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上书自荐》的翻译

作者&投稿:盛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书自荐的译文是什么~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敏而广大。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现在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您好!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也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句。又时常佩服子路说的道理,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我的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若要说到书生的幽默,当首推汉武帝时代的东方朔了,他在《上书自荐》当中,就尽情挥洒滑稽诙谐的性情,他自说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这样幽默绝妙的自荐书,古往今来是为第一了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也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句。又时常佩服子路说的道理,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我的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补充回答: 若要说到书生的幽默,当首推汉武帝时代的东方朔了,他在《上书自荐》当中,就尽情挥洒滑稽诙谐的性情,他自说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这样幽默绝妙的自荐书,古往今来是为第一了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也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句。又时常佩服子路说的道理,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我的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从《上书自荐》看出东方朔什么个性?
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

请问西汉文臣东方朔为朝廷做了哪些贡献?谢谢!
汉武帝时,朔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1]遂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而他却自称避世于朝廷。他博学多才[2],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

东方朔是哪个朝代的?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东方朔所处朝代为:西汉。东方朔介绍: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 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人,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

“胡不上书自荐达”的出处是哪里
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作者简介(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有关东方朔的轶事典故有???
有一次建章宫出现了一只长得像麋鹿的动物,但是没有人认识这只动物。汉武帝便命令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应允。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再次答应。于是东方朔说道:...

王勃传《新唐书文艺传王勃传》.原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自幼文采出众,六岁便能撰写文章,九岁时阅读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并作《指瑕》指出其中的错误。麟德初年,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上书自荐,经祥道向朝廷推荐,他在对策考试中脱颖而出。未满二十岁,便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多次在宫中献上颂歌。当时,沛王听说了他的...

你对东方朔“上书自荐”有什么看法
有大才自然不免希用,正如毛遂自荐一样,可惜最终也得个待诏金马门,照东言朔自己所说,他很明白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生在治世,故而不容易崭露头角,可惜历来文人都喜欢自负,东方朔虽被尊为智圣也未能免俗。

契芯何力,其先铁勒别部之酋长也文言文翻译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五》:“魏刘兰排毁董仲舒。忽有人葛巾野服,直入兰读书处,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苦相排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翟马周既讼罢李昉,与旦益相得,每排毁时政,上书自荐。”6、恧(nǜ):惭愧。7、固让:坚决推辞;再三辞让。《后汉书·阴兴传》:“又诸舅...

文言文自荐信
文言文自荐信(7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自荐信,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自荐信1 尊上: 您好! 念,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生于巴山蜀水之地,长于人杰地灵之土。年二十有三。父为人师,...

兰溪历史上的名人
李渔: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籍贯兰溪市夏李村。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文言文《上书自荐》的翻译 -
满真贝他: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上书自荐的译文 -
满真贝他: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 即位不久,征告天下推荐方正、贤良、文学等有才能的士人,以破格授予职位任用他们,四方士人纷纷上书议论国家政事的得失,炫耀卖弄自己才能的人数以千计,其中不够录用条件的就通知他们:...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上书自荐的译文是什么 -
满真贝他: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上书自荐”的译文是什么? -
满真贝他: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也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句.又时常佩服子路说的道理,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我的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文言文【上武帝自荐书】求题解【上武帝自荐书】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中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
满真贝他:[答案]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 若要说到书生的幽默,当首推汉武帝时代的东方朔了,他在《上书自荐》当中,就尽情挥洒滑稽诙谐的性情,他自说眼睛象...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上书自荐的意思 -
满真贝他: 相当于今天的投自荐书,投简历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文言文《东方朔自荐书》翻译 -
满真贝他: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毛遂自荐文言文翻译 -
满真贝他: 赵王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上书自荐 -
满真贝他: 正常 过度的谦虚是对自我的否定

石家庄市15931315656: 毛遂自荐文言文 -
满真贝他: 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个,剩下的没有能选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