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文言文翻译啊!

作者&投稿:经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量文言文翻译~

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30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30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30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30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30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0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3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35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5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3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35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35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杜牧·遣怀)

35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36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36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36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36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36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

36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36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6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
36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36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37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37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37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373、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

37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

37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37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37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37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37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38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寓意)

38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38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

38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8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

3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8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3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39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39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39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

39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39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39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396、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9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98、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399、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40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40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0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0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0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40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40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40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40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0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4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4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4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4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4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4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4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4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4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4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4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4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4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4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4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4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4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4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4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4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4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4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4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4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4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4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4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45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45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升·鹧鸪天)

45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4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45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45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45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45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46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46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46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46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46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6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467

从小丘再向西走一百多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于是砍开竹子开辟道路,下面有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靠近岸边,他又向上翻圈上来露出水面,高低不平,形态各异:有的成了小石礁、小岛屿,有的成了小石垒、小石岩。岸边的树木青葱,树上葱绿的藤互相连结着、缠绕着、覆盖着,参差不齐,随风飘扬。

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水一样。日光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底上,呆呆的一动不动;突然间,又向远处游开,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友人开玩笑。

向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过一样。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尽头。

这是以前的事情了。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到:“今年暗涨潮啊!”每年都这样。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到白洋,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站在塘上,远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到塘上。稍稍近了一点,则隐隐露出白色,如赶着千百群小鹅张开齿斑排水飞逬。越来越近,喷出泡沫、溅起水花,蹦跳起来如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们一样,所有的狮子聚集在一起,没有一头敢落后而争先。又近,则如飓风逼来,顺势想拍岸而上。看到的人惊恐的退开,跑到塘下躲避。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激射,溅起来有好几丈高,接触到地面都湿了。潮水快速卷着向右而去,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雁荡山瀑布像炮轰一样,水在半空中飞舞,看了惊吓眩目,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坐在石潭上,四周都是竹子、树木,静悄悄的没有人声,整个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凄凉,寒气透骨,心里忧伤。这环境实在过于冷清,不能久留,于是我记下景色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的还有两个崔姓的青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编辑本段]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十分迅速,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看的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下了所有的景色后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编辑本段]注释
1、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选自《柳河东集》《永州八记》。
2、 小丘:小土丘。西,向西。
3、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
4、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动用法,使...鸣。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尤其、格外。冽,形容水清。
6、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为,作为。
7、 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8、 坻(chí):水中高地。
9、 屿:小岛。
10、 嵁(kān):不平的岩石。
11、 翠蔓:翠绿的藤蔓。
12、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3、 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4、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彻,深透。
15、 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16、 俶(chù)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 ,忽然。
17、 翕(xī)忽:迅速。
18、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斗,名词作状语,象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象蛇一样。
19、 势,形状。犬牙差(cī)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一样。
20、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寒,使动用法,使...寒。
21、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2、 以:以为。
23、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4、 龚古:作者的朋友。
25、 宗玄:作者的堂弟。
26、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27、清:凄清,冷清清。
28、隶而从者:作随从跟着来的人
29、居,停留。
30、去,离开。
[编辑本段]中心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白洋潮
原文: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编辑本段]翻译:
(按照)旧例,我在三江镇看潮,其实没有潮水可以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 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一起。海塘上有人呼喊着看潮,我迅速前往(海塘)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奔腾而来,一直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的泡沫溅起的水花,像百万只雪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们一样,百万头雪狮攒聚在一起,没有一头敢落后,拼命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就像)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惊慌后退,跑着躲避到塘下。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冲击射开,溅起几丈高(的浪花),看潮人的脸都被打湿了。(潮水)迅速向右旋转翻滚,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就像)用炮击碎龙湫瀑布,(水花)像雪花般在半空中飞舞。(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惊目眩,坐了好长时间,神色才恢复平静。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山在这两座山之外,(但)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 故事:旧例,旧俗。
3) 三江:镇名,在绍兴东北40里浮山北麓。
4)喧传:哄传。
5) 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6). 吊朱恒岳少师:吊,祭奠死者。朱燮元,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山阴人。少师,官名,为辅导太子的官。
7). 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搓。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8)海塘:海堤。
9)遄:急速。
10)踵(zhǒng)至: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11). 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2). 擘(bò)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13). 蹴(cù)起:蹦跳。
14). 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15)辟易:惊惧后退。
16)礴:拍击。
17)旋:很快。
18). 龟山:即白洋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19). 龙湫:雁荡山瀑布。
20). 龛(kān)、赭(zhě):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21). 漱激:冲刷激荡
5、需掌握的虚词: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
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
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
则飓风逼之(同上)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
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
势欲拍岸而上(同上)
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6、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
7、写作手法: 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

孔孟论学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勉学
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
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
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
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
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
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
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
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
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
无见者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
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
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
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
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绦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
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
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
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
“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
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
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编辑本段]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解评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涵养德行有利于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好比摘取秋果。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但是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还是超过那些闭着眼睛什么都不看的人。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于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汉代的贤能之士,都能凭一种经术来弘扬圣人之道,上通天文,下知人事,以此获得卿相官职的人很多。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得上。所以士大夫的子弟,都讲究多读书,不肯专守章句。梁朝贵族子弟,到童年时代,必须先让他们入国学,观察他们的志向与崇尚,走上仕途后,就做文吏的事情,很少有完成学业的。世代当官而从事经学的,则有何胤、刘献、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舀等人,他们都兼通文史,不只是会讲解经术。我也听说在洛阳的有塞浩、张伟、刘芳,在邺下又见到邢子才,这四位儒者,不仅喜好经学,也以文才博学闻名,像这样的贤士,自然可作上品。此外,大多数是田野间人,言语鄙陋,举止粗俗,还都专断保守,什么能耐也没有,问一句就得回答几百句,词不达意,不得要领,邺下有俗谚说:“博士买驴,写了三张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如果让你们拜这种人为师,会被他气死了。孔子说过:“好好学习,俸禄就在其中。”现在有人只在无益的事上尽力,恐怕不算正业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居”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成就功名事业。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不批评了。(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E.G.
本文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勉学”节录。
中心思想
学习目的:修身利行。
学习态度: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
学习方法: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重要字词:
1.说之: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说,同“悦”。
2.进:进仕,做官。
3.玩:赏玩。
4.华:同“花”。
5.登:摘取。
6.专利:专一而敏锐。
7.《灵光殿赋》:东汉文学家王逸的儿子王延寿所作。灵光殿,西汉宗室鲁恭王所建。
8.坎壈(lan):困顿,坎坷。
19.秉烛:拿着火把照明。烛,火把。
10.所以:用来......的。
11.经:儒家经典。
12.注:注解经书的文字。
13.“仲尼居”:《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开头的文字。
14.疏:疏通原文意义并对旧注加以说明和发挥。
15.“燕寝”“讲堂”:那些解经之家对“居”字,有的解释为“燕寝”(闲居之处),有的解释为“讲堂”(讲习之所),各执一端。
16.宁:难道。
17.机要:指书中的精要之处。
18.济:成就,完成。
19.吾无间: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间,嫌隙,这里有批评的意思。

补充: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文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

白洋潮
(一)文章主旨

写作者与朋友在白洋观潮的经过,重点描述了潮到塘后的雄伟气势和壮阔场面。

(二)文章思路

写大潮水。很有层次,是作者感觉中的层次:首先是,视觉由远渐近。先是“潮头一线”,起得平实,此其一。稍近,则“隐隐露白”,渐渐增加了形容:“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此其二。再近,则“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此其三。很明显,作者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语越来越密。到了第四层次,作者笔锋一转,从潮水转到“飓风逼之”。

(三)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以及描写观者的表现来烘托白洋潮的写作方法。掌握文中字词,熟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文章从三个方面的效果来写飓风。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效果上表现潮水。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效果上表现潮水。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效果上表现潮水。这样的潮水,已经是很惊人的了;文章在强度上,在手段上,已经做足了。但是,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这就叫做回味,留下余音。

孔孟论学
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勉学
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要注重早期教育,且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小石潭记
[编辑本段]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编辑本段]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十分迅速,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看的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下了所有的景色后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编辑本段]注释
1、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选自《柳河东集》《永州八记》。
2、 小丘:小土丘。西,向西。
3、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
4、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动用法,使...鸣。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尤其、格外。冽,形容水清。
6、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为,作为。
7、 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8、 坻(chí):水中高地。
9、 屿:小岛。
10、 嵁(kān):不平的岩石。
11、 翠蔓:翠绿的藤蔓。
12、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3、 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4、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彻,深透。
15、 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16、 俶(chù)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 ,忽然。
17、 翕(xī)忽:迅速。
18、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斗,名词作状语,象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象蛇一样。
19、 势,形状。犬牙差(cī)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一样。
20、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寒,使动用法,使...寒。
21、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2、 以:以为。
23、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4、 龚古:作者的朋友。
25、 宗玄:作者的堂弟。
26、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27、清:凄清,冷清清。
28、隶而从者:作随从跟着来的人
29、居,停留。
30、去,离开。
[编辑本段]中心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白洋潮
原文: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编辑本段]翻译:
(按照)旧例,我在三江镇看潮,其实没有潮水可以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 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一起。海塘上有人呼喊着看潮,我迅速前往(海塘)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奔腾而来,一直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的泡沫溅起的水花,像百万只雪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们一样,百万头雪狮攒聚在一起,没有一头敢落后,拼命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就像)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惊慌后退,跑着躲避到塘下。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冲击射开,溅起几丈高(的浪花),看潮人的脸都被打湿了。(潮水)迅速向右旋转翻滚,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就像)用炮击碎龙湫瀑布,(水花)像雪花般在半空中飞舞。(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惊目眩,坐了好长时间,神色才恢复平静。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山在这两座山之外,(但)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 故事:旧例,旧俗。
3) 三江:镇名,在绍兴东北40里浮山北麓。
4)喧传:哄传。
5) 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6). 吊朱恒岳少师:吊,祭奠死者。朱燮元,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山阴人。少师,官名,为辅导太子的官。
7). 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搓。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8)海塘:海堤。
9)遄:急速。
10)踵(zhǒng)至: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来,踵,脚后跟。
11). 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2). 擘(bò)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13). 蹴(cù)起:蹦跳。
14). 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15)辟易:惊惧后退。
16)礴:拍击。
17)旋:很快。
18). 龟山:即白洋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19). 龙湫:雁荡山瀑布。
20). 龛(kān)、赭(zhě):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21). 漱激:冲刷激荡
5、需掌握的虚词: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
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
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
则飓风逼之(同上)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
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
势欲拍岸而上(同上)
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6、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
7、写作手法: 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

孔孟论学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勉学
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
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
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
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
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
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
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
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
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
无见者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
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
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
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
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绦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
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
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
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
“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
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
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编辑本段]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解评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涵养德行有利于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好比摘取秋果。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但是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还是超过那些闭着眼睛什么都不看的人。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于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汉代的贤能之士,都能凭一种经术来弘扬圣人之道,上通天文,下知人事,以此获得卿相官职的人很多。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得上。所以士大夫的子弟,都讲究多读书,不肯专守章句。梁朝贵族子弟,到童年时代,必须先让他们入国学,观察他们的志向与崇尚,走上仕途后,就做文吏的事情,很少有完成学业的。世代当官而从事经学的,则有何胤、刘献、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舀等人,他们都兼通文史,不只是会讲解经术。我也听说在洛阳的有塞浩、张伟、刘芳,在邺下又见到邢子才,这四位儒者,不仅喜好经学,也以文才博学闻名,像这样的贤士,自然可作上品。此外,大多数是田野间人,言语鄙陋,举止粗俗,还都专断保守,什么能耐也没有,问一句就得回答几百句,词不达意,不得要领,邺下有俗谚说:“博士买驴,写了三张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如果让你们拜这种人为师,会被他气死了。孔子说过:“好好学习,俸禄就在其中。”现在有人只在无益的事上尽力,恐怕不算正业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居”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成就功名事业。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不批评了。(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E.G.
本文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勉学”节录。
中心思想
学习目的:修身利行。
学习态度: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
学习方法: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重要字词:
1.说之: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说,同“悦”。
2.进:进仕,做官。
3.玩:赏玩。
4.华:同“花”。
5.登:摘取。
6.专利:专一而敏锐。
7.《灵光殿赋》:东汉文学家王逸的儿子王延寿所作。灵光殿,西汉宗室鲁恭王所建。
8.坎壈(lan):困顿,坎坷。
19.秉烛:拿着火把照明。烛,火把。
10.所以:用来......的。
11.经:儒家经典。
12.注:注解经书的文字。
13.“仲尼居”:《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开头的文字。
14.疏:疏通原文意义并对旧注加以说明和发挥。
15.“燕寝”“讲堂”:那些解经之家对“居”字,有的解释为“燕寝”(闲居之处),有的解释为“讲堂”(讲习之所),各执一端。
16.宁:难道。
17.机要:指书中的精要之处。
18.济:成就,完成。
19.吾无间: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间,嫌隙,这里有批评的意思。

补充: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文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

白洋潮
(一)文章主旨

写作者与朋友在白洋观潮的经过,重点描述了潮到塘后的雄伟气势和壮阔场面。

(二)文章思路

写大潮水。很有层次,是作者感觉中的层次:首先是,视觉由远渐近。先是“潮头一线”,起得平实,此其一。稍近,则“隐隐露白”,渐渐增加了形容:“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此其二。再近,则“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此其三。很明显,作者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语越来越密。到了第四层次,作者笔锋一转,从潮水转到“飓风逼之”。

(三)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以及描写观者的表现来烘托白洋潮的写作方法。掌握文中字词,熟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文章从三个方面的效果来写飓风。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效果上表现潮水。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效果上表现潮水。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效果上表现潮水。这样的潮水,已经是很惊人的了;文章在强度上,在手段上,已经做足了。但是,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这就叫做回味,留下余音。

孔孟论学
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勉学
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要注重早期教育,且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
是这些吗??

http://www.pep.com.cn/czyw/

这个网里的都不错,能找到的.^^


高考语文文言文小语段翻译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 湖南13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找不到最后一段的,互相抄袭原文 原文: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

多多益善文言文解释
韩信回答道:“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你会被我所捉?”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捉获的原因。”【说明】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2. 文言文多多益善的翻译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

多多益善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韩信回答道:“我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2. 文言文多多益善的翻译 多多益善 汉元年(前206),韩信背楚投汉,...

清荫台记文言文翻译
清荫台记文言文翻译如下:1、译文 长安里的左边有一个花园,有很多古老的松树,里面有一条小溪,水边是茂盛的竹林,过了桥,有一颗槐树,上面顶着天,边上的树枝都和其他地方的圆木差不多,还有桃树、李树、枣树、栗树等等这类的,都是非常茂盛。里面有三间读书的屋子,以前我和两个弟兄,在这里学习...

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原文: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注释:皇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
韩信回答道:“我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2. 文言文多多益善的翻译 多多益善 汉元年(前206),韩信背楚投汉,...

肃宗立帅文言文翻译
2.《肃王与沈元用》古文翻译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于是将碑文抄下来,边走边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

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多多益善文言文翻译是越多越好。出自西汉司冯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日:“如我能将几何?”信日:“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日:“于...

多读文言文翻译
1. 多读自工文言文翻译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之,故尤有味。 翻译如下: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文言文翻译法则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找文言文翻译啊 -
箕金古汉: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②安能蓄之?...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常见的文言文有译文的 -
箕金古汉: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文言文翻译 -
箕金古汉: 1、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N个文言文解释 -
箕金古汉: 1蝙蝠译文 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说:“我长着兽脚,是兽类的公民,凭什么要祝贺你?”过了几天,麒麟做寿.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急求:文言文《焚庐灭鼠》的译文 急啊! -
箕金古汉: 越西有个单身汉,他盖起了茅屋,时间长了,豆类粟米盐和奶酪,都不需靠别人(自力更生).但是他对老鼠成灾很发愁.那些老鼠白天大摇大摆地在屋子里乱窜,夜里边咬东西边吱吱地叫,一直闹到天亮.单身汉积蓄了满腔怒火.一天,他喝醉了酒回到家里,刚要躺到枕头上睡觉,老鼠好象使出各种花招打搅他,叫他眼睛片刻也合不上.这个男人一怒之下便持起火把到处烧它们.老鼠果然被烧死了,但单身汉的茅屋也被烧毁了.第二天,他酒醒过来,茫然不知归向何处.龙门子就去慰问他.他说:“人不可以积愤啊!我起初只是怨恨老鼠,但光看见老鼠却忘了自己的房子,不料想竟导致这样一场灾难.人真不应该积愤啊!”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急求文言文翻译. -
箕金古汉: 1.治驼 原文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夫.”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底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求几篇文言文的译文 -
箕金古汉: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短篇文言文和翻译及注释五篇 -
箕金古汉: 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一些文言文翻译 -
箕金古汉: 《高山流水》全文翻译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

宁夏回族自治区18621583591: 要些文言文要简短,要翻译 -
箕金古汉: 隆兴间,有扬州帅,贵戚也,宴席间,语客曰:“谚谓三世仕宦,方解著衣吃饭.仆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