果然是在行思(寻思)禅师的座下...

唐高宗时代出现的谁,才是禅宗确立的标志
惠能大师见到五祖以后用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了五祖的认可。随后五祖连夜教授惠能大师《金刚经》并且把当时禅宗的衣钵和信物都交给了五祖,从此惠能大师成为了禅宗第六祖,被世人称为六祖慧能禅师。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

为何六祖慧能的《坛经》称经
但是,六祖慧能的言行记录却被称之为《坛经》。严格地说,这是违背了佛教的规矩,但从中也可看出六祖慧能在佛教中地位之高。 慧能,俗姓卢,三岁死去父亲,老母守节抚养他长大,家中很穷,生活困难,慧能靠打柴来养活老母和自己。有一天,一位客人来买柴,令慧能将柴送到他在客店的住处去。慧能将柴送去后,钱货两讫,...

六祖慧能的故事?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发现了惠能的见地,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继承了祖位。弘忍为惠能说法,《坛经》炖煌本说:“说金刚经”;惠昕本等说: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神会语录》等说:“忍大师就碓上密说直了见性。于夜间潜唤入房,三日三夜...

六祖慧能传(二十三)慧能剃度 六祖归位
        此等荣光,试问中华纵横五千年,有几个?        六祖之后,再无七祖。也应验了达摩祖师的预言。        随着慧能正式归位,法性寺在天下佛门的地位,也日渐昌隆。以后随着六祖慧能而名扬天下。  &#...

有人问六祖慧能何为佛的三身四智,六祖这样回答
《景德传灯录》:寿州智通禅师者寿州安丰人也。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历史上有什么关于禅宗顿悟派开山祖慧能塑像的传奇故事?
禅宗顿悟派开山祖慧能(638~713),对印度佛教进行彻底改造,与中华传统文化儒、道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佛教文化,不仅对唐以后的中国佛教而且对整个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否定传统佛教念经、修功德、苦修等烦琐戒律,主张以修心为本,心净即佛土净,心净即可成佛。自仪凤元年(676)八月,慧能...

很简单的,查一下北宋五子.慧能的资料复制粘贴就好
那时,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慧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形成了禅宗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分庭抗礼。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即世所行《法宝坛经》(今世流通的《法宝坛经》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异本,四、宗宝本。参照...

六祖惠能肉身在哪里?据说1300年来尸身不腐存于六祖殿
三、六祖慧能法师的影响 六祖慧能法师是我国影响力较大的祖师之一,他的禅宗宗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他讲究人人皆可以为佛,重点强调了人心的清与静,这时,人类在修身养性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悟性,让佛教在思想与人文方面更近人心,是中国佛教不朽的传说。

利胞15865905252问: 关于哲学的论文 -
环翠区西吡回答: 这是我大二社会实践的论文,和你共享吧! 《六祖坛经》中的预言和谶语 慧能又作惠能(638年至713年),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生于广东新会.《六祖坛经》是他的弟子令韬对他一生言行的记录.《六...

利胞15865905252问: 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木皆因果;一花一世界,一人一生皆为空. -
环翠区西吡回答:[答案]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是一个典故“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大概是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对着百万弟... 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是一个关于六祖慧能故事:唐高宗时期,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请徒众各作一诗,以表明各人对禅宗...

利胞15865905252问: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是开悟诗吗 -
环翠区西吡回答: 原文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个人观点,修行悟道,身无杂念,红尘皆是空

利胞15865905252问: 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的最后一首偈子是 -
环翠区西吡回答: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 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吟出这句偈语后,大家就都知道六祖是已经得道的圣人,此后就广为流传.

利胞15865905252问: 六祖慧能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当初,他在修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
环翠区西吡回答: 当然是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见物相状者看物静相、动相,幡不静故说幡动,亦为通俗表相说.研究功用者,研究幡为何动,察知由风在吹,无风吹则不动故说风在动,亦为原因追究说.三说各有其理,但取适己者采用之...我今说是,风吹心知幡动也......

利胞15865905252问: 求六祖慧能“风幡论辩”的详细内容 -
环翠区西吡回答: 当年,慧能因为聪明和智慧,从五祖弘忍那里继承了衣钵(袈裟),却遭到了以神秀为首的师弟兄们的妒忌,而遭追杀.慧能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回到新兴故乡后隐姓埋名,一晃16年过去了.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慧能听说广州光...

利胞15865905252问: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意思 -
环翠区西吡回答: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神秀说的.他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是讲究通过不断的...

利胞15865905252问: 六祖慧能不识字,为什么对佛理却那么通晓 -
环翠区西吡回答: 六 祖 事 迹先悟道后求佛 惠能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青年时靠柴为生,在去街路过金 台寺时听到寺内和尚诵佛经,闻经开悟,感悟佛道. 当他得知和尚所念的是《金刚经》,是从 湖北五祖弘处传至新兴金台寺 的,便产生出家入佛门礼...

利胞15865905252问: 达摩祖师至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
环翠区西吡回答: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

利胞15865905252问: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四句是什么意思 -
环翠区西吡回答: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