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求贤诏的注释译文

作者&投稿:籍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没有学习文学翻译的杂志~

你好!
最好能提供多些关于你的水平的资料。
大学、研究生、还是中学?
如果要推荐高端些的,必推 经济学人 !!!!
绝对的翻译必备。文笔一流、而且不止于经济类、各种时事、观点清晰新锐。
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希望你能有收获。
谢谢!

Literature is right human science.

1、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今江苏沛旦)人。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2、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3、莫:没有什么人,代词。  4、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  5、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  6、齐桓:即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富国强兵,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7、智能:智谋与才能
8、岂特:岂独,难道只。  9、人主:人君。   10、奚由:由奚,从哪里。奚,何,哪里。  11、灵:威灵,有保佑的意思。  12、以为一家:以天下为一家。以,介词。“以”后省宾语“之”(天下)。  13、宗庙:奉祀祖先的庙堂。古时把帝王的宗庙当作国家的象征。  14、亡绝:无穷。亡,通“无”。  15、平:平定。
16、安利:安养。  17、游:交游,这里有共事的意思。
18、尊显:致人于尊贵显赫的地位
19、朕(zhèn):我,我的。古时君臣都可称“联”,自秦始皇时起,专作皇帝自称。  20、御史大夫:汉朝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宫之一。协助相国,掌管机要文书和监察事务。  21、昌:周昌,高祖功臣。  22、下:下达。  23、相国: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国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  24、酂(zàn)侯:指萧何。  25、御史中执法:又称御史中丞,地位仅次于于是大夫。这里指诸侯国掌管监查、执法职务的长官。  26、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  27、其有:如有。  28、意:美好的名声。  29、称(chèn):相符。  30、明德:美德。  31、身劝:亲自往劝出仕。  32、诣(yì):前往。  33、署:题写。  34、行、义、年:事迹、状貌、年龄。义,通“仪”。  35、觉免:发觉后受免职处分。  36、癃(lóng):腰部弯曲、背部隆起。这里泛指残疾。
37、遣:派送,打发。 《高帝求贤记》一文虽然短小,却清楚地说明了诏令求贤的原因、目的和方法。
刘邦起自布衣,对士人多有轻侮。但由于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天下多有赖于士人,为此他统一天下后,要治理天下,就急于寻访贤能之人,心情十分急迫。尽管此诏书是在刘邦在位晚年发布的,但这封诏书毕竟奠定了稀罕的基本国策,功不可没。西汉大量贤士得到重用是在武帝宣帝时期。但是,要追溯西汉王朝的求贤历史,还要从这封诏书开始。
高帝刘邦求贤的根本目的,自然是为了使自己的统治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高帝之所以求贤,则是因为他从历史与现实两个不同的层面,清醒地认识了经营天下与贤人辅的紧密联系。就历史而言,世之王者莫高于周文,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其成名的关键在于任用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泰颠、闳夭、散宜生、南官适等贤人;世之霸主莫高于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成名的关键在于任用管仲。就现实而言,贤人的重要性对高祖刘邦更是刻骨铭心。当初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超,商祖起于闾巷之间,拨乱诛暴,平定海内,终践帝祚。他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善用智能之士。高祖曾云:“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能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正因为知此,诏书才有“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云云。不论着眼于历史,还是着眼于现实,刘邦都迫切感到需要贤士大夫来治理天下。
诏书以周文、齐桓自许,以古之贤士期待今之人,流露了刘邦希冀王霸之业的雄心以及渴求贤才的迫切。诏书云:不惟古之人有智慧有才能,今天下人亦然,只因人主不肯结交,致使贤者无由进升。如此归咎人君,便见高祖礼贤下士之意,显得顿挫而又警醒。高祖本意在于进用贤者以安定汉家,却云“与吾共安利之”;一个“利”字,巧妙地将自身的好处幻化成了贤人的利益。如此说来,高帝求贤便有了为贤者打算图谋的含义。诏书又云:“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上文言“交”,此处言“游”,更表现出一种天子友匹夫的大度雍容的气度;尊之显之云云,则是直接诱之以势力。诏书结尾云:郡国若有贤者,“必身功为之驾”,“有而弗言,觉,免”;一个‘必”字、一个“免”字,再次表现了高帝求贤的精诚。由此可见,《高帝求贤诏》不仅层次划然,而且用语极具艺术性。
不过,政治在很多情况下都不会是这种停留在纸面上的温情脉脉牧歌。在封建社会,“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悲剧一次次重演,所谓贤者,所谓智能之士,常常难以摆脱这种历史的悲剧。 明凌稚隆《汉书评注》卷一下引曾巩评:高帝平时侮曼学士大夫,至取儒冠溺之;所与成功者,多贩缯屠狗之徒。及天下既平,乃屈意求贤,如恐不及。盖知创业与守成异也。
清徐乾学《古文渊鉴》卷十引正治评:其言蔼切如此而士不至,所令非所好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六:汉室得人,其风动固为有本。
清储欣《古文菁华录》卷十七:披肝吐心,而笼罩八荒之气自在,想见开天英主。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五:此诏期望殷勤,法制详细且能流丽端庄,跌宕劲峭,兼而有之。高帝之雄气伟略,殆具足见矣。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十一:辞命议论叙事,体备众妙。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一:雄才大略之君,开阔豁达,如聆其声,后世词多而意浮矣。汉初文古质,中汉以后朴茂。
清姚鼐《名家圈点笺注批评古文类词篡》卷十三引林西仲评:汉《大风歌》“思猛士”,同意,但彼一味雄,此则雄而细矣。开创只用才,守成思及明德,尤见分晓。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五:高抬贤人于古人之上,眼界笔力,壁立千仞矣。开城布公,字字镂心,大足为川岩生色。
清李景星《汉书评议》卷一:……求贤一诏,培国本也。




汉武帝下诏求贤原文及翻译
译文: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却能建立功名。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

高帝求贤诏的注释译文
1、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今江苏沛旦)人。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2、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3、莫:没有什么人,代词。4、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

高帝求贤诏的译文
【译文】 这封诏书由御史大夫周昌下达给相国,相国酂侯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丞下达给郡守。如果发现志向和美德相称的贤士,各地官员必须亲自劝说他们出仕,为他们准备好车马,并负责送到京城相国府,写明他的履历、相貌特征、年龄。如果有这样的贤士而不向上级报告,一旦发觉,就要给予免职处分。年老体弱...

高帝求贤诏原文及翻译
高帝求贤诏重点字词注释如下:1、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莫:没有什么人,代词。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齐桓:即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富国强兵,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2、智能:智谋与才能。

汉武帝下诏求贤译文
他命令各州郡的长官,仔细筛查本地的官员和民众,找出那些具有卓越才能、足以担当将相重任,甚至能够出使遥远国度的杰出人物。”这份诏令强调了对特殊人才的重视,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超凡的才能,还要求他们能适应各种挑战,能够在困境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它体现了汉武帝对于国家治理和对外交往的长远考量,期待那些...

汉武帝下诏求贤的阐发
怎么容得下他,只得改投门户。至于接受财物,那是不得已,因为他一无所有,几乎是赤身裸体来归汉的。一番话说得刘邦极动情,不仅没有歧视他,反而更信任他。后来事实证明,少了陈平难于成大事。刘邦称帝后,封陈平为曲逆侯。汉惠帝时他升任丞相。由此可见,汉武帝求贤诏中的话是极辩证而又实在的。

非常之功、更待非常之人。一一汉武帝 求贤诏
注释: (1)“刘彻”,即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政治、经济和巩固疆土等方面大刀阔斧,励精图治,推动汉朝进入全盛时期。又爱好文艺,广揽文士,建立乐府,对乐府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奔踶”,奔驰踢人,指不驯服。 (3)“负俗之累”,违背习俗的毛病。 (4)“泛驾”...

汉武帝求贤诏的内容 汉武帝求贤诏书
汉武帝求贤诏书 汉武帝也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自然不会写出那种大白话的诏书来,这篇诏书也是非常不错。汉武帝这么说:“要想建立不世的功勋,一定需要超凡的人才能成功,所以有的马能够日行千里,有的人承受着世俗的干扰却能建立不朽的功名,而那些难以驾驭的宝马,飞扬不羁的人才,只是人们不会用...

汉武帝元封五年的求贤诏,关于此诏令的文风,该如何评论呢?还有其背景...
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武帝是个典型文青,这篇求贤诏也很有文采,很有气势。至于背景嘛,元封五年最大的事件就是卫青...

汉武帝下诏求贤的问题。
2.遮盖、掩盖 3.胜过,超过 4.用在句首,大概、推想 5.大概、大约。用于句中,表示推测,推断 6.本来、原来 7.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 这里的盖用于首句,应该是属于第七类,引出议论,一般不译。这里为了补全原文意思,可以翻译为“要想”、“凡要”,实际上可以不译。全句翻译“(要想)...

渭滨区17694938244: 《高帝求贤诏》古诗原文及翻译
月刮润洁: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 译文 听说古代圣王没有谁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谁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依靠贤人...

渭滨区17694938244: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高帝求贤诏 -
月刮润洁:[答案]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译文: 现在我因为上天的保佑,贤士大夫(的辅佐),平定拥有了天下,成为了(刘家)一家的天下. 所以有的意思就是 拥有

渭滨区17694938244: 高帝求贤诏的译文 -
月刮润洁: 听说古代圣王中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霸主中没有高出齐桓公的,周文王、齐桓公都是依靠贤人的帮助而成名,现在天下贤人的智慧才能难道不及古时候的人才吗?忧虑的是君主不去和他们结交,不去结交,贤士怎么能够来呢?现在我依靠上天...

渭滨区17694938244: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能全之翻译 -
月刮润洁:[答案] 第一卷 周文(《左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周郑交质 3、石碏谏宠州吁 4、臧僖伯谏观鱼 5、郑庄公戒饬守臣 6、藏哀伯... 11、游侠列传序 12、滑稽列传 13、货殖列传序 14、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第六卷 汉文 西汉书 1、高帝求贤诏 2、文...

渭滨区17694938244: 《古观止》译文 -
月刮润洁: 好像没有《古观止》倒是有《古文观止》 里面的内容太多内容 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故选入了一些八股气息浓郁的文章.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卷一 周文篇次 篇目 出处...

渭滨区17694938244: 求文言文《蔡洪赴洛》、《楚襄王问于宋玉 》、《高帝求贤诏》、《东窗事发》、《郑玄》的寓意寓意即告诉我们的道理.谢谢! -
月刮润洁:[答案] 《蔡洪赴洛》 主观愿望要符合客观实际 《楚襄王问于宋玉 》 讽谏楚襄王若有重兴楚国的大志,当从“小”所借指的“道”的根本处做起,也就是劝谏楚襄王要明白先修身而后治天下的道理. 《高帝求贤诏》 警示大家勿忘以史为鉴,要客观看待古今...

渭滨区17694938244: 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加翻译 -
月刮润洁: 55.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说:《诗经》有:“高山让人仰望,美德让人效仿.”虽然不能达到那最高点,但是心中始终向往它.我读孔家的书,就想象到他的为人.来到鲁国,瞻仰孔子的庙堂、坐车和服装、祭祀的器具,众学生按时在他的家里学...

渭滨区17694938244: 《汉高帝求贤诏》 -
月刮润洁: 恒:通“桓”,齐桓公.亡:通“无”,没有.

渭滨区17694938244: 急求武则天的<<求访贤良诏>>的翻译 -
月刮润洁: 求访贤良诏 鸾台1:上之临下,道莫贵于求贤2;臣之事君,功岂逾于进善3.所以允凝庻绩4,式静群芳5,成大厦之凌云,济巨川之沃日6.故周称多士7,著美风谣8;汉号得人9,垂芳竹素10.历观前代,罔不由兹11.朕虽宵分辍寝12,日旰...

渭滨区17694938244: 刘邦写的丛书分别叫什么名字? -
月刮润洁: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星有缯缴,将安所施!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帝求贤诏】刘邦的“求贤诏”《古文观止》 盖闻王者莫高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