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查一下北宋五子.慧能的资料复制粘贴就好

作者&投稿:书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很简单的,查一下北宋五子.慧能的资料复制粘贴就好~

  “北宋五子”指的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指天地运行的绝对规律,不以人的意识改变而转移,即哲学上的真理。

“北宋五子”指的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编辑本段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赋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延。

周敦熙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少年时都会读过他的《爱莲说》,一个名篇。
编辑本段邵雍
邵雍 (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他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邵雍,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人称“邵夫子”、“家先生”。葬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西2公里处,墓地1964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等有邵夫子社恢复安乐书院,在常安镓老师的倡议下,成立伊川县邵雍研究会,今年是邵雍千年诞辰,将举办大型活动。目前,安乐佳城(墓地)前开辟广场,硬化道路,广植树木, 引入水源,民众广泛关注。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余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相传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 --《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修炼人,是不易弄懂的。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
梅花诗(预言)
北宋·邵雍 著
第一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
第五节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 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
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编辑本段张载
一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张载,但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嘉佑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提出“大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后被编入《张子全书》中。

张载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后赠司空。父亲张迪于真宗初携妻陆氏上任于陕西长安。天禧四年(1020)生张载。天圣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后赠尚书督官郎中,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小官吏。张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议归葬开封。十五岁的张载和五岁的张戬与母亲,护送父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行至眉县横渠,因路资不足加之前方发生战乱,无力返回故里开封,遂将父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以后张载就生活于此,人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就是宋儒濂、洛、关、闽四大家的“关”,因生于陕西而以地望名。另外三家,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称濂溪。程颢、程颐为河南洛阳人,故称“洛学”。朱熹原籍徽州婺源,他本人生于福建龙溪县,学者因此以“闽学”括概。
张载最被二程子等同时诸大儒称许的是他的《西铭》。其实是他的著作《正蒙》最后第十七篇“乾称”中的一段文字,他自己视为可以张之墙牖的座右铭,曾以《订顽》为题录之于书室,程颐改称《西铭》,学者悉宗之。《正蒙》中的另一段文字,张载以《砭愚》为题也曾书于墙牖,伊川改为《东铭》。但《西铭》影响最著,全文只有252个字,兹全录以共饷。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之。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编辑本段程颢
程颢 hào (1032~1085),宋代理学家、教育家。

程颢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珦官至太中大夫。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学《论语》、《孟子》则为“知道”,“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大学》、《中庸》亦不可不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总之,教育必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于京师讲《易》处(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立二程祠。明成化二十年(1489),河南巡抚李衍就二程祠建大梁书院,祀二程于讲堂。另嵩阳书院亦为纪念二程所立。《嵩阳书院志·序》称:“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
葬伊川县城西部,伊川县政府建为程园,内有程氏父子三人墓,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园前有广场,与伊川县高中相邻,有西山圣林,为伊川八大景之一。今有程道兴先生投资过亿扩建程园,届时将有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本段程颐
程颐(1033~1107),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说其兄程颢对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24岁时曾在京师(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授徒讲学。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同程颢一样,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圣人之志,只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以天地为心,“一切涵容复载,但处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学习方法上,强调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另外,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后人曾在他讲学之地设书院以为纪念,如河南嵩阳书院、伊川书院等。另外,全国各地亦有纪念他之书院,意在追踪继轨,以示其思想绵长。其著作被后人辑录为《河南二程全书》、《程颐文集》、《易传》和《经说》。

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慧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他因之有寻师之志。咸亨初(670),他把母亲安顿后,即北行。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刘志略,引其出家之姑无尽藏尼,持《涅盘经》来问字。慧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了解其义。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闻其言,深为惊异,遂告乡里耆老,竞来礼敬,即请慧能居于当地宝林古寺,称他为卢行者。
六祖慧能画像
慧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至乐昌西石窟,从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劝他到黄梅东山禅寺(今湖北黄梅县,寺在黄梅双峰之东,亦称东山)去从弘忍受学。慧能于咸亨三年(672)到了黄梅东山,
弘忍见着他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慧能说:弟子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中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和尚佛性与獦獠佛性无别;和尚能作佛,弟子当能作佛。弘忍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间踏碓八个月,当时东山禅众达七百人。相传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大众禅解的浅深,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慧能在碓房间,闻僧诵这一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众见此偈,皆甚惊异。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慧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因为慧能身份卑贱,其他有心争夺继承人之位的弟子肯定不服,必将加害慧能,所以弘忍让慧能赶快返回南方,
六祖慧能画像
并且不到必要时不能显露六祖身份。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
几大弟子知道传位无望,非常恼怒,暗地里派人打听慧能行踪,伺机抢夺衣钵,但慧能住在神秀等人不熟悉的岭南,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弘忍死后,神秀名义上继承了掌门之位,形成了禅宗的“北宗”。
慧能回到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今广西怀集县)二县间,过了十六年,至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请问深义,慧能回答,言简理当。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名德智光律师等为他授具足戒(按法性寺即今广州光孝寺。寺中有六祖瘗发塔、菩提树、风幡堂、六祖殿诸古迹)。两月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从此之后,慧能开始公开收徒传教,不久,慧能辞众归曹溪宝林寺(今广东曹溪南华寺),印宗与道俗千余人相送。那时,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慧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形成了禅宗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分庭抗礼。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即世所行《法宝坛经》(今世流通的《法宝坛经》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异本,四、宗宝本。参照本书“法宝坛经”条)。从此以后,慧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其间,中宗曾请慧安、神秀二师于宫中供养,并问禅法。二师皆说: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神龙元年(705),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他入京。他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以慧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延和元年(712)慧能回至新州小住,命门人建报恩塔。先天二年(713)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遗体归曹溪。宪宗时(806—820)赠以大鉴禅师谥号,柳州刺史柳宗元为撰《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请,又撰《曹溪大师第二碑》。从达磨六传而至慧能,故一般称他为六祖大师。
慧能的遗体未坏,弟子方辩裹纻涂漆于其上,形像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即古代的宝林寺)。

北宋五子是指北宋时期的五位禅宗大师,分别是法海、洪州慧能、临济道益、岳山慧远、承州天童。其中洪州慧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被誉为“禅宗祖师”。他的名字叫做慧能,俗姓葛,字渊明,福建人。慧能出家后,曾多次向禅宗名宿南泉智周求法,但始终无法得到真传。后来,慧能到达洪州,向大善寺的住持神秀师母请教禅宗,终于证悟了禅理,成为一代大师。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法门,后来被称为慧能禅宗或禅宗六祖洪州派。


唐朝、北宋、南宋的资料?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北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北宋和南宋谁军事更强?北宋军事发展介绍
如果比较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力量,肯定还是北宋更加强大一些,其实了解北宋的军事发展后,会发现宋朝初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甚至比辽国还要更强一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北宋的兵制是如何制定的,一起来了解下吧。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军队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主体,其战斗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而军事训练...

宋代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假如按照1000钱为一贯这个惯例,宋朝财政货币收入最高年份不过是2300万贯钱而已。那这2300万贯就可以简单的等于2300万两白银吗?4、宋朝时一贯到底等于多少白银既然要比较,那就要把宋朝的铜钱换算为白银,虽然按一般情况,一贯钱等于一两白银,但宋朝的情况却是特殊的。根据《救蜀楮密奏》所提,当时东南银一两价为十七界...

谁知道北宋宫殿的名字,要全,要具体.
北宋宫殿名称:大庆殿(正殿),又名崇政殿,是举行大典之所。延和殿:皇帝举行仪式休息处。垂拱殿:处理政务召见大臣处。文德殿:皇帝上朝前休息处。紫宸殿:皇帝祝寿场所。集英殿:策士进士处。勤政殿:皇帝寝殿。福宁殿:皇帝寝殿。慈宁殿:皇太后起居处。慈元殿:皇后、嫔妃居处。延福宫:独立宫区,帝...

求问,宋朝,元朝,明朝分别有多少位丞相(宰相)?列举下,顺便请附加下查询资...
列举下,顺便请附加下查询资料或者网站链接把。多谢了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zclove2017 2012-04-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宋朝宰相一览表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

请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北宋和南宋的建立和灭亡。描述一下那个时候的科技...
萧太后属于比较牛逼的人物,打到了檀渊下,大概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一带。然后辽军失利,宋军也不好受,然后签了一个《檀渊之盟》。对这个评价的,有说宋朝懦弱的,但是我觉得至少有了几十年的太平老百姓还是很幸福的。再然后……就到了王安石变法了?王安石跟苏轼大胡子之间的碰撞挺好玩的,比如...

宋朝有什么变法
1、宋朝时期有王安石变法,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蔡京的二次变法;2、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3、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

为什么说北宋“积贫积弱”
这就是宋朝积贫的主要原因。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建立统一政权。他害怕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效仿自己,为了让赵家天下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赵匡胤不断削减武将手中的权力,赵匡胤还制定重文弱武的国策。当时社会当中刮起了一阵读书之风,虽然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但是过分强调文治而忽略武治也是一种...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原因
3、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北宋统治者每逢荒年大量募兵,致使军费开支高涨。4、北宋统治者从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充实禁军,地方军队多为老弱。禁军派驻外地,三年一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北宋和辽、西夏作战中常常败北,签订和约,损失大量财物,导致财政负担加重。5、阶级矛盾的...

谁能介绍下“北宋灭亡”全过程?
金政权在灭辽之后即将北宋作为下一个目标移兵南下攻宋,以求统一天下。当时北宋王朝已经积弊重重,政治腐朽,军事衰弱。1120年北宋曾与新建立的金签定“海上之盟”商定两家共同灭辽共分辽疆土,然北宋腐败军力极虚弱几无战斗力可言,北宋30万大军虽然进攻的仅是辽军残部却惨败而归,最终也未能夺取辽朝尺寸之地,反而使...

武威市18734565788: 神秀与慧能 -
稻阁涩肠: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

武威市18734565788: 宋元时期的文化 -
稻阁涩肠: 主词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

武威市18734565788: 文言文《坛经》中的慧能有哪些性格特征 -
稻阁涩肠: 坛经是佛经,六祖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佛性,而佛性并不是性格特征,要非要说性格的话慈悲为怀应该可以,还有就是睿智

武威市18734565788: 孙权劝学 的教案和翻译 -
稻阁涩肠: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武威市18734565788: 六祖惠能的名字叫什么 -
稻阁涩肠: 中国禅宗杰出的六祖惠能大师(西元638——713年),他是怎么出家而开了大悟的呢?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一件大事.现在简要的介绍一下:惠能,俗姓卢,是广东新洲人,父名行□.母亲姓李,是唐朝贞观十三年二月初八日子时诞生,他降...

武威市18734565788: 宋元时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结构 -
稻阁涩肠: 宋元时代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 江南的繁荣 1.由占城(越南北部)引进早熟稻种,使江南稻米产量大增.宋代出现「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南宋时代,苏杭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 3.江南的织锦、丝织、瓷...

武威市18734565788: 了尘是什么意思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啊??
稻阁涩肠: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武威市18734565788: 普堤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怎么理解? -
稻阁涩肠: 以下是出处: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中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禅宗作偈之事.因五祖高僧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禅修水平. 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

武威市18734565788: 神秀和慧能谁的境界更高 -
稻阁涩肠: 佛家有两首很有名的诗:一个是北宗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个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高中的时候某位老师给我们分析过两为大师的境界,得出的结论是慧能...

武威市18734565788: 孙权劝学的翻译.《答了有分加》 -
稻阁涩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