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许行篇

作者&投稿:席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滕文公上》翻译
《滕文公上》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

《滕文公上》翻译
出处:《孟子》卷五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

战国时期楚国农学家许行简介,许行与孟子的论战谁赢了?
许行的事迹在行秦史籍中未见记载,其主要言行在《孟子.滕文公》等著作有一些记述。 历史著述 载录《神农》20篇(已佚),近代史学家认为是许行的著述。战国,是一个思想活跃、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众多学术思想和流派中,农家以其独到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自成一家。农家的思想流泽久远,对中国千百年农业和...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什么意思?
其次,在孟子看来,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稳定,没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第三,在这段文字之后,孟子又讲了农家的许行及"其徒数十人",从楚到滕,而对滕文公说:"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许行和他...

许行是何许人
于是历史上一场着名的“农”“儒”论战就此展开。孟子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大肆批判许行的农学派,贬之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而许行及门徒则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反驳,此典故详细记载于《孟子·滕文公》中。许行有着作《神农》二十篇,只是至今已全部遗失。

施行仁政的小文言文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

农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产生背景 许行(约公元前390-前315年),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其事迹和主张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他依托远古神农氏之言来宣传其主张,是战国时代农家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当是许行的著作,可惜早已失传。关于农家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辩...

关于孟子的诗有什么 孟子的哲学思想介绍
那么大家是否都知道孟子斥许行这个故事呢? 孟子斥许行也就是孟子对许行的批判,不赞成许行的主张。许行是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和孟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相同。我们主要从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滕文公上》可以了解到许行的事迹,文中有“自楚之滕”,“南蛮鹊舌之人”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许行是...

有名的治国安邦的诗句
- 武丁命傅说,治国如和羹。——陆游《养生》- 治国与修身,篇篇言上道。——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陈傅良《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 治国兼耕岂理欤,阴谋乱政肆崎岖。——陈普《孟子·许行》- 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洪咨夔《同孙子直...

试述《孟子》的文学特色。
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这两个特点在文中相互配合,便构成了孟子的雄辩。例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文中孟子阐明了怎样的一个观点? -
莎车县瑞立回答:[答案] 孟子与农家的争辩: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指出“市贾不贰”会带来人情...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全文的翻译 -
莎车县瑞立回答: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许行》的行文特点? -
莎车县瑞立回答:[答案] 一. 雄辩色彩 A.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B.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二. 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
莎车县瑞立回答: 孟子与农家的争辩: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指出“市贾不贰”会带来人情作伪和扰乱...

藏俊19734869066问: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 -
莎车县瑞立回答:[答案] (1)D“强化了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思想”错,孟子的原意不是论述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而是论述社会分工的问题,原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应指分工问题.(2)这里的“劳心”应是“脑力劳动”即“...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的散文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点 -
莎车县瑞立回答: 孟子的散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艺术特点:1. 气势充沛: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情和说服力,例如《许行》一章,作者通过激烈的论辩,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表现出强烈的气势和说服力.2. 笔带锋芒:孟...

藏俊19734869066问: 《孟子 许行 》中的辩论技巧 -
莎车县瑞立回答: 《许行》一章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曾有过一番辩论.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在辩论中,孟子惯于长驱直入,穷追不舍.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层层进逼,直到论敌彻底缴械,充分表现出了他刚建的谈锋和如虹的气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