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法相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成的

作者&投稿:恽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哪个著作是研究唯识学和法相宗教义的重要资料~

玄奘法师师承之瑜伽行唯识学派,创立法相宗。
主要理论包括:三自性说、唯识无境、五种性说、五位百法、因明学说、五重观法等。

源头为无著菩萨夜夜升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处听受《瑜伽论》,再於白日宣说《瑜伽师地论》而来。演变至法相宗,经典包括六部经及十一部论著。
六部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阿毗达磨大乘经(未传译)、楞伽经、密严经。
十一部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除大乘庄严经论、十地经论,馀均为玄奘译)。
其他: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均为玄奘译)。

因此,若希望研究法相宗,现今尚流传的四部经典,和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等,都是需要深入的经典。

供参~

佛学中并无“法相唯识”的名相。这是法相、唯识两个名相的杂糅。

法相:
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

唯识:
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即认为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诸现象皆由八识自体所变现之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又将所认识对象之相似形状视为心内之影像所映现而认为实在实有,且作为认识对象之物境自体(本质)亦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变生,故唯识以外无其他实在,称为唯识无境,或据万有从识所变之意义,而称为唯识所变。此理论见于成唯识论卷二。可分为:(一)因能变,又作因变、生变;所有之存在皆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变生。(二)果能变,又作果变、缘变;其结果在八识上起主观与客观之区别,而向对象作用。观心觉梦钞卷下分为以下二种道理说明:(一)熏习道理,即生变之义,种子系由自心之作用深植于识中。(二)转变道理,即缘变之义,由识变现见、相二分。 法相宗之根本教义,说唯识之相,以五位百法不离识者,即为总门唯识或不离门唯识;五位之中,心王是识之自相,心所为相应于心王作用之心理活动,色法为识所变现,不相应法为以上三位之分位假立者,无为法为以上四位之实性,依此等理由显示唯识者,称为别门唯识。别门唯识之说系为愚者分别能所而说明,故又称虚妄唯识、不净品唯识、方便唯识。初地以上之菩萨能了悟唯识之理,证得唯识无尘智,而存有真识者,称为真实唯识、净品唯识或正观唯识。成唯识论卷九列举对唯识教理九种疑难(唯识九难)之答释。唯识九难即:唯识所因难、世事乖宗难、圣教相违难、唯识成空难、色相非心难、现量为宗难、梦觉相违难、外取他心难、异境非唯难。 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分类诸经论之唯识说为五种唯识,即: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又该宗之修行有所谓五重唯识观。 华严宗称三界皆是一心所作,列举十重唯识等说明,即:(一)相见俱存唯识,(二)摄相归见唯识,(三)摄数归王唯识,(四)以末归本唯识,(五)摄相归性唯识,(六)转真成事唯识, (七)理事俱融唯识,(八)融事相入唯识,(九)全事相即唯识,(十)帝网无碍唯识。若究其极如帝释宫之网珠(因陀罗网),一中含有一切,一切中各具一切,重重无尽,事事无碍。如以十重唯识配当于五教,则初三为始教说,次四为终教及顿教说,后三为圆教之说。但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七,将假说之唯识列为小乘之说。〔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五、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
阿弥陀佛!

由众生六根取着六尘,而产生六识。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法相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的。唯识比较深晦,想要学通,需要一定的佛像基础。


法相的历史记录
民国以来,最先由欧阳渐居士提出了法相与唯识分宗的意见,即是要把法相与唯识,作分别的研究。问题提出后,即引起太虚大师的反对︰主张法相唯识不可分,法相必归宗于唯识。一主分,一主合,这是很有意义的讨论。民国以来,在佛教思想上有较大贡献的,要算欧阳氏的内学院和大师的佛学院,但在研究的...

印度佛教佛教时期中观和唯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重点是怎样的?包括人物...
在印度也没有什么经教遗留下来,但在有部的大毗婆沙论中,及其他典藉中或可探见这派的教义。此部谓有根本识;这根本识在唯识学者看来,就是阿赖耶识。 说一切有部从上座部分出,有七论全部传来中国。其中发智一论,内容是讲法相的。其他六足论,都与发智论有关。故发智为“身”,六论为“足”。这些论都讲...

佛教分几大宗派,我国佛教又分几宗?
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5、禅宗 禅宗的禅是...

什么是佛教唯识学派
第六识一念一念来,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识、不能了第八识,还学什么禅! 我们平常只在心中搞一点意识清明,那是第六识一部分的事,差得远啊!到了临死时,四大要分散时,你平常所得的清净,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为单单一个第六意识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婴儿生下来,第六意识没有分别,老年...

佛教有哪些分支及流派,都是怎样形成的?
华严宗、法相宗、真言宗、唯识宗、密 宗、律 宗 十宗略述 1 俱舍宗 :本于世亲菩萨的的俱舍论,发扬诸法的真谛。俱舍论为何毗达摩俱舍论之略称。阿毗译对,达摩译法,俱舍译藏。合称对法藏论。对有二义,一对向涅盘,二对观四谛。法亦有二义,一为胜义法,即涅盘,二为法相法,即四谛...

法相唯识是尼勒菩萨的讲的法,还是释迦佛讲的法
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是同一位(只是时期不同) 讲的法也是一样的。

玄奘生平
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

三时学会唯识学
唯识学在中国本世纪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对法相唯识教义的现代阐释和经典整理两方面。教义上,通过清晰通俗的现代诠释,使深奥的佛理得以普及,推动了佛学与西方学术的交融。张曼涛指出,唯识学与西方哲学有相似之处,它强调体系和组织,这在东方学术中尤为突出。在经典整理方面,金陵刻经处的杨仁山...

法相宗的一宗之名
故若信而不解,解而不行,即无由断证。更何况不信、不解、不行,甚或虽饱览佛经,却于如来正法,不能起正信、正解,乃至种种曲解、邪解,谬解;如是不但自不能起正修行,更会误导他人。佛法之显教大致分为性宗与相宗二大部,而相宗即是唯识学、或法相学,或二者和称为“法相唯识”然而“法相...

...生活修学中转识成智?这个识是什么相?何转,智是什么相?举例!感恩...
我们现在虽处于基础的位次(资粮位),但我们的宿世善根,也都是来的很不容易的。蕅益大师说:他在定中见到弥勒菩萨,对他说:“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识属染,智属净;染有生死,智无诸佛”,智即空慧,空慧境界如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资粮位是积福德智慧资粮,属顺解脱...

南谯区18275279472: 唯识法相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成的 -
文咳研立: 实在实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在无数前人实修实证得出来的结论这个结论任何人只要达到境界得到的结果全部都是一样的绝不是凭借逻辑、想像、推理得出来的

南谯区18275279472: 佛家的思想? -
文咳研立: 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法,便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们用来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释这个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误解修行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才是修行,这点可从上面的介绍之中得到理解.也正由于...

南谯区18275279472: 什么是“法相唯识” -
文咳研立: 佛学中并无“法相唯识”的名相.这是法相、唯识两个名相的杂糅.法相: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唯识: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

南谯区18275279472: 什么是唯识法相? -
文咳研立: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法相广泛,唯识精纯.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南谯区18275279472: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咳研立: 觉悟生命真谛,方便利益一切众生通达无碍

南谯区18275279472: 法相 - "唯识法相"是什么意思?
文咳研立: "唯识法相":唐玄奘三臧法师取经回国后所传之法门"唯识宗(或法相宗)".佛法认为,“万法(一切物质与精神)唯心所造,唯识所现”. 玄奘法师衣钵弟子为奎基法师(即“三车和尚”,太宗强诏其出家作玄奘法师弟子,他提条件,带一车酒、一车肉脯、一车美女,玄奘法师答应.不日悟前世乃是雪山修禅定者,玄奘法师取经时在天山西部遇之,告以投胎唐宫,后死.于是尽退三车,发心学佛.),后因需要资质过高,承者了了.

南谯区18275279472: 2.什么是佛法 -
文咳研立: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总规一句:戒'定'慧...

南谯区18275279472: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不是禅宗说的“自性”? -
文咳研立: 不是 阿赖耶,梵语 a^laya 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

南谯区18275279472: 唯识宗主旨是什么? -
文咳研立: 唯识宗是玄奘大师留印十六年所专门研究的.其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立了阿赖耶识,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大体就是说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在唯识家看来,无量的世界似乎是一块,实际上各是各的,这就是唯识的道理,一句话,就是“心外无境”,即通常所的“万法唯识”. 此宗条理谨严,分析周密,非常接近科学,但法相词汇很多,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代表作有《俱舍论》(小乘法相的总结)和《瑜伽师地论》(大乘法相的总结).

南谯区18275279472: 为什么一切唯识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
文咳研立: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 要搞懂这个道理,需要系统地学习法相唯识宗的经典和理论.印顺法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