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信

作者&投稿:兆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信在史记中的故事
韩信在史记中的故事1 韩信点兵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

史记里关于韩信的文言文短
韩信胯下受辱——《史记》司马迁 韩信失去了母亲,没了家,流落街头无所事事,整天靠讨要过生,后来他发现城下的那条小河里有鱼可以充饥,于是,天天到城下河里摸鱼,有一天他大半天都没有摸到一只鱼,饿得是十分难受,样子也十分的可怜,一位洗衣大娘看他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给韩信吃,一连好多天都是如此,韩信感激跪...

淮阴侯韩信原文及翻译
《史记—论淮阴侯韩信》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占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人的节操。译文:古...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描写韩信的?
《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丰富多彩,准确生动,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准确地写下那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最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话,这就是所谓个性化的语言,这是司马迁描写人物的又一重要手段。《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与刘邦的论将兵才能的对话,《张丞相列传》中模仿周昌口吃...

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史记》中萧何与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所以,张良与萧何对汉朝立下了可持续的万世之功,是汉朝真正的“股肱之臣”,所以被列入世家。而韩信以其军事天才“立功名于天下”,但是对汉朝的稳定与繁荣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其军功乃是一时之功,因而被列入列传。第二、张良与萧何均有后世继承爵位,但韩信没有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写道:“...

史记中韩信的故事
史记韩信列传原文翻译如下:韩信是淮阴人。原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里很穷,由于平时缺乏管教,他的品行也不端正,经常四处游荡。没有人选他当官,他也不会做买卖赚钱,生活很困难,无奈之下就常常到别人家白吃白喝,混日子,时间一长,大家都开始厌恶他。有一段时间,他在南昌亭亭长家里吃住,过...

军事:《史记》中的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他是个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的军事天才。但韩信对为臣之道很不精通,他自恃有才,不了解统治者的心理,功成身死。概观韩信一生,令人称道的不少,令人惋惜的也不少,但不管如何,留给后人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不拘小节,大将风范。...

《史记》中,为什么韩信的评价并不高?
韩信,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太难实现了。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被列入世家,但是韩信却只能入列传,这是为何?为何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的地位和评价都不怎么...

评价史记对韩信之死的评价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兵败被杀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韩信命王黄等人劝说陈豨,使其误信而反。十一年春天,韩信又和匈奴骑兵一起侵入...

韩信生平事迹文言文
韩信在城下钓鱼时,有许多老妇在冲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对这位老大娘表示:“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 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淮阴侯列传》及其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 -
梅县益迈回答:[答案] 【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中韩信的性格 -
梅县益迈回答: (韩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最高封为“王”,先是齐王,后为楚王,按《史记》的体例,诸侯用世家,...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中的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
梅县益迈回答: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这就是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中的韩信有什么本事,他又是怎么死的? -
梅县益迈回答: 韩信和彭越是刘邦手下两元主要的大将,可以说大汉天下有将近一半是他们打下来的,封为楚王和韩王. 大汉初年,刘邦依计解除了异姓王的威胁,后被吕后所杀.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中是如何记载韩信被刘邦招降的? -
梅县益迈回答: 韩信并不是被刘邦招降的,韩信最初在项羽处为官,刘邦入蜀后,韩信离开项羽,在刘邦治下为小吏,这个时候刘邦还不知道韩信其人.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让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韩信是自己去到刘邦那里的,并不是被刘邦招降的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里韩信既有智慧又英勇,可是为什么他却甘心听从刘邦的指挥? -
梅县益迈回答: 刘邦谓张良、萧何、韩信为“汉初三杰”,其中韩信又有“兵仙”之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邦若少了韩信,项刘之争或许还要继续. 刘邦当亭长时,韩信正处在衣食无着的窘境中,正到处蹭饭.亭长是多大的官儿?我查了半天资料没有结...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里面记录韩信的文章 -
梅县益迈回答: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http://www.wcai.net/history/shiji/lz032.htm

终博18055738213问: 韩信受辱的译文韩信受辱 司马迁从"淮阴侯韩信者,"一直到"以为怯".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梅县益迈回答:[答案]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

终博18055738213问: 请简单介绍一下韩信和韩王信谢谢!
梅县益迈回答: 《史记·淮阴侯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终博18055738213问: 《史记》中对韩信的评价最有名的两句 -
梅县益迈回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